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V莱顿突变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凝血因子V莱顿突变(FvL)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FvL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复合突变小鼠,并分析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纤维蛋白沉积情况.结果 小鼠52周龄时,FvL纯合子ApoE-/-(FvQ/Q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范围明显大于野生型ApoE-/-(Fv+/+ApoE-/-),小鼠,FvQ/Q ApoE-/-比Fv+/+ApoE-/-为(5.0±1.1)%比(2.2±0.4)%,P<0.005;FvL杂合子ApoE-/-(FvQ/+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范围位于FvQ/Q ApoE-/-小鼠和Fv+/+ApoE-/-小鼠之间,与两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vQ/+ApoE-/-比FvQ/QApoE-/-为(2.9±0.6)%比(5.0.±1.1)%,P>0.05,FvQ/+ApoE-/-比Fv+/+ApoE-/-为(2.9±0.6)%比(2.2±0.4)%,P>0.05.FvQ/Q 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纤维蛋白沉积同样明显高于Fv+/+ApoE-/-小鼠,FvQ/Q ApoE-/-比Fv+/+ApoE-/-为(3.4±0.5)%比(1.8±0.4)%,P<0.05.结论 FvL纯合子明显增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纤维蛋白沉积,提示FvL突变可能是重要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因素,临床上患者出现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合并FvL遗传基因缺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肾MTSC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4岁。体检发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发生于罕见部位的LGFMS,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及预后进行分析。结
参考Genbank登录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30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通过PCR在刚地弓形虫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片段,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30
[研究目的]通过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定,为合理开发洋蓟饲料产品奠定基础,同时观察洋蓟饲料对肉牛育肥效果.[方法]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成分测定,并进行肉牛育
目的探讨河滩禁牧对汉川市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方法2005~2007年,在汉川市汉北河流域实施河滩禁牧综合措施,分别选择上、中、下游沿堤各1个村进行观察,分析耕牛粪便污染和螺
将竹材在200-400℃无氧环境中热处理3 h,然后对热处理竹材进行苯甲基化改性,探讨了反应时间、NaOH用量、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对醚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反应后热处理竹材的增重率来
目的 应用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表型和分子分型特征,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1988年和2004-2007
采用统一常规栽培方式,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安乡科技园对烤烟K326、翠碧1号、F1-35、C2等4个品种进行栽培、烘烤试验.结果表明:K326的大田生育期最短,其他3个品种的生育进程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IMT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IMT镜下主要由肌纤维母
本文概括目前他汀类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背景、结构、作用机制等相关内容,他汀类药物的进程,各类他汀药物如何发挥作用,在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分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