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从数学问题意识的概述出发,结合新课程理念,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进行多角度分析,并从问题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等角度给出建议,希望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教学实践;培养方法
  问题意识是新时期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围绕“问题解决”这一素养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例如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样方法,与他人进行问题交流,并获得启发、形成反思意识等.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程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结合课程理念要求,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环境,落实教学实践策略.
  一、数学问题意识的概述
  问题意识简单来讲就是当个体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现象时形成的一种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有的人问题意识强烈,凡事都要问,但是有的人问题意识淡薄,更多是被动接受各种信息.一个人问题意识的构成是复杂的,主要包括以下行为:第一,好奇心.这是问题的源泉,是问题意识的典型表现.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且能够驱使学生激起对数学问题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的创新活动.第二,怀疑.这是问题意识形成的重要元素.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才能由质疑产生求异的愿望,才会有提出问题的欲望和冲动,才能提出新的问题,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第三,困惑.古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的“愤”“徘”就是困惑的状态,而这时只要外界稍加引导,就能使困惑的人突破困境,找到问题的答案.第四,探究.这种心理状态能够让人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用亲身实践解決问题,或者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使得实践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数学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各种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想要探索并且获取答案解决问题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问题意识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整个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问题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生对数学会形成刻板印象,认为数学知识枯燥而无趣.而如果将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或者让学生产生怀疑,抑或让学生陷入困惑,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总结提炼数学知识.
  第二,问题意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需要从各种现象中发现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抽象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这时问题则成为学生完成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思考、分析、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第三,问题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众所周知,学习数学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促使数学能力的提升,成绩的进步.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抽象的思考,更需要学生的实践探究,而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可以不断搜集、整理、处理信息,并得出答案,而这一实践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合理设计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新课程理念重视教学实践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应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必须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数学水平有限,在探究中对于复杂的问题经常是一筹莫展,教师这时就应该调整问题难度,从学生擅长的问题入手.例如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概念入手,为这些学生设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等类型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知识,由生活中的具体物体直观认识,循序渐进,不断爬坡,夯实数学基础,发展问题意识.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好,但比较盲从,不敢或者不会提出问题.针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预留一定的空白与提问的空间.例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三角板平行移动形成两个同位角,并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进而让学生动手操作,将问题直观化,由此进入证明、推理环节,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不断发展.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分层教学,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自己认知层面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全过程
  问题意识需要学生的体验、理解、思考与探索等活动的参与,而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则是学生展开这些活动,实现问题探究,进而塑造思想认识的重要载体.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教师应根据教材作出调整、补充、完善,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为学生营造有利于提出质疑的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公理相关知识后,教师利用教学视频为学生展示折纸船的过程.在视频中,表演者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对折后打开,形成折痕,并把长方形平摊在桌面上,一边翘起,这时教师提问:长方形中原来保持平行的对边现在是否依然平行,为什么?学生通过模仿折纸过程,利用平行公理演绎推理,最后得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问题展开实践活动,并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而在实践中,其问题意识也不断被激起、强化.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师生在问题中相互启发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根据此,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活动,如视频播放,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等,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发问、相互启发,利用问题实现思想的碰撞,启发创新思维,探索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发展.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课堂探究.教师结合习题3x+20=4x-25,说明把3x从等号左边移到等号右边需要变号,这种变形叫作移项.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这样变形?依据什么?教师可以点拨、引导学生根据等式的性质对比其中的联系,让学生通过问题讨论得出答案.教师也可以从移项的目的和作用角度提出新的问题,与各组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对移项与合并同类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强化移项变号的问题.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深度学习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學“利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简单习题,并利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在每一步为学生预留提问的时间,教师及时回答,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代入消元法.接下来,教师乘胜追击,利用数据库中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层次化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应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以实现深层体验,且有梯度地深化认识,让学生掌握代入消元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辨析问题,根据同一题目展现代入消元法的不同运用,并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迅速找到最简洁的代入消元思路,把问题升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合理的空间,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练习、探究、反馈、升华,并利用线上资源不断深入学习.
  (五)做好教学评价,指导学生问题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进行分析,并由此调整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进行记录分析,并形成量化的学习评价资料,以衡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情况.教师还应兼顾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与态度引导,尤其对于问题意识较差的学生,应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通过评价、谈话等方式,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进而在开放的学习问题中建立自信,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自觉发展问题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相关经验:合理设计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全过程,从而能熟练应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师生在问题中相互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深度学习;做好教学评价,指导学生问题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验能够将新课程理念融合到教学实践中来,并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围绕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发展的实践经验并不仅限于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探究,为完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施振强.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43-144.
  [2]冉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5):29.
  [3]林清.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76.
其他文献
【摘要】中考数学题中有一类几何图形中的最值问题常令很多学生头痛,而借助点的运动轨迹的分析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数学上将满足特定條件的点的集合或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形成的图形称为该条件下点的轨迹,这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那么初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分析轨迹解决最值问题呢?本文借近几年的中考题分享笔者的教学思路,即在分析题设条件的时候发现点的运动轨迹,从而解决有关问题.  【关键词】数学
期刊
【摘要】分段函数的可导性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难点之一.分段函数求導关键是确定函数在分界点的导数,通常的方法是用定义先计算左、右导数,再根据导数与左、右导数的关系进行判定,但很烦琐.本文通过研究左、右导数与左、右极限的关系,得到在一定条件下左、右导数等于导数的左、右极限,从而得出更方便的计算分段函数导数的方法,最后还讨论了只能用导数的定义求解的情形.  【关键词】分段函数;左导数;右导数;洛必达法则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聚焦小学数学课堂教育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小学相关教育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  对学生而言,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未来的兴旺发达,数学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故五年制高职师范生的学前数学从教技能直接关系到学前儿童数学启蒙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研,提出了五年制高职师范生学前数学从教技能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学前数学;从教技能;调研报告  【项目基金】本调研报告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五
期刊
【摘要】数学一轮复习是高三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一轮复习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校学情制订如下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策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一轮;策略;问题;基础;方法  高三一轮复习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要全面,要基础,要系统,要回归教材,要对各章节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一、复习指导原则  1.问题引领,自主建构  通过将复习
期刊
【摘要】应用问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有效的应用题教学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结合起来,显著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近些年,数学应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逐渐加重了其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但是就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大多是迫于考试压力而进行数学应用问题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结合新课标对高中数学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数
期刊
【摘要】在初中学习阶段,数学学科往往需要较大的运算量,而且初中生在数学作业以及试卷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具有较大的运算错误比例.很多学生的问题就是计算能力相对薄弱,这也是降低初中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怎样辅助学生提高运算准确率是数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期刊
【摘要】我国网络技术在新时期不断创新发展,日渐成熟,大众也将网络技术灵活引入各行各业中,这有效改善了传统人工作业模式中的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问题.同样,针对教育系統来讲,一线教师、教育领域权威研究者以网络技术、信息软件为核心载体,创造出了高度契合当前社会教育需求、学生群体学习习惯的前沿执教策略,即“混合式教学”.而对于高等数学课程而言,数学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措施时,可灵活运用微信、MOOC等系统平台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创新评价方式三方面内容着手,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点,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从目前来看,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以便初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自然离不开阅读.相较于语文等人文学科的语言,数学的语言抽象、严谨,且呈现多样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基于此,本文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从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等角度给出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