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语文”关不住 枝枝红杏竞相开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上,在赏析语段中理解词语,在对比赏读中了解文体语言特点,通过引用古诗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说明文教学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趣味性 语文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再一次强化了说明文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然而,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并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易调动,教师的教学情感也不易激发,从而导致了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于文本等现象,使说明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一块贫瘠的土地。那么课堂上如何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语文味呢?
  
  一、在赏析语段中理解词语
  
  在小学阶段,课本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但是有限的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巧妙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体现了浓浓的书香味。
  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喜怒无常”一词的教学时,先引领学生回顾《烟台的海》,体会海的“怒颜”:“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在学生充分领略了海的怒颜后,出示一段宁静的海面的描写:“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与“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相对比,“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运的马路中央”与“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大海的喜与怒形象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这样的适度拓展,此时教师的讲解反而是多余的了。这种鉴赏性理解词语的方式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在对比赏读中了解文体语言特点
  
  教学说明文时,如一厢情愿地介绍着麋鹿的特点、海洋的科学特点……学生只有枯坐冷板凳,像只灌贮知识的容器,任凭老师摆弄,就会出现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迷迷糊糊的场面。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下面以《麇鹿》一课谈谈对比赏读让学生了解文体的语言特点:
  《麋鹿》原文片段:“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喜欢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区和河湖岸边。”教师补充片段:“鹅洲的这批留洋麋鹿的后裔,已经具有了高贵的血统。它们有时像绅士一样踱着四平八稳的方步;有时又像思想者似的驻足沉思,那一动不动的专注,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有时却像精力过于旺盛的小伙子,玩命地在绿色草地上奔驰,那跃动的姿势矫健有力野性十足,跑累了在天鹅湖里洗个澡,再惬意不过了。”
  通过这一比较,将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一下子印入了学生的头脑,课的主线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也就凸显出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告诉学生因为内容不同所以语言表达也不同,其实说明文的语言也是有特点的。请生自由赏读,找出它的语言特点。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体会说明文常用的列数据、举例、比较等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引用古诗词丰富底蕴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众人传诵,其深刻的内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学习《学与问》一课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让学生自由读文章谈谈你对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这首诗的理解。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明白了: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何故呢?是因为山比平地海拔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从而明白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让学生走进古典诗词,把诵读、感受古诗词作为说明文教学活动之一,使说明文教学沐浴在诗意的光辉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认为说明文教学无所作为,或者把说明文教学课上成科普知识课,这是十分要不得的。总而言之,说明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意细节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说明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真正做到“满堂‘语文’关不住,枝枝红杏竞相开。”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学游记类教材,引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用脑、用心、用嘴、用笔,通过想象美景、明晰游踪、欣赏美景、学写美景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作者描绘的景、抒发的情。  关键词 想象 游踪 美感 描写    在教学游记类教材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想象、朗读、欣赏、写作等多种途径感受作者描绘的景、抒发的情。    一、想象美景,鼓励创造——用脑“看”风景    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
期刊
摘要 以小学绘本《逃家小兔》教学为例,探讨将绘本教学策略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的阅读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绘本阅读课堂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武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走近孩子。绘本课程将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一个亮点,j能够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儿童阅读 绘本 意义 策略 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小学生的阅读还没有充分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重组”课文板块,点燃学生智慧。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猜想,寻找各种将猜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猜想 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猜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猜想是创新的起点
期刊
摘要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和想象是习作双翼,个性是习作的灵魂。在个性化习作教学中,要做到选题个性化、体验个性化、表达个性化。突破陈旧思维定势,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发展学生个性,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插上自己的翅膀。  关键词 个性化 选题 体验 表达 生活 观察 想象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和想象是习作双翼,个性是习作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
期刊
摘要 英文歌曲有效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英文歌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其成为英语日常教材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英文歌曲 英语教学 积极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支鲜艳的花朵在课堂上绽放,吸引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熏陶着孩子们美丽的心灵。许多英语歌曲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朗朗
期刊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文题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导入,挖掘文章“空白”,练习写话,将文本与生活实际连接。课堂教学必然因为有了学生激烈的思辨、激情的碰撞、智慧的展示而高效。  关键词 情趣 高效 导入 拓展 难点    当下的教坛可谓百花争艳,不同的教学流派都极力宣传着自己的教育理论,演绎着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然而,不管我们的思想理念如何,归根结底要看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学生学得是否主动
期刊
曾经看过一篇案例,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及已有的生活知识,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辨别“拨”与“拔”,增强了识记效果。案例中提到:因为“拨”比“拔”多了短竖,所以“拨”是哥哥。哥哥有力气,对于大萝卜,哥哥轻轻一拨就行了,而弟弟太小,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来“拔”萝卜。  这样有趣的识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过之后我便立即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效果真的特别显著。学生不但扎实地记住
期刊
摘要 体态语可以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充分地表达自己。教师要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手势语、姿势语、神态语,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使学生更乐于学习,达到增强记忆、提高效率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手势语 姿势语 神态语    体态语可以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充分地表达自己,使学生更乐于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能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轻松的氛围;能对学生语言思维的培
期刊
摘要 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依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建构认知表象、创设趣味情境、开展趣味游戏三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让教学充满直观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乐趣 直观 情感 游戏 思维    从心理角度思考,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有研究表明他们记忆的效果与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受情绪波动的影响比较明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