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是自然感情与情绪表达和传递的最好手段。水墨画其特殊的水墨效果,无疑给了他们一种诗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思绪的方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水墨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对培养小学生对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笔、墨、纸、色上手很快,但由于其千变万化,不易掌控,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活跃低年级水墨画活动,使每个学生能真正都“动”起来呢?经过实践摸索,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
第一乐章: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
小学生水墨画教学内容的选择须从他们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水墨画活动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和鼓励他们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把自己掌握或经历过的知识和事情带到活动中来,“活”化学生水墨画教学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水墨画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进行水墨画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动力也就越足。例如,教学活动《线条畅想》,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做“旅游”的游戏,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旅游经历,然后用毛笔来进行旅行:转过几个弯,跨过一个坑,经过一段颠簸的路面……接着在这些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想象:里面藏着哪些小动物,从而进行添画。活动内容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有的放矢,活动内容联系他们各自的生活,画面展现的内容素材就越丰富。
第二乐章: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最容易引起低年级的兴趣,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如何在水墨画活动中运用游戏手段呢?
1.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把水墨活动当成游戏,在做做玩玩中进行。如,教学学画“线”时,教师让学生画出不同粗细长短的线,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哎呀,这是妈妈的头发;那是爸爸粗粗的眉毛;那是粗粗的大树……所有的线条被赋予了生命和灵动,孩子们的脸上一片快乐;又如,教学“五彩雨”,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制的“五彩云朵”来下雨,他们以游戏的形式来“制造”画面,然后观察雨滴的颜色以及颜色相遇之后发生的变色现象。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学得轻松,且兴趣盎然。
2.以游戏做铺垫
当学生画一样东西,首先必须让这一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把该事物表现在画面上。在作画前,让他们玩与作画内容有关的游戏。以游戏作铺垫,然后作画,这样画面就会丰富多彩。
第三乐章:环境宽松化、材料丰富化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并将其大胆地表现出来;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儿童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个性化。
2.提供多样的材料工具,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
工具材料的丰富多样能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达到“动”起来的效果。比如,在用水彩笔、棉签、海绵块、手指添添画画、点点敲敲,利用其独特的质地来画出特殊的艺术效果,他们感觉画画像在玩,轻松自在;小学生小手肌肉开始灵活,用绳子、牙刷、棉签等工具装饰,适当地引进毛笔,这样一来,学生不会产生抗拒心理,也能感受不同的艺术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在选择材料上会更多地选择传统的毛笔工具,学习正统的水墨技巧,体验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当孩子有了丰富的经验累积之后,便会一点即通,教师省时,学生省力。
第四乐章:评价多元化
小学生都希望把自己独特的作品进行展示,更希望得到同伴的羨慕、老师的肯定。他们年龄小,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作品,只有在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支持后才会有信心和兴趣。水墨画活动的评价应伴随活动整个过程,面向每个学生。老师在评价中要注意尊重小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在感受和表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水墨画活动中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使幼儿既能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又能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评价信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全方位评价水墨画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其自信、自尊、自我反省和评价能力。
总之,我们在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水墨活动时要善于观察与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使每名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发展。
第一乐章: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
小学生水墨画教学内容的选择须从他们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水墨画活动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和鼓励他们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把自己掌握或经历过的知识和事情带到活动中来,“活”化学生水墨画教学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水墨画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进行水墨画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动力也就越足。例如,教学活动《线条畅想》,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做“旅游”的游戏,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旅游经历,然后用毛笔来进行旅行:转过几个弯,跨过一个坑,经过一段颠簸的路面……接着在这些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想象:里面藏着哪些小动物,从而进行添画。活动内容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有的放矢,活动内容联系他们各自的生活,画面展现的内容素材就越丰富。
第二乐章: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最容易引起低年级的兴趣,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如何在水墨画活动中运用游戏手段呢?
1.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把水墨活动当成游戏,在做做玩玩中进行。如,教学学画“线”时,教师让学生画出不同粗细长短的线,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哎呀,这是妈妈的头发;那是爸爸粗粗的眉毛;那是粗粗的大树……所有的线条被赋予了生命和灵动,孩子们的脸上一片快乐;又如,教学“五彩雨”,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制的“五彩云朵”来下雨,他们以游戏的形式来“制造”画面,然后观察雨滴的颜色以及颜色相遇之后发生的变色现象。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学得轻松,且兴趣盎然。
2.以游戏做铺垫
当学生画一样东西,首先必须让这一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把该事物表现在画面上。在作画前,让他们玩与作画内容有关的游戏。以游戏作铺垫,然后作画,这样画面就会丰富多彩。
第三乐章:环境宽松化、材料丰富化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并将其大胆地表现出来;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儿童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个性化。
2.提供多样的材料工具,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
工具材料的丰富多样能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达到“动”起来的效果。比如,在用水彩笔、棉签、海绵块、手指添添画画、点点敲敲,利用其独特的质地来画出特殊的艺术效果,他们感觉画画像在玩,轻松自在;小学生小手肌肉开始灵活,用绳子、牙刷、棉签等工具装饰,适当地引进毛笔,这样一来,学生不会产生抗拒心理,也能感受不同的艺术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在选择材料上会更多地选择传统的毛笔工具,学习正统的水墨技巧,体验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当孩子有了丰富的经验累积之后,便会一点即通,教师省时,学生省力。
第四乐章:评价多元化
小学生都希望把自己独特的作品进行展示,更希望得到同伴的羨慕、老师的肯定。他们年龄小,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作品,只有在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支持后才会有信心和兴趣。水墨画活动的评价应伴随活动整个过程,面向每个学生。老师在评价中要注意尊重小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在感受和表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水墨画活动中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使幼儿既能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又能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评价信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全方位评价水墨画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其自信、自尊、自我反省和评价能力。
总之,我们在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水墨活动时要善于观察与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使每名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