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法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放在首位的“读懂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深入分析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观认识,已经掌握和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等,我校决定开展读懂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法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结论
  1.课前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
  我们的数学教学是环环相扣的。前阶段学习的知识、掌握的能力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的高低就是他们要学新知识、所需能力的起点。因而教师了解学生以往的情况,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我们认为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主要有以下方法:
  (1)测试法。课前通过编制有关知识、技能的各种主客观测验对学生在该知识点上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进行摸底。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掌握了部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等。
  (2)问卷法。根据需要设计专题问卷或量表进行调查,重点是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3)实验法。某些问题、练习题或实验、演示设计的适切性没有把握时,可以找几个不同水平的学生,试问或试做一下,了解学生的反应,为修改、完善,提供依据。
  (4)谈话法。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通过交谈,不仅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使教师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或者课下与孩子们交谈时,把教材中的内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学生的起点。
  2.课中读懂学生的学习状态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主观认识和情感态度等。对于教学,教师的预设是重要的,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封闭,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读懂学生的学习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读懂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有以下方法:
  (1)课堂观察。一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听懂并理解的常是面带微笑或表情自若;存有疑虑、似懂非懂的常是愁眉不展、若有所思;认真听讲者常是聚精会神;走神者常是漫不经心。二是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促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三是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也要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以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2)提问与追问。课堂是探究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生命涌动的舞台。课堂中的每个精彩片段都充满思辨和灵性,而每次灵性的迸发都源于教师有效地提问和巧妙地追问所激发的学生思维灵动。追问是上一个提问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
  (3)讨论与交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关于数学学习与思维过程交流,洞察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适时调整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后读懂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是老师检验课堂效果、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途径。学生每天都要写数学作业,而我们老师则每一天都会发现学生作业中常常出现一些不该犯的错误。面对学生作业经常出现的错误,我们教师要有耐性,多与学生交谈沟通,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找出错误的原因,勤反思,勤总结,善于利用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制定防错策略,并进行积极有效的针对练习,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同时也要从中发现正确和值得肯定的部分,分析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过程,进而解读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认为,课后读懂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以下方法:
  (1)错例分析。错例分析的方法重在研究学生作品中的痕迹,不同的痕迹背后隐含着不同的信息。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错例,发现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的偏差,进而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2)诊断式访谈。在课后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通过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谈话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大脑,了解孩子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构建的理解。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增殖放流对增加日益减少的渔业资源数量,改善渔业资源环境,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盲目的不科学的增殖放流也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就舟山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状
随着网络交互平台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医疗服务系统逐渐走向自助化、智能化。为了提高医疗自助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设计研究了一款基于社区医疗
斑贴试验临床应用观察分析余春艳1魏峰1刘春华2顾群1熊林2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瑞典化学技术诊断AB公司提供的斑贴试验国际标准试剂,在临床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我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得到极大的变化,生活变得更加快捷。医院作为基础服务机构,在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医疗、患者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医院的工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保证计算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网络信息中最主要的课题之一。防火
硬件落后导致的薄弱是表象的,暂时的。我把这种薄弱称之为“硬实力引发薄弱。”相应的,学生择校,优生大量流出不流进,优秀教学人员纷纷跳槽,以致年年生源质量不佳的恶性循环等这些因教师不更新教学观念,方法陈旧老套,技艺不精湛,不负责任或疏于教学,应付任务式教学等意识形态上的不转变与落后引发的学校薄弱,我把它称为“软实力引发薄弱”。这种薄弱是稳定的、持久的、难改观的、真正意义上的,也是我在这要探讨急需解决之
写作活动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使非智力因素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重视写作的智力训练,研究学生写作心理活动的规律,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动机是有效写作过程的重要条件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要成功地进行写作教学,自然离
摘 要:新《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强调体育教学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新《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
中职院校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要学生懂得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市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传染性疾病。夏季由于湿度增大,利于霉菌的生长.加大了猪“高热病”的发病率,要高度重视。介绍了猪“高热病”的发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