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栽培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y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宝清县农广校 155600)南瓜子营养价值高,备受人们青睐。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资料显示,每100g南瓜种子含水分3.1g,蛋白质35.1g,碳水化合物23.3g,粗纤维2.3g,灰分4.4g,钙235mg,磷673mg,铁67mg,胡萝卜素3.47mg,硫胶素8.15mg等。同时南瓜的栽培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 选择适宜的地形南瓜耐旱、怕涝,喜欢偏酸性肥沃的土壤。根据这一特点,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坡岗地和山丘坡地地块。不能在低洼易涝、遇雨积水的地块种植南瓜。2 土质的要求在土质方面,应以松软的沙壤土和轻粘土为宜,pH值5.5~6.8。3 前茬作物的要求南瓜对前茬的选择,应以首选玉米、高粱、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大豆、马铃薯、油菜茬次之;甜菜、向日葵、白菜前茬消耗土壤养分较多,是较差的茬口;南瓜不能与同科、同属作物及茄科作物栽植,如:西葫芦、西瓜、甜瓜、黄瓜重茬和迎茬。4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的地力、光照,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一般是采取种1垄空1垄的种植方式,行距一般为60~70cm,株距40~50cm,每667m2保苗1100~1200株。值得注意的是,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力、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不同的管理方式灵活掌握应用,以增产增收为最终目的。5 整枝南瓜一般采取单蔓整枝的方式,即只留1条主枝,其余侧枝全部去掉,避免侧枝生长造成养分消耗过大,以确保坐瓜率的大大提高。6 压蔓南瓜播种时是隔1垄种1垄,中耕后便形成了原来一垄半构成的大平头垄,所以压蔓都要压在大垄台上,这样可以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方法:扒开表面干土,用湿土将主蔓压住,这样它可以生出叉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还可以防止风大翻秧。7 去掉南瓜的主根瓜南瓜的第1朵雌花形成主根瓜,这个时候植株较小,由于营养供应不上所结的瓜个头小,种子产量少,种子的规格也小。因此,一般第1个瓜,也就是主根瓜必须去掉,让其从第2个雌花开始留瓜,这样才能产量高,种子的质量好。8 人工授粉南瓜的人工授粉一般要在每天的5~9时进行。方法:摘下雄花,剥掉花冠,露出雄蕊,掰花梗,把雄蕊花粉向雌蕊柱头上涂抹。一般1朵雄蕊花可给2~3朵雌花授粉。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蜜蜂授粉,北方一般1hm2有2~3箱蜂即可。9 病虫害防治9.1 南瓜的疫病9.1.1 症状 南瓜疫病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幼苗发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软腐,多呈暗绿色,常造成苗倒伏。成株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并在病部可看到白霉。9.1.2 发病规律 土壤带菌是南瓜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次是病残体和未腐熟肥料,这些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肥料中越冬,第2年气候适宜时开始发病,形成中心病株。9.1.3 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耐病品种。(2)选择地势高燥,不易积水的沙土地种南瓜。(3)采用宽行种植和定向压蔓在垄台上,是防治南瓜疫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4)采取轮作方式,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轮作,3年以上为宜。(5)药剂防治:病发初期用25%甲霜灵600倍液喷洒可控制病情蔓延。9.2 南瓜白粉病9.2.1 症状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一般不危害瓜。发病初期叶的正反两面长出圆形白色小点,发病后期布满整个叶片,以后呈灰白色,叶片逐渐变黄变脆,而失去光合作用。9.2.2 发病规律 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必须生活在寄主上越冬,南瓜在6~7月份干旱年份发病较重。9.2.3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底肥增施磷鉀,生长期避免氮肥过多。(3)物理防治: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使之形成一层薄膜,造成缺氧条件,使白粉菌死亡。(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6d喷洒1次,连喷3~4次,着重喷洒叶背面。9.3 南瓜病毒病9.3.1 症状 南瓜病毒病症状比较明显,新出生的叶片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或出现沿叶脉坏死、裂叶、叶变小,呈鸡爪叶,果实多为畸形,产生凹凸不平的瘤状物。9.3.2 发病规律 黄瓜花叶病毒寄主广泛,除危害葫芦科作物外,还危害番茄、白菜等多种蔬菜,天气干旱时有翅蚜发生时传播快。9.3.3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2)从无病株上采种。(3)防治蚜虫。(4)拔出病株。(6)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9.4 马铃薯瓢虫马铃薯瓢虫俗称花大姐,成虫和幼虫都进行为害。它是将叶片挖成穿孔或仅留叶脉为害,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灰黑,甚至全部死亡。(1)人工捕杀:6月下旬~7月上旬是马铃薯瓢虫产卵盛期,摘除卵块并兼捕成虫和幼虫。(2)药剂防治: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防治。9.5 东方蝼蛄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壤中咬噬种子和幼根及嫩茎,使幼苗生长不良或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现象,直接影响到南瓜子的产量,它是南瓜苗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下害虫。(1)毒饵诱杀:用90%晶体敌百虫拌炒香的豆饼5kg,混拌均匀,在傍晚每隔3~4m挖1个碗大的浅坑,放1捏毒饵然后覆土。(2)药液灌根: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稀释液灌根,每株用药液250g。9.6 地老虎地老虎俗称"截虫",以幼虫为害,咬断地上不靠近地表的瓜类等寄主植物的茎部,被害处端口整齐,幼苗则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需毁种重播,严重影响南瓜的产量。(1)除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清除田内外杂草,可有效消灭大部分卵和低龄幼虫。(2)撒施毒土或毒沙:在田间幼虫危害期,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适量水,喷拌在125~175kg的细土或细沙上,于傍晚撒施在南瓜根部附近,每667m2撒施20~25kg。(3)药液灌根:可用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每株用药液250ml。9.7 鼠害鼠害对籽用南瓜危害较大。春天咬噬播种的种子和幼苗;夏季糟蹋植株和幼瓜;秋季掏食大瓜;冬季则安居于库房,盗食瓜子。(1)生态灭鼠法。(2)生物灭鼠。(3)器械灭鼠法。(4)药物灭鼠法。
其他文献
猪疥螨病又称猪疥癣、猪癞病。是一种由疥螨科的螨虫寄生存猪的皮肤内,敛使皮肤发生剧烈瘙痒的慢性寄生虫病,以剧烈发痒为特征。各年龄猪均能感染,5月龄以下的幼猪易发。幼猪肉
阐述了棒子的育苗、冬季室内沙藏嫁接以及具体栽培技术,以为加快北药开发建设步伐,也为林区职工多种经营创业和脱贫致富提供了很好的门路。
本文阐述了选购玉米联合收割机应考虑区域适用性、投资收益、动力配套性、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秸秆处理等需注意问题。
摘 要:本文主要就旋耕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做一简要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旋耕机;正确使用;调整和维修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切碎土壤的耕作机械。它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1次旋耕能达到一般犁耙几次的效果,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它既适用农田的旱耕或水耕,也能用于盐碱地浅层耕作覆盖,以抑制盐分上升,以及灭茬除
酮病是牛较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牛酮血病或醋酮血病。多发于高产牛,特别是泌乳旺盛期的奶牛。本病主要由于饲料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似致脂肪代谢障碍,体内产生大量酮体(主要
通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有效控制裂缝的方法.
种公猪是繁殖群遗传组成的一半,对猪群品质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应对种公猪精心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遗传潜能。作为种公猪,其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的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不仅与饲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玉米一直是该县的主要栽培作物,约占作物栽培总面积的70%。随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迅速推广和应用,以及玉米产值的提高,目前我县玉米栽培
塑料门窗在国外是民用建筑的首选产品,产品性能优异,节能效果占优、性价比高,塑料门窗通过不断创新,产品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