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要跑的路我已经跑过了,所信的道义我也已经守住了。”其实,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愿意相信那像战场一样激烈的高三就这样结束了。在我的高三时期,我就反复在想,等这个高三结束了,我要把一切都写出来,但是如今一切都结束了,我拾起笔想写下曾经的过往时,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高中像一个巨大的牢笼,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又心有不甘地在其中匍匐前行。因为总有人说,这个牢笼啊,能给我们太多东西。”
是啊,高考是每一个已经和即将经历高考的人内心深处的期冀,是实现梦想的阶梯。6月23日下午,看着上一届的学长学姐来学校领毕业证,有些人脸上挂着成功的欣喜,有的人脸上却满是失落和遗憾。站在教室门口的我问自己,明年的6月,我会带着开心快乐的笑容来拿毕业证吗?会的!我听到自己心中有声音在坚定地说。
就这样兵荒马乱地走到了高三门口,不能说自己没有心理准备,只是在拿到那沉甸甸的一轮复习资料后,内心真的有了一种责任感,一种为了梦想不顾一切拼搏的热情。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成绩不错,大大小小的考试都稳定在年级前三名,但在我所上的高中,那根本不算什么。
是的,我的高中是一所县级高中,而且是一所以艺术培养为主的高中,文化生的本科上线率可想而知,如果我只顾着沉溺于高一高二的成绩中,考上一所“211”都是问题。
高三伊始,我就告诉自己:高考不是我们学校自己组织的一场普普通通的考试,而是全国千万考生一同竞争的考试,一旦骄傲放纵,就很容易万劫不复,因为我输不起。没错,我初中是在一所重点初中上的,然而因为学籍原因,我只能上县里的高中,而我以前的好朋友们,都去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我深知她们的实力,同时我也清楚地明白:师资力量的差距,学习氛围的差距,只能靠我自己努力钻研解题技巧去弥补。
所幸,我在高三时拥有一个温暖的班集体,我们班是年级诸多文科班中唯一的实验班,高三一年,我在班里过得很幸福。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我们班主任对我们的高要求分不开。其他班的早读都是从7点钟开始,而我们班早读则是要提前半小时,每天不到六点半,我们班的教室里就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同学们每天早上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一遍又一遍复习着语文、英语、政史地的基础知识点,努力做到熟能生巧,因为基础知识点记熟了后,做题的正确率自然也会有所提高。但要想答题又好又快,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做题的过程中慢慢摸索,不断总结经验,高三下学期真的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高三上学期,我一直把重心放在三门主科上,虽然有以前打下的基础,但我刚上高三时,主科只有350分,最后高考时,主科却是402分。我的主科成绩之所以能提高这么多,最主要的是高三上学期的努力。三门主科中,我的英语一直在120分左右徘徊,数学也是,而语文则是只能拿到110分左右的成绩,三门都是平淡无奇,没有拔尖的优势科目,让我很是苦恼。
既然明确了问题所在,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认真真地分析了自己前三次大考的试卷,总结好发现的问题并咨询了老师,然后制订了上学期的学习计划。语文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做好选择题并有意识地积累作文佳句,列框架勤练笔,于是每天早上语文和英语成了我背诵的主战场,我还主动地每周上交自己的练笔,与老师进行交流,摘抄新颖实用的素材。
经过半年的积累与选择题的练习,我的语文成绩终于能够稳定在120分了。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是我的致命伤,稍不留神就是10分20分的损失。老师建议我放下难题,留到下学期攻克,现在主要提高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准确率与做题速度,为后面的难题争取时间。于是我开始买小题的练习册去做,限时训练,及时总结,定期复习,从原来的45分钟完成到30分钟完成,而且准确率接近百分之百。数学能达到130分以上对我来说真的很值得。英语在词汇方面我的问题不大,但每次完形填空都惨不忍睹。我认真地分析错题,发现自己对文章的细节理解总是不够准确,于是买来完形填空的专项练习题,每天完成一篇,做题的时候细细揣摩,准确率竟然也慢慢提高了。
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般过去,一日日勤奋踏实的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感觉真是让人既欣慰又踏实。但我知道那还不够,这还不是高考,我不能掉以轻心,我也没有资格放松自己。也许一时的偷懒可以让自己放松,但别人可能正在认认真真地做着一套模拟卷,我不能停下来!我必须向前跑!
转眼凛冬已至,期末统考我已是全市前100名了,但此时考试所要面临的文综合卷,却让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明明单科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合卷以后,却只能拿到180分左右的成绩。尤其是地理,本来就是我的弱项,合卷之后更是只能拿四五十分。我开始变得慌乱起来,恰好此时数学遇到了瓶颈,导数那块压轴题我一直没攻下来,数学每次只能摸到140分的门槛。我开始隐隐不安,内心越来越紧张和慌亂。不出意料,3月份的一模,我考得异常差,只有576分,我开始有了无力感。
一模过后,我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我知道接下来的三个月注定是痛苦的三个月,这三个月既要突破主科的瓶颈,又要努力弥补文综的差距。我必须要做好时间的规划,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对于一模的失败,班主任并未责骂我,而是安慰、鼓励我:"老师知道你不甘心,不愿接受,但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场高考前的检测,不是高考。老师知道你的努力,老师相信你,接下来的三个月调整好心态,做好总结反思。老师等你高考凯旋!”嗯!老师,等我高考凯旋!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把重心放在了文综上,背,做题,总结;背,做题,总结。一遍又一遍地循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竟然也找到了所谓的题感,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解题方式。
我不断地总结题目的套路,有意识地分题型去做题,不再纠结于分数,不再沉溺于题海,而是扎扎实实地弄懂每一个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背后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弄懂每一份卷子的精华所在。数学压轴题我每天花两节晚自习到老师办公室去问,一步一步推算,举一反三,最后也能做出一些来了。
而后是二模、三模、月考、周考,其中有辉煌的时刻,也有跌落的痛楚,有欢笑,也有难过,但我的心一直很平静,很淡然。因为我知道,这还不是最后一战,这些都不算什么,真真正正见分晓的是6月23日查成绩那一天。而在6月7日之前,我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刻也不松懈地努力。我一定可以的!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班上的打闹声也少了,更多的是讨论问题的声音和奔跑着去食堂的身影。
蝉叫得愈发响亮,而那让千万考生期待的高考也如期而至了。考前老师的殷切叮咛,同学之间的祝福鼓励,父母的温暖关怀,都化作我笔下一字一字的努力,两天时间,四份试卷,我的高中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而后是漫长的假期,再之后是估分、等待成绩。6月23日那天,原先只能在梦里出现的情景,现在却真真切切地实现了。7月末,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一所“985”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想去的专业。其实,我可以考得更好,但结果我没有,可那又如何呢?我高三一年所收获的,远比眼前的分数要多得多。
虽然说,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但高考真的是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与其让心里的不安蔓延,不如直面恐惧,努力专注,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具体到一个单词、一道数学题,努力触到梦想的光。相信我,专注做事带给人的安全感和踏实感,真的比浮躁幻想要好得多。
"年少的我们,容易绝望,也容易因为一点微弱的抚慰,重燃希冀,不想未来,不恋过去,为了得到足以匹配的青睐,凭着一腔热血,于潜移默化间,改变以后生命脉络的走向。”只有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永远振奋地向前进。期待高考之后,你能释怀,到哪里都好,只要你全力以赴!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祝将要高考的你,一切都好!
“高中像一个巨大的牢笼,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逃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又心有不甘地在其中匍匐前行。因为总有人说,这个牢笼啊,能给我们太多东西。”
是啊,高考是每一个已经和即将经历高考的人内心深处的期冀,是实现梦想的阶梯。6月23日下午,看着上一届的学长学姐来学校领毕业证,有些人脸上挂着成功的欣喜,有的人脸上却满是失落和遗憾。站在教室门口的我问自己,明年的6月,我会带着开心快乐的笑容来拿毕业证吗?会的!我听到自己心中有声音在坚定地说。
就这样兵荒马乱地走到了高三门口,不能说自己没有心理准备,只是在拿到那沉甸甸的一轮复习资料后,内心真的有了一种责任感,一种为了梦想不顾一切拼搏的热情。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成绩不错,大大小小的考试都稳定在年级前三名,但在我所上的高中,那根本不算什么。
是的,我的高中是一所县级高中,而且是一所以艺术培养为主的高中,文化生的本科上线率可想而知,如果我只顾着沉溺于高一高二的成绩中,考上一所“211”都是问题。
高三伊始,我就告诉自己:高考不是我们学校自己组织的一场普普通通的考试,而是全国千万考生一同竞争的考试,一旦骄傲放纵,就很容易万劫不复,因为我输不起。没错,我初中是在一所重点初中上的,然而因为学籍原因,我只能上县里的高中,而我以前的好朋友们,都去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我深知她们的实力,同时我也清楚地明白:师资力量的差距,学习氛围的差距,只能靠我自己努力钻研解题技巧去弥补。
所幸,我在高三时拥有一个温暖的班集体,我们班是年级诸多文科班中唯一的实验班,高三一年,我在班里过得很幸福。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我们班主任对我们的高要求分不开。其他班的早读都是从7点钟开始,而我们班早读则是要提前半小时,每天不到六点半,我们班的教室里就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同学们每天早上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一遍又一遍复习着语文、英语、政史地的基础知识点,努力做到熟能生巧,因为基础知识点记熟了后,做题的正确率自然也会有所提高。但要想答题又好又快,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做题的过程中慢慢摸索,不断总结经验,高三下学期真的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高三上学期,我一直把重心放在三门主科上,虽然有以前打下的基础,但我刚上高三时,主科只有350分,最后高考时,主科却是402分。我的主科成绩之所以能提高这么多,最主要的是高三上学期的努力。三门主科中,我的英语一直在120分左右徘徊,数学也是,而语文则是只能拿到110分左右的成绩,三门都是平淡无奇,没有拔尖的优势科目,让我很是苦恼。
既然明确了问题所在,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认真真地分析了自己前三次大考的试卷,总结好发现的问题并咨询了老师,然后制订了上学期的学习计划。语文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做好选择题并有意识地积累作文佳句,列框架勤练笔,于是每天早上语文和英语成了我背诵的主战场,我还主动地每周上交自己的练笔,与老师进行交流,摘抄新颖实用的素材。
经过半年的积累与选择题的练习,我的语文成绩终于能够稳定在120分了。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是我的致命伤,稍不留神就是10分20分的损失。老师建议我放下难题,留到下学期攻克,现在主要提高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准确率与做题速度,为后面的难题争取时间。于是我开始买小题的练习册去做,限时训练,及时总结,定期复习,从原来的45分钟完成到30分钟完成,而且准确率接近百分之百。数学能达到130分以上对我来说真的很值得。英语在词汇方面我的问题不大,但每次完形填空都惨不忍睹。我认真地分析错题,发现自己对文章的细节理解总是不够准确,于是买来完形填空的专项练习题,每天完成一篇,做题的时候细细揣摩,准确率竟然也慢慢提高了。
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般过去,一日日勤奋踏实的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感觉真是让人既欣慰又踏实。但我知道那还不够,这还不是高考,我不能掉以轻心,我也没有资格放松自己。也许一时的偷懒可以让自己放松,但别人可能正在认认真真地做着一套模拟卷,我不能停下来!我必须向前跑!
转眼凛冬已至,期末统考我已是全市前100名了,但此时考试所要面临的文综合卷,却让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明明单科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合卷以后,却只能拿到180分左右的成绩。尤其是地理,本来就是我的弱项,合卷之后更是只能拿四五十分。我开始变得慌乱起来,恰好此时数学遇到了瓶颈,导数那块压轴题我一直没攻下来,数学每次只能摸到140分的门槛。我开始隐隐不安,内心越来越紧张和慌亂。不出意料,3月份的一模,我考得异常差,只有576分,我开始有了无力感。
一模过后,我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我知道接下来的三个月注定是痛苦的三个月,这三个月既要突破主科的瓶颈,又要努力弥补文综的差距。我必须要做好时间的规划,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对于一模的失败,班主任并未责骂我,而是安慰、鼓励我:"老师知道你不甘心,不愿接受,但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场高考前的检测,不是高考。老师知道你的努力,老师相信你,接下来的三个月调整好心态,做好总结反思。老师等你高考凯旋!”嗯!老师,等我高考凯旋!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把重心放在了文综上,背,做题,总结;背,做题,总结。一遍又一遍地循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竟然也找到了所谓的题感,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解题方式。
我不断地总结题目的套路,有意识地分题型去做题,不再纠结于分数,不再沉溺于题海,而是扎扎实实地弄懂每一个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背后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弄懂每一份卷子的精华所在。数学压轴题我每天花两节晚自习到老师办公室去问,一步一步推算,举一反三,最后也能做出一些来了。
而后是二模、三模、月考、周考,其中有辉煌的时刻,也有跌落的痛楚,有欢笑,也有难过,但我的心一直很平静,很淡然。因为我知道,这还不是最后一战,这些都不算什么,真真正正见分晓的是6月23日查成绩那一天。而在6月7日之前,我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刻也不松懈地努力。我一定可以的!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班上的打闹声也少了,更多的是讨论问题的声音和奔跑着去食堂的身影。
蝉叫得愈发响亮,而那让千万考生期待的高考也如期而至了。考前老师的殷切叮咛,同学之间的祝福鼓励,父母的温暖关怀,都化作我笔下一字一字的努力,两天时间,四份试卷,我的高中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而后是漫长的假期,再之后是估分、等待成绩。6月23日那天,原先只能在梦里出现的情景,现在却真真切切地实现了。7月末,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一所“985”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想去的专业。其实,我可以考得更好,但结果我没有,可那又如何呢?我高三一年所收获的,远比眼前的分数要多得多。
虽然说,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但高考真的是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与其让心里的不安蔓延,不如直面恐惧,努力专注,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具体到一个单词、一道数学题,努力触到梦想的光。相信我,专注做事带给人的安全感和踏实感,真的比浮躁幻想要好得多。
"年少的我们,容易绝望,也容易因为一点微弱的抚慰,重燃希冀,不想未来,不恋过去,为了得到足以匹配的青睐,凭着一腔热血,于潜移默化间,改变以后生命脉络的走向。”只有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永远振奋地向前进。期待高考之后,你能释怀,到哪里都好,只要你全力以赴!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祝将要高考的你,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