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效学习方法面面观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ng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少,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有42篇文言文。由于文言文的语法、语意与现代汉语差异很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不小。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一、预习方法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预习时借助工具书和充分利用好课文注释之外,预习时务必做到“三动”即动口、动手、动脑。做到不动笔墨不预习,养成圈、点、勾、划的良好习惯。
  其次,下功夫提高朗读能力。文言文朗读,不仅要多下功夫,而且要下好功夫。怎样才能下好功夫?
  一要读准字音。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中最后一个“知”字与“智慧”的“智”相通,读作“智”的音。
  二要感悟与体会句子的语气。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也”字句所表达的三种语气:表示陈述语气(环滁皆山也);表示感叹的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示肯定的语气(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三要准确掌握朗读的节奏,要把停顿落实到位,只要掌握了准确的停顿就能顺利理解语句的意义。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准确停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翻译方法
  翻译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添法。就是把文言语句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结合上下文补充出来。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一句话中就省略了一些成分,结合上下文应该补充成为“(桃花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补充完整后句子就好理解了。
  删除法。就是把文言语句中某些表示语气、停顿等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去掉。如《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这句话里的“夫”和“也”两字,前者是发语词,后者是语气词,翻译时都可以去掉。
  留用法。就是把表示人名、地名、年号、时间等词直接留用。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开篇句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其中“庆历”表示年号,“四年春”表示时间,“滕子京”表示人名,“巴陵郡”表示地名,这些词都可以直接留用,只需翻译“谪”和“守”两字。
  变换法。就是将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子变过来,也就是说把古汉语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句子变换成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这种特殊句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宾语前置。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其中“何陋”是宾语前置,应该放在“有”字后面,变成“有何陋”;定语后置。如《马说》中“马之千里者”,“千里”是定语,应放在“马”的前面,变成“千里马”;状语前置。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是状语前置,应放在“不惠”前,变成“汝之甚矣不惠”?
  扩充法。就是将文言句子中的一些古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以组词方式扩充出来。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政”是政治,“通”是通畅,“人”是人民或百姓,“和”是和乐或安居乐业,“废”是荒废的事,“办”兴办,这类实词在文言语句中比较多,掌握了方法翻译起来就省时多了。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望之慰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直译为“看上去茂盛的样子并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通过直译可以准确掌握虚词“之”字在句子里的用法是助词,不可译,“而”字的用法是表示并列,“也”字的用法是表示感叹。意译为“看上去树木茂盛山谷幽深景色秀丽的,是琅琊山”。句子中什么茂盛?什么幽深?什么秀丽?通过意译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和想象将其补充出来,这样句子的意思就更加完美。
  三、特别识记与及时复习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异很大,需要特别识记。如“牺牲玉帛”的“牺牲”意思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小大之狱”的“狱”是“案件”的意思;“肉食者鄙”的“鄙”是“目光短浅”的意思。识记时要进行古今意义的对比,通过对比加强记忆。
  文言文篇目较多,需要识记的知识点繁多而且枯燥,学习以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就容易淡忘。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及时复习巩固非常必要。
  明确复习时间和步骤,做到当堂复习巩固,隔两至三天又复习一遍,过一至两周再快速复习一遍。
  将个人自由复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以个人自查,小组长查问,小组成员轮流问答,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复习,增加复习趣味,提高复习效果。
  建立学习合作与竞争伙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提问,相互督促,相互竞争等方式来巩固所学文言知识,激发学习情趣,提高学习斗志。
  作者单位:云南省泸水县民族中学(673203)
其他文献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注重讲解,教师逐字逐句译析,一条一条板演,学生不发一言地听讲,一字不落地记录。“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方式,会让一篇篇文情并茂的优美古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对CKBZ新型环保暖砖的抗剪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暖砖抗剪试验共制作了8件暖砖试件,抗剪试验试件将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机上进行,记录试件抗剪试验过程中的破坏规律和试件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堂上总是少不了朗读课文的声音,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朗读课文中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总之,朗读对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非常必要。   一、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语文学习分为很多种,朗读
有位哲人这样说,青春是一首永恒的诗。是的,诗歌中描写和赞颂青春之美的篇什,灿若繁星,不胜枚举。且让我们到古诗苑中觅几首“少女”诗,领略一番其体现出的青春之美。
以纳米和微米氧化铁为反应材料,研究了纳米/微米氧化铁对不同浓度阿散酸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对不同浓度阿散酸的去除效果优于微米氧化铁;当阿散酸浓度在2.5~5
报道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油烃降解 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在20℃的条
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授弟子就用诵读法,《论语·子路》篇有“子日:‘诵诗三百”’的记载。
这些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的比例都在40%左右。阅读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外乎线状阅读与网状阅读两种基本模式。  一、线性阅读  线性阅读是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通过时间、空间、线索、手法、修辞等单一方向,完成阅读任务。这是一种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的阅读方式。具有单向性、连贯性、整体性的特征。在线性阅读过程中,师生紧扣文本,一点串线,以点带面,在清楚的流程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第一,创建教学情境。
弯曲河段是自然界中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弯曲河段污染混合区的变化规律对排污口规范化建 设和人河排污口的优化布局与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弯曲河段两岸起点处排污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掌握汉语规律的作用,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有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