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该何去何从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掌握汉语规律的作用,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从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时有限,内容分散,不利于学生识记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发展的信息社会,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很多,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每个单元文言文实际教学时间只有两课时,而且文言与现代语言差别较大,学生认知理解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低,厌学情绪较重。加之文言文课文所占比例小,一般采取分散教学的方法。文言文教学零星分散,时隐时现,分量不大,但又学习间隔长,平常又不使用,所以容易遗忘。
  2.语言环境缺乏,资料收集困难,学生学习动机不足
  当今语言逐渐口语化,网络语言极大地冲击了人们惯常的语言模式。简单、方便的交流模式是青少年表达的需要,也形成一种青少年热衷的独特时尚。而“晦涩”的古文言所记述的社会生活、制度和风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消失,很多学生不理解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意义,不知道文言文的价值所在,当然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更不必说下苦功钻研文言文了。文言文课文涉及的知识面广,中国朝代变迁及政治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官职、科举制度、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等无所不包,由于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除教参补充资料外,其他往往不易查找。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大了学习难度。
  3.教师认识不足,教法单一,学生厌学
  关于文言文教学,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学好文言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基本完成了文言文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在这样的认识下,教学方法也是紧紧围绕着考试的需要,一般采用串讲翻译法的讲解方式,碰上什么讲什么,尤以直译为主,对照原文逐句翻译。串讲翻译法有其优越性和易操作性,但也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违背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使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应对考试,学生终日“苦读硬记”,无法理解文言文文字的简洁、优美和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感情,厌学情绪日重。
  二、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字精炼而优美,行文简练而历久不变,这是文言文的最大特色和优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纽带,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2.改变教学模式,采用灵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无定法,能活则灵。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够灵活应用,相互协调,则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创新,在教学“新”、“活”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全部挖掘出来。
  3.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课文诵读,培养感知美的能力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①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②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其中的思想。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体味文章包含的情感,体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优雅。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4.梳理知识,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和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通过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文言的字里行间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51000)
其他文献
学生写作文有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如果不消除,提起笔来,便会只字难书。消除恐惧心理,让学生从“怕”字中走出来,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办法。  一、攻“怕”  首先,帮助找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怕写的同学头号难题是“做饭无米”,觉得无话可说,心中茫然。其实,学生就是缺少积累,教师要引导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作文这件事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注重讲解,教师逐字逐句译析,一条一条板演,学生不发一言地听讲,一字不落地记录。“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方式,会让一篇篇文情并茂的优美古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对CKBZ新型环保暖砖的抗剪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暖砖抗剪试验共制作了8件暖砖试件,抗剪试验试件将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机上进行,记录试件抗剪试验过程中的破坏规律和试件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堂上总是少不了朗读课文的声音,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朗读课文中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总之,朗读对于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非常必要。   一、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语文学习分为很多种,朗读
有位哲人这样说,青春是一首永恒的诗。是的,诗歌中描写和赞颂青春之美的篇什,灿若繁星,不胜枚举。且让我们到古诗苑中觅几首“少女”诗,领略一番其体现出的青春之美。
以纳米和微米氧化铁为反应材料,研究了纳米/微米氧化铁对不同浓度阿散酸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对不同浓度阿散酸的去除效果优于微米氧化铁;当阿散酸浓度在2.5~5
报道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石油烃降解 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在20℃的条
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悠久的诵读传统,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教授弟子就用诵读法,《论语·子路》篇有“子日:‘诵诗三百”’的记载。
这些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的比例都在40%左右。阅读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外乎线状阅读与网状阅读两种基本模式。  一、线性阅读  线性阅读是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通过时间、空间、线索、手法、修辞等单一方向,完成阅读任务。这是一种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的阅读方式。具有单向性、连贯性、整体性的特征。在线性阅读过程中,师生紧扣文本,一点串线,以点带面,在清楚的流程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第一,创建教学情境。
弯曲河段是自然界中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弯曲河段污染混合区的变化规律对排污口规范化建 设和人河排污口的优化布局与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弯曲河段两岸起点处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