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共生创高效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文题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导入,挖掘文章“空白”,练习写话,将文本与生活实际连接。课堂教学必然因为有了学生激烈的思辨、激情的碰撞、智慧的展示而高效。
  关键词 情趣 高效 导入 拓展 难点
  
  当下的教坛可谓百花争艳,不同的教学流派都极力宣传着自己的教育理论,演绎着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然而,不管我们的思想理念如何,归根结底要看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开心。
  
  一、于文题处卖关子,导入因情趣而高效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文题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我常用的导人手法。
  《狼和小羊》一课语言生动,主题深刻。在教学中我从文题入手,故意出错,让学生从纠正错误开始进入学习课文。
  师板书课题:狼和羊。(故意少写“小”字。)
  师:“我们今天学习1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七嘴八舌):“老师你课题写错了。”
  师(故作惊讶):“写错了吗?那课题是?”
  生:“狼和小羊。”
  师:“不就是少个‘小’吗?无所谓。同学们,羊和小羊能不能一样?”
  生:“不一样,羊包括老羊、小羊、公羊、母羊等各种羊,小羊说明羊小。”
  师:“羊和小羊是不同的,看来,这个小字很重要,不能丢。同学们见过小羊吗?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生1:“我觉得小羊很可爱。”
  生2:“小羊很天真,善良。”
  生3:“温和,弱小,一抓就抓住了。”
  师:“那么你了解狼吗?他们又给你什么印象?”
  生1:“狼很凶猛!厉害。”
  生2:“狼会吃人,很可怕。狼是个坏家伙。”
  师:(故作恐惧状):“天啦,当可爱、善良的小羊遇到一只凶猛专干坏事的大灰狼时,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狼和小羊》。”
  “课伊始,趣亦生”。一个错误,原本不是一件好事,但在此由老师设“计”出的错误,却显得可爱而美丽。首先由于学生发现老师板书文题的错误后,加深他们对文题的印象;接着引入正题,讨论自己印象中的狼和小羊,通过对比让文本充满悬念,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开端让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
  
  二、于空白处做文章,拓展因有情趣而高效
  
  说、写是语文训练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了突破中年级的习作“瓶颈”,注重语文教学的连续性,本人一直坚持从低年级依托文本,挖掘文章“空白”,让学生从说到写,练习写话。
  《会走路的树》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小树会带着小鸟去哪里?他们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让学生说,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体会小树和小鸟的深厚感情,体会他们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这棵树天天陪小鸟’感受到了小树的热情,对小鸟的关心。”
  生2:“从这句话我感受到了小树和小鸟感情很深。”
  师:“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形影不离’,这对形影不离的朋友会到树林的哪些地方玩呢?能看哪些有趣的东西呢?如果你是小鸟,看到这些有趣的东西之后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生:“小树带着小鸟来到小溪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水里有一群群小蝌蚪在快乐地游来游去,小鸟很开心!”
  生:“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美丽的蝴蝶谷,看到这里的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小鸟情不自禁地喊:‘这儿真美呀,我还要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由于之前说得畅意,后来续写的难关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三、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连接点,难点因有情趣而浅易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印象最深刻,如果将学生的亲身经历的事情和学习结合起来,也是有益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亲历与文本结合,学生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因此当学习与经验有关的课文时,就会主动地把课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课堂上就会有话可说,课堂也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而变得精彩。
  教学《春雨》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体会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所描绘的意境,我就有意让学生观察春雨,对春雨有个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在上这节课之前的几个星期中,一直留心着天气的变化。直到有一天下雨了,我立刻带学生到户外走一走,让学生观察春雨落在自己身上的感觉,听听春雨的声音,并且试着用语言把自己对春雨的感受描述出来。等到再学本诗时,他们立刻从记忆中将春雨找出,课堂成了他们争相表达的乐园,了解文本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因此,让学生平时关注生活,留心观察,非常重要。课堂是学生的。只有当他们对生活了解感知得多了,他们才能有话可说。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有条不紊的引导下,实现师生平等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课堂中师情伴随浓郁的生趣齐飞。此刻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他有深刻的思想、清晰的思路、澎湃的激情;学生是富有智慧的,课堂的教学必然因为有了学生激烈的思辨、激情的碰撞、智慧的展示而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应该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学习评价等每一个细节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鼓励更多的创新发现,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过程的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 作业练习 学习评价    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呢?那是语文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教育教学时间里,对学生智慧、生命、人格的高度尊重。而这样的人文关怀,无疑应该渗
期刊
摘要 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为;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发挥育人的作用。只要抓住文章的关键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探究、积累、运用等语文活动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就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工具性 人文性 统一 内心 真情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 许多教师对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产生很多困惑,这是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本质、自身特点、中年段学生的个性差异所决定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找到准确定位:学情定位、教材定位、理念定位。  关键词 中年段 反思 定位 学情 教材 理念    打开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冰心老人的一段话再次映入眼帘;“‘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
期刊
摘要 美术教育已被公认是创造力培养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教学中,要从美术学科从学生的创作过程出发,不能一味地看重学生的作业成果。要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并且让他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学会创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造氛围 正确引导    美术教育已被公认是创造力培养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说起创造,对于画家来说是一种艺术的升华,而对于孩子来说是智慧萌芽的天然流
期刊
摘要 教学游记类教材,引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用脑、用心、用嘴、用笔,通过想象美景、明晰游踪、欣赏美景、学写美景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作者描绘的景、抒发的情。  关键词 想象 游踪 美感 描写    在教学游记类教材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想象、朗读、欣赏、写作等多种途径感受作者描绘的景、抒发的情。    一、想象美景,鼓励创造——用脑“看”风景    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
期刊
摘要 以小学绘本《逃家小兔》教学为例,探讨将绘本教学策略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的阅读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绘本阅读课堂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武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走近孩子。绘本课程将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一个亮点,j能够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儿童阅读 绘本 意义 策略 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小学生的阅读还没有充分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重组”课文板块,点燃学生智慧。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猜想,寻找各种将猜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猜想 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猜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猜想是创新的起点
期刊
摘要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和想象是习作双翼,个性是习作的灵魂。在个性化习作教学中,要做到选题个性化、体验个性化、表达个性化。突破陈旧思维定势,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发展学生个性,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插上自己的翅膀。  关键词 个性化 选题 体验 表达 生活 观察 想象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和想象是习作双翼,个性是习作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
期刊
摘要 英文歌曲有效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英文歌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其成为英语日常教材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英文歌曲 英语教学 积极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就像一支鲜艳的花朵在课堂上绽放,吸引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熏陶着孩子们美丽的心灵。许多英语歌曲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朗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