浅谈小学数学1~3年级“估一估”的教学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uxiaoshen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估一估”既是一种重要技能,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估一估”主要涉及对数量的“估”、对计算的“估”和对测量的“估”三方面。学生“估一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估一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实施“估一估”的有效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角度出发,围绕“估一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出1~3年级“估一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1~3年级;“估一估”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4-0030-02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计算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估一估”作为一种重要技能在人们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估一估”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估一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对数量的“估”(估数)、对计算的“估”(估算)和对测量的“估”(估测)。
  学生“估一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1~3年级(第一学段)作为系统学习“估一估”的起始阶段,其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估一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实施1~3年级“估一估”的有效教学尤为重要。
  一、注重“估一估”意识的培养,发挥教师的干预作用
  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行系统的数学学习,初步建立了数观念和几何观念。由于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喜欢确定的、精确的事物,还没有“估一估”的概念和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估一估”的意识。学生在学前阶段就已经有一定的“估一估”能力,主要表现为估数能力,而学生的估数能力与其数观念的发展水平有关。一年级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数相关的知识,实际上是在为后面学习“估一估”的内容打基础。
  另外,良好的教育干预能够促进学生“估一估”意识的形成。1~3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在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通过教育干预以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先对“估一估”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只有增强了“估一估”的意识,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估一估”意识,把“‘估一估’是有用的”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73页的一道比较大小练习中,对于“489×5( )2600”这样的题目,学生一般会先精算再比较。这是一道很好的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估算,将489看成500,500×5=2500,把489估大了,结果还是比2600小,所以489与5相乘的结果肯定比2600小。學生在对比中能发现不用精确计算,也能快速得出比较的结果,感受到估算的优越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估一估”的需求,培养学生“估一估”的意识。
  二、注重联系生活,创设有意义的情境
  无论估数、估算还是估测,都要结合具体情境。具体情境为抽象的“估一估”内容与形象、具体的学生思维搭建了桥梁。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理解、体会“估一估”的意义,进而产生“估一估”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更多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例如,对于二年级下册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例题,大部分学生会想办法算出电话和电吹风机的总价钱,再和500元进行比较。教师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学生用精算解决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学生很快发现不算出商品的总价钱也能进行判断。此时,教师小结:“有时候,题目如果没有要求算出精确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找出近似数进行快速口算,这样的方法叫作估算。估算也可以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后,便会举一反三,将其运用到例题的解析中。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估算。最后,学生回顾精算和估算两种方法,通过对比,体会到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使用估算更合适。
  三、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估一估”的教学过程也应体现这一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认识到,有些“估一估”的问题单靠个人力量可能难以解决,而利用集体的智慧则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小组合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对比、优化“估一估”的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另外,在“估一估”的探究学习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出现不同的答案或意见,鼓励学生互相倾听、交流、质疑和辩论,让学生在经历猜测、尝试、调整、判断和反思的过程中自我建构“估一估”的意义和方法[2]。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克”的相关问题: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它们大约重多少千克?题目只有一个条件,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综合运用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苹果有大有小,需要分情况考虑。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了以已知物品的质量为标准估测一些物品质量的方法。
  四、重视直观感性材料和有效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在“估一估”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教育干预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外,还要组织丰富的活动,运用好直观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过程,积累直接经验,从而使其掌握“估一估”的方法[3]。   数学知识是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数量关系的抽象与概括,而1~3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思维活动往往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顺利进行[4]。而且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数观念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依赖视觉进行计算。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提供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动手操作,进而使其感悟“估一估”的方法与作用。
  无论估数、估算还是估测,要想掌握其方法,学生就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设计丰富、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估一估”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猜一猜、圈一圈、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积累数和算的活动经验;通过量一量、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积累测量的活动经验。这些丰富的活动经验可以为学生解决“估一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估一估”的方法。
  五、关注学生的交流表达,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
  解决“估一估”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在进行方法与策略的归纳前,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要让学生充分表达,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辩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进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師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结果性评价时,只要学生选用了合理的方法,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哪怕学生没有选择合理的方法,教师也要适当地肯定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思考,并表扬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例题:小明家养鸡的收入是243元,养猪的收入是479元,这两项收入大约是多少?解法1:200加400等于600,40多加60多大于100,所以它们的和比700多;解法2:243小于250,479小于500,所以它们的和小于750;解法3:24个10加48个10,等于72个10,所以它们的和大约是720;解法4:这个数比200加400的和大,比300加500的和小。以上这些解法都是正确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估算的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其中可能有最好的方法。在具体情境中,估计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学生应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确定估算结果。
  另外,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过程性评价同样重要。学生能否认真倾听、积极讨论、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相互合作,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内容。课堂多元性的评价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衡量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估一估”的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结 语
  总之,以上的教学策略并非彼此独立存在,在具体的“估一估”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教师应抓住一切契机,给学生渗透“估一估”的方法,培养学生“估一估”的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尝试、分析与交流,使学生逐步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估一估”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李树光.小学数学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付丽.小学生“估计”能力的层次及特点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蔡晓君(1989.12—),女,广东中山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其他文献
对陕西省辖内134家金融机构征信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陕西省金融机构征信服务需求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对信用信息种类的多样化和特色化需求,二是对信用信息获取渠道的集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法治社会,了解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每位学生都应当做到的,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认识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地阐明了奋斗和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刷新了新时代人们对奋斗与幸福的理解。准确理解'奋斗幸福观'要着重把握其深刻内涵,即以人民
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正蓬勃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高中生们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
近年来,高坪区种植琯溪蜜柚、高坪蜜柚等柚子品种1万余亩,常规栽植3年后即可试花挂果,但部分柚树栽植4~5年后长势正常却不结果或者结果较少,没有达到预期产量,农户损失较重。本文
“少年强则国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较量。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享受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便利的同时,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果蔬成为了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消费者对果蔬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鲜果蔬具有消费频率高、需求量大、保质期短、运输和保存条件要求高等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最令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的内容之一。 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经历,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目的:比较刺烙结合疗法与单纯刺营法和单纯烙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成刺烙组、刺营组和烙治组。刺营组刺割
其实我是一朵云,  当我在天空,  自由地飘动时,  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只蝴蝶,  当我在花尖飞舞着,  看见了很多昆虫,  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片黄叶,  当我从树上飘落了,  把大地染成金色时,  我想這样告诉你。  (选自微信公众号“新时代文学选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