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治是摸不着的竞争力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不受尊重,就是社会贪污腐败的先兆。香港如果有什么主导的哲学的话,法治就是其中一个。
  
  近年来,上海与香港的比较可以说是一种显学。早年上海资本的南移造就了香港工业的繁荣,而香港的技术支持也对现在的上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人们自然把她们称为姊妹城。尽管上海有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但在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中与香港还有很大的距离,原因之一就在于法治程度的不同。正是法治这个摸不着的竞争力,人们对香港繁荣的信心依然存在。
  牛津大学的高级讲师Steve Tsang说,法治是香港殖民时代最重要的遗产,也是未来香港发展的基石。确实,在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政府管治指标中,法治一项除了2000年分数徘徊在80分左右,香港的指数一直处在90分附近,特别是2001至2005年,香港的法治指数处在一直上升的状态。如果单以法治的程度来论,香港的指标远远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世界银行的测算是,法治程度的一个数量级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可以把当地人均收入平均拔高3倍。也就是黎巴嫩可以变成意大利;而意大利的水平可以变成加拿大。
  对于这个法治如何形成,许多人用很抽象的道理来解释。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法治就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立法要利民,而不是给民众增愁;立法者要注意民意,而不是仅仅把征求意见当幌子;司法者要清廉,行为端正,而不是行走都与罪犯无异;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当权者,还是草民,都是法治的信徒。
  
  立法要利民
  
  “法治,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的观察是,对我们的生活有好处的条例能通过。我们的生活质素也因此提高。”住在香港九龙达之路的夏先生这么说。
  
  而来香港中文大学短期培训的吴女士说,“在香港这半个月里,我吸到的二手烟都没有那边半天多呢。”
  反观香港“禁烟”的成功,笔者不仅想起内地禁“烟花”立法的“惨剧”。类似的立法为何一边是相当成功,一边是浪费大量立法资源最终走回原点?
  就在7月2日,香港立法会三审通《定额罚款(吸烟罪行)条例》。根据这个条例,违例在禁烟区吸烟人士将被定额罚款1500港元。根据法例,明确不能吸烟的场所有: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和公众场所;所有饭店、卡拉OK店和对所有年龄开放的酒吧的室内部分;安老性质的场所的室内部分;幼儿园、学校、医院、收容所及监狱等地方。
  只要盘点一下,真正可吸烟的地方主要就是垃圾桶附近。因此,在香港,最常见的场景是一堆烟民们围着一个垃圾桶吞云吐雾,而大多数人都绕着他们走。当然也有些人试图在一些模糊地带吸烟。一方面,被逮着的机率并不是很高,抽烟耗时很短,执法人员很难恰巧巡逻到此。另一方面,被抓之后要送到法官那里去处理,虽然法例规定最高处罚5000元,但是也有只罚50元的个案。而现在呢?罚款是定死的,也就是一旦被发现违例吸烟,就处1500元罚款。而管理公园、饭店和公屋的一些公务人员也可能被赋予执法权,因此,被抓的概率当然大大提高。所以,现在有侥幸心理的人可能要重新掂量一番。
  事实上,香港这样的控烟力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不多见。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李先生的太太在中环上班,他对笔者说,他太太怀头胎孩子时最发愁就是午饭。不仅饭店又小又挤,还有不少人在附近抽烟。因此,他给他太太买了一个无烟会所的午餐票,花了不少钱。现在他太太又怀上了第二胎,他说这下就不用太操心了。
  
  立法是一场意见的战争
  
  但是,也不见得所有法例都会有像控烟这样的共识。比如今年通过的香港《食物标签法》就争议很大。因此,虽然这个条例明显是有利于百姓的健康,但是征求意见还是要做到家。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博士生董皓对此很有认同。
  本地人Mark先生的建材生意做得很大,但是最近不幸患上腸癌。他的妈妈就从美国飞回香港照顾儿子的生活。儿子的病可能与饮食有关,所以她特别在乎食物的营养成分。但是,她觉得香港食物监管不仅不如欧洲这样传统上强调食物安全的地域,就连美国和加拿大都不如。她的话很形象:“赚的是国际一流的工资,行的是国际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但吃的可能是国际三流的食品。”
  现在,Mark妈妈的烦恼在2010年后有望得到消除。香港人也可以很自如地在超市选购“低脂”牛油或“低卡路里”的红莓汁了。2008年5月28日,香港立法会通过了首个《食物标签法》。2010年后,香港的零售商出售预包装食物要贴上营养标签。标签上必须有内卡路里数量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总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钠以及糖的含量。
  这个法例在起草过程中是热闹非凡。在法例起草的前期,零售商没有发觉到新条例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成本压力。但是,到了立法的后期,零售商的行为如香港一位评论员所说“变得狂热”,他们动员了45万个顾客联合签名抗议。他们的理由主要是,香港是自由贸易高度发达的城市,因此,一个小商店的进口渠道可能有三四十个,要求每个进口商贴营养标签,有很大的难度。另外,食品要拿去化验和测量也是有成本的,许多食物的价格可能因法例的出台而上升。有意思的是,为了便于今后的执行,香港政府支持了商人的立场,提议法例设定两个豁免。一是,每年进口量少于3万件的食品,只需在出售时贴上忠告字样即可。二是允许食物直接按照国外的规定标示反式脂肪的含量。但是,最终这两项修订动议都没有得到立法会的采纳。
  董皓说,事实上内地的立法也在逐步重视征求意见。但是,有一些征求意见完全流于形式。至少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民众意见的表达途径不顺畅,使立法起草者们感受不到相应的呼声。而香港则不一样,不同意的人可以在报刊上说和骂,各种压力团体都有这个权利去做。
  因此,香港的一个评论员如此说:“立法是一场意见的战争。”
  
  法治要从法律职业者开始
  
  但是,徒法是不足以自行的。因此,法律从业人员这个队伍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一则在内地法律人流传甚广的笑话是,美国律师一旦看到街上有车祸,就会紧随着救护车到医院去揽生意,这还被认为是敬业的典范。但事实上,相似的故事在香港的司法界却成为丑闻。
  2008年7月29日,香港的东区裁判法院提讯一名律师被告。她和另一被告涉嫌触犯“串谋助讼”及“包揽诉讼”罪名。如果罪名成立,可被判罚款及最高监禁7年。事件缘于2001年,10多名香港百佳超市的员工在外庆祝同事生日,凌晨回家时发生车祸,其中一名年仅18岁的员工被撞致重伤。此后,据称一女子找到医院,跟伤者的母亲达成一个顾问协议。伤者家属在前期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官司胜诉,伤者家属 要将1/4的赔偿金支付给律师。2003年11月,伤者家属与肇事司机达成和解,获赔350万元。因此,律师涉嫌得到了86万代理费。最后,事发于法官的明察秋毫。
  事实上,类似的个案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是一旦法律界人士有不检点的行为,处罚的力度非常大。而董皓介绍说,很多在内地似乎算不上什么的小节,在香港会受到严厉的处分。比如2006年4月,一个法官在开庭时接听电话被警告;而2006年2月,一个法官被控涉嫌违章掉头及“冲灯尾”;而再之前,有一个法官中午喝醉了碰到墙壁受伤,也被媒体曝光等。
  
  迷信法律并没错
  
  香港大学法学院的老师在午餐闲聊时说,陈冠希事件事实上是内地与香港法治程度的试金石。在内地人议论香港娱乐圈的各种经典故事、下载裸照时,香港的许多专业人士却在思考陈冠希事件的司法、执法行为是否得当,是否给香港未来的法治留下不好的烙印。当然,也有人批评香港人这种“法律思考”类似于钻牛角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人都捍卫法治,这正是一个法治成功社会的标志。
  是什么时候香港人养成这个“法律思考”的思维呢?在多伦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曾在香港任教的Christopher Munn认为,即使远在19世纪,法治(rule of law)也不仅仅是个花言巧语或者愿景。那个年代,法治也让许多男男女女获得无罪释放,媒体也有一定的空间来报道司法的种种不当行为,总督也不敢随便出台有违于法治精神的决策,而法官则主动地与总督保持恰当的距离。这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重要的遗产。
  笔者常听有人说香港人是rule-bound。很有意思的是,用google搜索,中文世界中关于rule-bound的解释很少,因此,翻译也比较成问题。不过,翻译的取向正是可以看出法治程度的高低。rule-bound可以解释为规则束缚者,于是乎,一些内地的学生在上讨论课时嫌香港学生不敢越雷池,比如《基本法》的修改,他们是想都不会去想。而另一种解释则为规则遵守者,在其中,只要规则已经通过,所有人都按着规则做事。后一种现象在香港很常见。比如坐扶梯时一般留出一边让快速通行者经过,事实上这个规则完全是“潜在”的,没有法例专门做出规定,但香港人大体上就遵守这个规矩。就像食物标签的法例,今年年初的讨论是很激烈,但是,到2010年实施的时候,顾客就会理直气壮地要求商店提供这种标签。
  资深大律师汤家骅的一段话很值得深思:“法律不受尊重,就是社会贪污腐败的先兆。若果相信法律是迷信,那我就是一个忠实的信徒。”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文敏(Johannes Chan)教授说,“香港如果有什么主导的哲学的话,法治就是其中一个。”
  而香港特区行政長官曾荫权最近一次访问上海恰遇周日,就在当地参加完教堂活动才登上飞机。“迷信”和理性的交揉,造就了香港的瑰丽灿烂。
其他文献
过去的伟大思想家从亚里士多德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即民主只有在小国才能运行良好。在地方层次上,人们对所选择的领袖的能力和品德有更多了解,地方议题相对直接也更容易理解。即便出现了错误,地方层次的代价也较小。  然而,出于某种原因,这一点一直被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实践所忽略—无论是小共同体还是拥有数亿人的庞大政治群体,领导人都在自由和公平的竞争性选举中产生,每个成年人都有一张选票。  中国
范忠信,1959年生,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 图/金 柯  2014年1月15日夜晚6点半,杭州。  路灯下,寒风中,范忠信身着一件笔挺的黑色大衣迎了出来,他那笔直的站姿,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半个月前,新年的第一天,他却以爬行的姿态为世人所知。  这个印象是矛盾的,正如他矛盾着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冲突。赌 约  2014年元旦来临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范忠信一直困扰于
美国学者艾连娜·贝伦凯把“民主制”国家卸任领导人的角色归纳为六种类型:雄心依旧型、熄灭火山型、浅涉政治型、第一公民型、拥抱事业型以及自我辩护型。这些角色分殊,大抵取决于卸任者自己的人生选择,而没有必要听令于一个外在的组织或不成文的惯例。  以美国卸任的重量级阁僚为例,目前呼声最高的下届大选总统提名竞争者希拉里·克林顿,一年前卸任国务卿后就不受奥巴马总统节制,是否正式表态参选2016,全看她个人对政
直到2013年春节的来临,广西都安县原民政局局长“黄某”被曝“有6个老婆,9套房子,吃了509份低保”的事,都还间歇性地在网上疯传。  “中枪”的,还有都安县公安局局长任中伦。他曾被人说“数度强奸名为何姿姿的中学生并致其怀孕”。  对于被曝的内容,任中伦曾开微博澄清回应,但“黄某”选择了沉默。而在当地官方的声音中,则是“查无此情况,系造谣者所为”。但造谣者是谁、为何造谣等信息,一直没有透露。当地警
“你拍啊!就这样,拍!”  说这话的是一个狗肉经营者。他见有外国记者拿着摄像机不停地对着他和案板上的狗拍摄,生意受到影响,不胜其烦,索性把已掏去内脏,但还未肢解的狗用双手托着立起来,作“狗吠”状挑衅地对着老外。  老外来自澳大利亚,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尴尬地笑了笑。围观的人群先是起哄,然后在老外的尴尬中,爆发出一阵戏谑的笑声。  这是发生在广西玉林垌口市场的经典一幕,时间是2014年6月20日早上
2月26日上午,几乎是踩着铃声,孩子们跑出了教室,在操场上追逐、打闹。顷刻间,操场已是漫天的尘土飞扬。这里是半截楼小学—坐落在河南兰考县张君墓镇一个偏僻农村的小学。  这所小学有6个班,共60多名学生。即便如此,这里还是很缺教师,曾有6年时间,这所公办学校没有一名公办老师,是由6名代课老师撑起!到了今天,这所学校依然缺老师,以至于代课老师的人数是公办老师的两倍。  在河南兰考县农村,学校缺教师不只
在经历所谓“百年和平”之后,在人们以为这将是生活常态的时候,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100年过去了,人类对大战为什么爆发还没有达成共识,而现实,却似乎和100年前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  同样地,时代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各种大转型和大变动,又一波全球化的浪潮汹涌席卷,全球货币体系再次被质疑,民粹主义开始抬头……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共同面临未来向何处去的困惑。  历史总有着惊人
人越年轻,记忆越廉价,对于社会一样如此。  苏文的《北京银矿》这么火,但那只是他从垃圾回收站买回来的东西。这个法国人来到中国,认识了一个依靠回收废旧胶片提取里面的银来赚生活的小马,然后把小马回收的胶片按公斤买下,至今足有50万张。  冲洗出来,都是些寻常百姓的摆拍照,但一用心梳理,就成为了北京乃至中国,在现代化初期的集体记忆,满满地记录着一个时代。这些废胶片,本来是提取银子的原材料,现在成为了珍贵
从9月3日至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俄罗斯,其间除5日和6日两天出席在圣彼得堡召开的G20峰会外,大量的时间用在中亚多国的行程中,反映出中国对中亚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视程度。  此次成功访问对于中国与中亚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了中亚各国家的积极响应。  包括能源、交通和贸易等主要内容的经济合作,一向是中国对中亚外交政策的主要基点。现在,继上
年终整理杂物,翻出一摞厚厚的举报材料,想起了一群人,两年多前,我采访过他们,但稿件后来因其他原因没有刊发,我对他们一直心怀愧歉,写下这点文字,权当是迟发的采访手记。  他们是刘欢那首《从头再来》的歌曲里描述的“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的一群人——1997年至2003年间那场大规模国企改制风潮中的下岗工人。  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为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权益受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