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古文字,助力识字教学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根据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方法,追溯汉字的起源,适当引入古文字,不仅能增加教学的乐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汉字背后的含义,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同时让学生一次次走进古文字,去感受我们祖先的创造智慧,感受汉字背后的神奇,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妙不可言,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从而加深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提高识字写字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造字方法  古文字  识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纵观日常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不难发现问题所在:1.识字教学功利化、肤浅化,教学中只求学生会认,对汉字背后的内容不求甚解,只为追求最终结果,不注重认字的过程;2.识字教学方法单一,识字教学时,大多使用“你怎么记住的”,识字方法停留在机械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3.识字教学过程枯燥无趣,由于教师缺乏相应的方法手段,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都容易落入读一读、看一看、认一认的俗套,导致识字教学毫无乐趣可言,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影响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我们使用的汉字大多数沿用了几千年,小学生接触的汉字大多来源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几种造字法,在识字教学中适当追溯汉字起源,引入古文字,不仅能增加教学的乐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汉字背后的含义,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更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古人创造汉字的伟大智慧,从而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一)古老的象形字,助記添趣
  低年级的生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在教学这部分生字时,有针对性地引入一些象形字,不仅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对一些易错汉字的音形义有更清晰的了解。例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中的“首”字,在本课中是个量词,由于与上册中“手”字同音,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两个同音字,此时出示“首”的甲骨文象形字  ,再结合从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演变(见图1),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首”的本义为头,又因为头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所以进一步引申为最高、最重要、第一等含义,如首领、首长、首先等。由此学生对“首”的含义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再通过组词进一步巩固,就能轻松地与同音字“手”进行准确的区分了。
  (二)有趣的指事字,释义易辨
  根据《说文解字》,指事字在汉字中占比比较小,只有129个,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也不是很多。由于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出示古文字,既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又能帮助学生将其与形近字清晰地进行辨别。比如“本”字,出示古文字,“木”字下面的三个小圆圈是指事符号,表示“这里是树木的根部所在”。后来小圆圈隶变为横画 ,引申指事物的根本、基础。古文字的出示帮助低年级学生清晰地区分了“本”字和“木”字,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不仅帮助了理解,加强了识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爱上汉字,爱上学汉字。
  (三)组合的会意字,析字明义
  教学中,有一些会意字笔画较多,学生识记、理解起来都不容易,而适时追溯汉字起源,能大大降低学生识记、理解的难度。例如,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中,“寒”“朝”都是需要认识的字,生字字形结构复杂,若单纯运用日常的简单识字方法,很难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教学生字“寒”时,出示会意字“寒”的古文字,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字,学生大多好奇,但很难猜出,教师趁势解释道:“其外部是一个房屋,屋内中间有一个站着的人,在人的四周像十字架的部件是干草,人的脚底的两短横是冰块。虽然在屋里塞满保暖的干草,可是室内地面还是结了冰。”解释后再猜,学生就恍然大悟,再书写“寒”的楷体,对照古字,房屋演变为宝盖头,干草演变为中间横竖交错的部分,而人则演变成下面的撇捺,脚底的冰块简化为下面的两点,由此结构复杂的“寒”就轻松识记了。教学生字“朝”时,出示它的古文字,讲解道:“太阳从草中升起来,但天上的月亮还没有落下去,意为早晨。”接着再问“早上的太阳叫什么”“早上的云霞叫什么”,顺势理解了“朝阳”“朝霞”。古文字的出示不仅帮助学生识记了字形,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字义。
  (四)大量的形声字,归类提效
  形声字打破了单纯靠字形表达字义的局限,是组字能力最强的造字方法,我们生活中的80%常用字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只要掌握了形声字形旁的意义类属,就能推知这一类字的意义范围,并顺推出一串同一类属的汉字。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偏旁串字,是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要更好地运用“形旁串字”这一个方法,关键是要掌握和理解基本字构成偏旁时的含义。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形旁在构字时的含义呢?这时候就需要古文字的助阵帮忙。例如,俗称“双立人”,很多人认为这个偏旁与单立人意思类似,表示很多人的意思。殊不知这样的解读,大错特错。“彳”的古文字,像半个十字路口的形状,本义是半条街。凡从“彳”取义的字多与道路、行动等含义有关,如“往、征、街、徐”等。学生借助古文字了解了形旁的含义,就能更好地实现归类识记了。
  再如“阝”,双耳旁,同样的偏旁构字时可在左也可在右,其含义也各不相同。追溯“阝”的起源,“阝”在左,是“阜”的简写形,表山岭高地,俗称左耳旁,但与耳朵无关,凡从“阝”在左取义多与山岭高地有关,如“险、阻、隔、陆”等。“阝”在右,是“邑”的简写形,表区域。因此,凡从“阝”在右取义多与区域范围有关,如“都、郊、邻、邯郸”等。只有对形旁有了准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地对形声字进行归类整理,进而高效学习。
  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追溯汉字的起源,引入古文字时,不能直接生硬地插入,而要注意时机的选择和把握,不能为了引入古文字而引入,哗众取宠。要将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作为古文字引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在有利于提高识字写字兴趣处,引在有助于加深字词理解处,引在有助于准确分辨字形字义处……要把现在的楷书与古文字进行比较、关联,让两者建立起充分的联系,在链接古文字时,教师还应及时地表达出汉字的起源多么有趣、奇妙,让学生一次次走近古文字,感受我们祖先的创造智慧,感受汉字背后的神奇,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妙不可言,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加深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提高识字写字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4.
  [2]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新建学校数量不断增加,青年教师多是新建学校的显著特征之一。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的基本业务能力,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新建学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关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新建学校 青年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84843万人,相较于2018年提高了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通用性的语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21世纪新时代人才应该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英语的教学正在趋于死板教条,逐渐丧失了其活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模式,还是新课程改革政策方針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有益尝试。  本文将从“教师自我发展,建构高品质的学习过程”“教师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目标”“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践法等,对武术抱拳礼的行礼方法、含义、作用以及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促进学生品德的培养,希望能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培养德才兼备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武术 抱拳礼 小学体育课堂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传统文化内容之一。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
摘要:智慧课堂是新时代新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被称作落实新课改目标、改革传统教学形态的重要动力。智慧课堂的建立依托于网络空间,具备直接、智慧的独特优势,它顺应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总体趋向,紧紧抓牢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在潜力,营造活泼轻松、氛围愉悦的课堂环境。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足,  本文对其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学习 智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的藏语文学习不只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而是利用书本上的内容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了保障藏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体现学科素养,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将素质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本文分析了小学藏语文教
摘要:本文是基于广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过度注重语法的操练和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提出的。中考英语话题具有内容范围广泛、知识关联度强、综合能力需求高等特点,在学习后布置笔头作业难以全面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导致作业片面、机械且毫无趣味。因此,笔者基于中考英语话题的特点引入项目式理念,布置项目式作业以期突破机械地巩固知识的固化思维,打开作业布置新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力。  关键词:中
摘要:看戏曲、赏戏曲、学戏曲、唱戏曲、演戏曲五步教学策略,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到梨园,感受到梨园的美,进而萌发出戏曲幼芽,长出一棵棵戏曲幼苗。项目组由此探究出戏曲进校园的思路,戏曲文化也因此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关键词:戏曲进校园 教学策略 传统文化  新时代,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应该如何在青少年中薪火相传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为此,六部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小学教学在对学生的训练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从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并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逐渐提升其写作技能。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 起步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通常是在三年级阶段开始实施,三年级作为写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