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检测引发对简便计算教学的思考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便计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一部“重头戏”,教材将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作了集中系统的编排,随着教学中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中同样要用到这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简便运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然而,今年对我县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简便计算检测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在与几位四年级数学教师聊起“简便计算”时,大家普遍感觉,当学完一种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令人欣慰。但所有的定律在学完后各种方法“揉成一锅”时,发现很多学生对刚学完的运算定律模糊、混淆,错误不断,甚至有些学生摸不着头绪,无从落笔……似乎,简便运算带给学生的不是“简便”,而是一种负担。为此, 笔者从这次简便计算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如何有效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简便计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凑整的“刺激”忽视了整体的运算顺序
  例1:1000-853 147=1000-(853 147)
  或=853 147-1000
  例2:56 4×28-18 =(56 4)×(28-18)
  或=(56 4)×28-18
  或= 56 4×(28-18)
  题中的“853 147”“56 4”“28-18”给了学生强烈的凑整“刺激”,所以1000-853 147以及56 4×28-18 这种特殊性的算式形式成为学生感受信息刺激强弱的干扰因素,数据的特点成了强刺激,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用“凑整”法,而使他们忽视了整体的运算顺序,并错误地改变了运算顺序。
  认知的“偏差”混淆了运算定律、性质
  例3:76×8÷76×8 =(76×8)÷(76×8)= 608÷608 = 1
  或= 76×(8÷8)
  例4:48×125 =(8×125) (6×125)
  或=(125×8)×(125×6)
  76×8÷76×8算成(76×8)÷(76×8)的学生大有人在,这是乘法结合律的负迁移;算成76×(8÷8)的学生也不少,学习乘法分配率时,很多教师会因为乘法分配率中的公共因数而过分强调寻找相同的因数,使得学生在遇到76×8÷76×8时,错误地提取了相同的“76”。
  有效进行简便计算教学的策略
  处理“刺激”信号的干扰,突出运算顺序
  在教学运算定律时,教师总是让学生观察算式中各数的联系和特点,同时教师在出练习题时为了强化这种“凑整”现象,不断地用可以凑整的数刺激学生,这样的强信号思维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此以往,學生感知式题时,往往容易受到题目中数据特点、运算符号等强信息的持续作用,以至于缺少了对算式整体的分析。例如:计算1000-853 147、56 4×28-18时大量出现了例1和例2的现象。
  重视运算定律的理解,加深算理体验
  运算定律虽然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但它与生活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想法与最自然的理解是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前提。一位四年级的教师与我谈起单元试卷中的一道选择题:计算598-297,学生选的都是598-300-3。分析这道题时,如果教师仅停留在“多加的要减,多减的要加,少加的要再加,少减的要再减”这种绕口令式的灌输,学生还是会迷迷糊糊的,甚至由于记忆错误而弄巧成拙。
  突破思维定式,提高简算意识。
  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能接受的。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充分体验、经历算法的形成过程,才能让学生自主选择简算,从而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如:例4中的“48×125”,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试做,然后展现学生的各种做法:
  A: =(50-2)×125 =50×125-2×125 =6250-250 =6000
  B:=(40 8)×125 =40×125 8×125 =5000 1000 =6000
  C:= 48×(100 25)= 48×100 48×25=4800 1200 =6000
  D:=(8×125) (6×125)= 1000 750 = 1750
  E:= 6×(8×125)=6×1000=6000
  教师故意不做及时评判,让学生讨论、验证,发现D是错误的,其他方法正确。然后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A、B、C运用了乘法分配率,D运用了乘法结合率,尽管48或50可以拆成整十(整百)加减一个数的形式,但拆成6×8积的形式,运用乘法结合率更为简便。同样,计算例5:890-174-326、82×99 82时,一些学生还是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这时,我们要加强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的对比,辨别简算习题的特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计算过程的体验,走出“拆成整十(整百)加减一个数”“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思维定式,就能选择更合理的方法简算,更好地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简算意识。
  结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简便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普遍存在。学习中的每一个错误并非无中生有,意味着学生在对知识或概念的认识上产生偏差或是受了限制,其存在的错误并不是“仔细”就能改正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简便计算错误的原因,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走进学生内心看待问题的根源,寻找合理而有效的对策去克服和解决。总之,简算教学不简单。
其他文献
会议
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既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文学性。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为将来的生活学习作铺垫。写作在语文试卷占有较高的分值,而且也是对能力的一种培养。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的教学活动。小学是对学生写作教学的基础培养阶段,所以在进行写作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相应的引导,辅助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字词的学习,能够进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质化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问题已成为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群体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应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对天津科技大学调研
期刊
会议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一锅端,不管学生基础好坏,都是按统一进度讲授,按统一进度做题,这种作业布置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对于成绩前列的学生来说显得太过于容易,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也不是太难,但无法通过作业使其能力更上一层楼,对于学困生则又显得过于困难,而这一现象在农村中尤其严重。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使不同层次
期刊
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中国经典篇章的朗读节目日益崛起,“朗读”的神奇魅力重新被挖掘。朗读即吟诵,古现代的诗词创作和诗歌鉴赏都是在吟诵中完成。而语言的学习需要语感的培养和写作的训练,而语感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把文字从沉睡的世界唤醒,能使文字随声音灵动,让读者在作品中尽情遨游。  朗读是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更是中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学习作者传达情感的关键。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
期刊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仅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作文中,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国学经典,让学生对我国国学瑰宝精华有所了解。为此,教师就可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尝试进行国学经典的融合,确保学生们真正地学会运用国学知识,促使作文水平以及语文素养同步得到提升。  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将国学经典与小学作文进行有机融合。  引入国学故事,实现巧妙融合  小学
期刊
高炉冷却壁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冷却壁本体的材质从青铜到高韧性球墨铸铁以及到 纯铜。钢及铸钢冷却壁制造加工难关已经突破,应用已初见效果。目前正努力实现工业生产,高炉应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