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存疑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求真的一个重要前提或者说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存疑”意识,中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和育人,笔者认为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和道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各种意识的主阵地,我们可以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三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存疑意识.
  【关键词】存疑;教学;培养;设计;意识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存疑意识,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自身要有的存疑意识
  中学数学教学一般分为备课、做课和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存疑意识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备课环节要敢于对教材、对以往经验和他人经验存疑
  现行的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而成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各个出版社的教材为了能够打开市场,让自己的教材能被中学选中,大都在课标的基础之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加深、加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工具,对教材的内容大胆取舍,过难的不讲,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不讲,超过课标要求的不讲.
  例如,在讲解《数学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中关于“椭圆”和“抛物线”是这样描述的“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从课标的描述中不难判断对椭圆的要求显然要高于抛物线,但是在教材中关于椭圆的几何性质的例题仅有非常简单的三道(教材第40页例4,例5,第41页例6),并没有涉及非常重要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反而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中,除了性质的直接应用外还涉及了两道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的例题(教材第61页例4,第62页例5),其中例6还是一道讨论题,难度较大,如果这一块知识按教材讲显然偏离了课标,故而笔者在这里做了如下处理,除去过于简单的第40页例4和高于课标的第62页例5,增加了一道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例题,这样更贴近课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时常向老教师学习,看看老教师是怎样把握教材重难点,怎样设计教学,怎样调控课堂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但是要想让自己能很快提升,并超越他人单靠模仿是不够的,在听课过程中也要有“存疑”意识,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是本身的一种能力,在听课过程中,除了关注知识的难易度的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整堂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在近期讲解《选修2-3》期间笔者听了本组一名高级教师的一堂课“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整堂课环环相扣,特别的严谨,从知识的发现和构建的过程来看是一堂非常优质的课例,但笔者回过头一想这堂课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的中学生,而非冷静思考的大学生,我们是中学课堂教师,像大学教授一样教书合适吗?教师一味地分析推理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发展?于是笔者将笔者的想法在教研会上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得到了一致的认同.同时,笔者在本节知识的教学中加进了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大胆的发现规律,总结性质,整堂课气氛活跃,虽然教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由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存疑”意识,会使课程更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对青年教师来讲会进步得更快.
  (二)做课过程中要敢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存疑
  在我们备课的过程中,对整堂课设计往往是根据知识讲授的需要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考虑,一堂精心设计准备的课不一定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能包括进去,有很多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不能一味地按教学设计上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反应不好,课堂“冷场”的时候要敢于对自己的设计存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反应.笔者认为只有敢于對自己的设计存疑,才能提高课堂的反应灵敏程度.
  例如,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这一节公开课中,在归纳性质C0n C1n … Cnn=2n后,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下面的题目:证明C0n C2n C4n … Cnn=2n-1(n为偶数)后,过了好几分钟学生没有丝毫的反应,笔者当时就意识到题目过难,课前设计有问题,于是笔者果断地改变了教学设计,在此题目前加了一道题目:证明在(a b)n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解决上一道题目做了很好的铺垫.之后在全组的评课过程中,笔者这种根据课堂情况改变设计的做法得到了肯定.
  可见在做课过程中,敢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去存疑,应地应时改变设计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反思,对整堂课的效果,流程,设计存疑
  作为一线教师最大的感触就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过大,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一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然而每个班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堂课下来总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教学效果总和预想的有差别,笔者认为,缩小这个差别的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后反思.要想让反思有效果,就得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效果存疑,思考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是否有超过学生认知水平的题目,在知识点的讲解中铺垫是否合理,整堂课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下次教学中应怎样调整才能让课堂效果更好,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例如,在讲解“合情推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是以数学中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入手引入课题的,让学生观察下列等式:8=3 5,10=5 5,12=5 7,14=7 7,16=5 11,…,100=29 71,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猜想.结果学生对得出“偶数=奇质数 奇质数”有困难,仅为了讲解这个结论的猜想过程就花费了好几分钟,课后笔者认真反思了这堂课,覺得这样设计起点略高,于是笔者将入手改为学生较为熟悉的题目(教材第29页例1)“已知数列{an}中a1=1,且an 1=an1 an,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提前为情境设计这样的题目学生非常熟悉,又体现了本章就是对以前用过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通过这样的反思修改的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效果更好.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存疑意识
  中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和育人,笔者认为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和道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各种意识的主阵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存疑意识.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入新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存疑意识
  合理有趣的情境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是一堂好课必不缺少的环节,利用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存疑意识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就是一堂完整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导数的概念”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做了如下的情境设置:(1)上节课我们学习函数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的定义,下面大家利用计算器计算跳水运动员的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h(t)=-4.9t2 6.5t 10在0≤t≤6549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吗?(3)你认为平均变化率在描述运动员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问题(1)得到结论为平均速度为零,这显然与实际情况矛盾.于是学生就会对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于是引出了新课,如此重复循环设计不仅对新课有了很好的引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存疑意识,为拥有存疑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设计,让学生敢于存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论从知识储备和能力,经验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权威,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存疑意识,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恰运用当的“出点错”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例如,在讲解“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这一节用分析法证明题目时,在概括完用分析法证明命题的关键在于证明使得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后给出了下面的例题和解题步骤.
  讲解结束后,学生在感叹用分析法证明命题是如此有效的,同时笔者让学生仔细分析教师的解题过程,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起初学生不敢出声,笔者边讲解边提示,边鼓励,最后终于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道:两边同时平方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为都大于零,应将这个条件加上,否则下一步不是上一步的充分条件.这样做题目得到了补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存疑意识,一举两得.
  (三)对学生的存疑要给出正确,恰当的评价
  学生对知识的存疑,对教学过程的存疑,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作为一位教师不能只对学生正确的存疑提出表扬,更重要的是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问不正确时不能直接否决,除了分析学生思维的错误在哪里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存疑行为大加提倡,让学生知道教师是赞成大家存疑的,这样慢慢地会在班级里形成一种存疑文化,为班级同学具有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存疑意识是具备存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当代一名中学一线教师,我们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我们要牢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平时的教学中、言行中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具备存疑意识,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广泛深入推进,对研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关注度日益高涨,但在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流于形式,急需优化.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新课改下优化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策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优化策略  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解决问题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PA+k·PB'型的最值问题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更是难点.当k=1时,即求'PA+PB'之和最短问题,可以转化为轴对称问题来处理;当k≠1且k为正数时,若再以常规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数学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学生数学能力及数学素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小学数学,可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因此,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十分必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实现生活化教学,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得到更满意的效果,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
【摘要】 对一个高中生来说,高中数学的知识难点比较多,所以要想高中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关键在于其中的学习方法.就我而言,我觉得开始应该在基础上打好,举一反三;然后要在方法上学习,开发大脑;另外再在改进上探索,不断完善.在这篇文章中,将就这三个方面讲述一下如何让高中数学学习变得轻松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轻松  不管怎样,数学属于一种科学,是用来研究信息、变化、空间、数量、结构等方面的课程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学习任务重,而且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的选择与实践非常重要.而对数学学科来说,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方法与实践;笔记整理;分类对比;复习提升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与初中阶段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难度有所上升,而且学习
【摘要】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讲求一定的学习方法的,不是单纯依靠题海战术、挑灯夜战就能实现成绩的提升.高中数学知识理论体系复杂,重难点问题突出,数学理论深度加大,在短短三年的学习时间之中,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难以学好数学的,本文就学好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做一简单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重要性  作为高中的学生,在三门基础学科语文、英语、数学的学习中,语文大家普遍感觉很容易,英语普遍
【摘要】高职数学是理工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教学案例,将数学与专业、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变得既生动又符合实际,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数学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必须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养成.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地发展当中,而且科学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展示出自身优势,并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开来,为各领域的稳定发展都带来了促进作用.对教育领域来说,也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使得教育事业中大范围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常态,而且也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换言之,信息技术因自身优势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良好突破口,对提升课堂教学水
数学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在观察—猜测—验证—运用的基础上去探究数学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在书中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以学定教”的理念出发,精
数学不仅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相关知识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给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拓展,积极采用趣味性、多样性教学方法与策略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与应用能力.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课堂导入效果的好坏,对整节课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备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