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指导教师的“导”之探讨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对机械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指导教师究竟该怎么做和做什么?实践表明,在怎么做方面,应该在“心”字上做文章;在做什么方面,应该在“导”字上下功夫!指导教师必须做到:用心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心教导学生的创新精神、精心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悉心领导学生创新作品的设计、细心辅导学生创新作品的制作、耐心疏导学生创新活动中所遇的阻力。
  【关键词】创新;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指导教师的导
  
  In mechanical innovation in the design contest, the instructor of “guiding” the explore
  Zhou Yayan Cheng Youbin
  【Abstract】“Students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innovation contest” o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layed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guiding the process, the instructor is doing and how do ?Practice shows that in how to do, should be in the “heart” make a fuss about words; for the question of what to do, it should be “guided” the word work hard! The instructor must be: Intention of induc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Dedicated to teach students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Carefully guide the design of student creative works, Careful guidance of the students creative works produced, Patience divert students in the innovative activities of the resistance encountered.
  【Key words】innovation; machinery innovative design contest; instructor’s guide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对机械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为“绿色与环境”。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湖南赛区的比赛,所获得的成绩名列参赛高职院校的前茅。笔者感受最深的是指导教师的“导”大有学问!本文拟就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指导教师“如何导”和“导什么”作初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用心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它是驱使个体进行创新的心理动机,是创新者具有的基本意识。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并调动和激发起自身的潜能,提出创新目标和构想,产生将其付诸行动的精神动力。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这样的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有助于强化创新者的创新意识。指导教师的导,要在“诱”字上用心,例如结合大赛的主题,诱导学生观察、了解父母平时做家务活时所遇的困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尽心教导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不但需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有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强烈进取的思维。创新能力是学生就业、求职、创业乃至其一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通用能力。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进取精神、探索精神、首创精神、顽强精神、献身精神和科学精神(即求实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著名学者道格拉斯•洛顿曾预言说:“孕育着创造发明能力的中小学毕业生,远远比被扼杀了创造发明能力的哈佛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突出的创新精神、卓越的实践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因而需要多方面、多途径地加以培养,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担负起培育的重任。
  指导教师的导,就应在“教”字上尽心,要教学生明白创新不是发明家的专利。创新改变命运、创新改变世界。虽然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先天的成份,但主要是后天养成的,而且完全可以通过知识、创新方法、技巧、策略等的传授,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得以培养和训练。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天才,但是我们能用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来武装学生,让他们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手,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
  
  3. 精心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常言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出路”。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的养成。
  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教师的导,就该在“引”字上精心。开阔的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所必需的素质,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不高,学生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故此,指导学生创新设计的教师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与提炼,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 悉心领导学生创新作品的设计
  
  李国杰院士《创新的前提和关键点》报告的结束语是:“自信自立的信心是创新的前提,前瞻务实的选题是创新的关键,惠及大众的需求是创新的源泉,乐在其中的追求的创新的乐趣。”这段话对笔者的启发很大,对于学生创新作品的设计,指导教师需在“领”字上悉心,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我们在指导学生机械创新作品设计时,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4.1 确定方向:针对大赛的主题,考虑到资金问题,再综合人力与物力以及精力等诸多因素,我们将作品定位在厨房机械项目上面,并在小巧方面想办法、在结构方面动脑筋、在价廉方面做文章、在实用方面下功夫。其实创新不只在于它含有多大的科技含量,还在于它给社会创造多大的价值。
  4.2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方面能力的合成构成了创新能力。提出问题又包括发现问题和创造问题,首要的是发现问题的,因为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开端。在创新活动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创新成果=创新欲望+创新思维+创新技法,而发现问题能有效地产生创新欲望(即构成创新的涌动力)。我们要求学生进入厨房和食堂,让他们先了解父母以及厨师在厨房劳作时遇到的难办的事、烦心的事,即发现问题,并亲自感受之,再设法提出让它们变成容易的事、开心的事的办法。
  4.3 市场调查: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市场调查很有必要。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市场已有的产品进行揣摩比较,找出各自优缺点,使创新设计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创新设计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发生。
  4.4 确定参赛作品:经过前面几个步骤后,再设计初案,经过边做边改,不断修改,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参赛的机械创新设计作品。
  
  5. 细心辅导学生创新作品的制作
  
  5.1 创新作品的制作:任何创新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形成创新成果。在没有任何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要完成五件作品,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指导教师“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对于学生创新作品的制作,指导教师须注重一个“辅”字,细心指点即可,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创新作品制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磨练从而迅速成长起来。
  5.2 相应宣传资料的制作:创新作品的制作的最后一环是相应宣传资料的制作,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以指导教师为主,这也是对指导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注重创新设计作品的宣传效果,是本次大赛获得理想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6. 耐心疏导学生创新活动中所遇的阻力
  
  创新成果是知识、智慧、勤奋和灵感的结合。创新的概念并不神秘,创新的成果却来之不易。勤奋的工作,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灵感的结合,是实现创新的途径。
  创新存在风险,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因此,要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和谐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一项长期积累而短期成功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创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指导教师需要足够的耐心,应该在“疏”字上做文章,靠耐心去疏导学生所遇的各种阻力。特别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6.1 鼓励参与创新的信心:大赛之初,必需树立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要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创新能力。
  6.2 激励坚持创新的恒心:创新设计之中,必须建立学生坚持创新的恒心。要激励他们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实践,才能使创新不断在高水平上与知识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6.3 勉励不断创新的决心:大赛之后,更需要勉励学生不断创新的决心。无论大赛成绩如何,都应该给予学生一定形式的奖励。要凸显“重在参与”和“注重过程的把握”的精神。
  
  7. 结束语
  
   作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指导教师,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尝试了;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平台,为所在学院博得第一份创新设计的荣誉我们做到了;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东风,推动学院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明确了。对于参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导” 的作用毋容置疑,但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作为教师如何坚持不懈地做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创新思维的引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探究!创新设计大赛虽然暂告一段落,但创新的行动将永远持续。
  
  参考文献
  [1] 李喜桥.创新思维与工程训练[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5
  [2]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罗绍新.机械创新设计(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 宋宪一.现代技术创新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 郭传杰、方新、何岩.创新改变世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张美麟.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09-06-11
其他文献
BW Technologies的GasAlertMicro多气体探测器为行业制定了性能、价值和使用方便的新标准。GasAlertMicro极其小巧并且坚固耐用,它以业界非常实惠的价格提供了具有先进功能的
采用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温度298~31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等量吸附焓
摘要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设计好数学课外作业是很重要的环节。数学课外作业具有充分利用课外宽松时间、广阔空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中,享受“快乐数学”,感知“生活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 减负增效 课外作业 合理设计    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已成了现代小学生形影不离的朋友。而知识经济,竞争的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又在渴望着新一代的接班人。如何解决这
作为一个坐拥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却无法实现血液制品真正的自给自足。60%以上的白蛋白类产品依赖进口,人凝血因子类药物更是常年供不应求……2007年、2011年和2013年,
《世界临床药物》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入选期刊;
近日,一好友来电说“电脑中毒,无任何反应了”,叫我急去为其救活爱机。待我匆匆赶到,开机一看,果然严重,显示器无显示,也无报警声,怎么了,难道是病毒把主板给搞死了。忙开机
2013年2月22日,Science发表题为《利用地球作为极化电子源搜索远距离自旋相互作用》(Using the Earth as a Polarized Electron Source to Search for Long-Range Spin-Spin
内容简介海港城“心时光客栈”的营销方式是,情侣在这里住店,共同写一封信给对方,两年后凭卡可以取出对方写给自己的信还可获赠免费客房。马丁带着母亲20年前留下的卡到客栈
期刊
在普通中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中表明:在被调查的普通中学里,绝大多数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授课.由于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对老师的依赖性减少,
曾几何时,拥有私家车还是中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不知不觉中,私家车已经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人的家庭。时至今日,第一批拥有私家车的人已经在考虑换第二辆车,或者一些人已经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