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的社会,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教育必须在首位。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中国乡村才有希望,农民走向富裕才有保障。农民致富,教育先行!
比较乡村与城市的教育环境,乡村中学学生普遍家庭负担较重,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学习只单方面表现在关心成绩、名次,对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疏导,让这些90后的孩子、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孤傲、自私的性格。
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学生;一些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家里高龄老人照管的学生;甚至于还有一部分独立门户,无人照管的学生。在这种监管不力或缺乏监管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更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产生偏激的举动。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似乎考上再好的大学不一定就能找得到一份工作,这些都给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中学生以不好的诱导,甚至有的家长也为之迷惑,不知道孩子的出路在哪里,对学校的工作也就自然不那么上心,再加上学生家庭分布十里八乡,比较分散,开一次家长会比较困难,这都无形中增加了班级工作管理的难度。
种种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当好乡村中学班主任,我认为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师的形象描绘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类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形象往往是高大、神圣而又不易靠近,离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更是权威的化身。然而,作为今天的班主任,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眼界更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学校、教师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源和影响源。作为新生代的青少年,他们不再是顺从于教师、家长的权威,变得独立有主见。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今天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人,其次是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人,科学、艺术化管理,教育好学生。在新时期、新理念的背景下作一名善管理、巧沟通的智慧型的班主任。
二、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价值
培养国家栋梁之才,是它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乡村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乡村走出了无数杰出人才,当好乡村班主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打好基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如果都能成才,价值是不可限量的。我坚定的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教好农民的孩子,当好乡村班主任,提升孩子的生命价值,通过孩子,提高家长的生命价值,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中,提倡新文化,创造新生活,价值也是不可限量的。探索教育规律,做好乡村班主任工作,从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农村教育事业,探索一些规律,是积极有意义的事件。创造出好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价值也是不可限量的。 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相对于党政领导的权利,企业家的金钱,教授博导的学问,实在是一个平凡的角色,作威作福作秀,是落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人生价值应当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获得,班主任正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好岗位。一个好班主任就是教育家,一个好班主任一定拥有幸福的人生。
三、乡村班主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仅有爱不够,还要会爱。中国的班主任,最爱孩子,往往也是最不会爱孩子,错误的爱,就变成了害,当好乡村班主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
(一)、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对等的,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是对儿童人格的极大尊重,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蹲下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立刻感受到被尊重,那种只说不听,而且规定孩子必须坐好听,不听还要罚站的做法就违背了尊重的原则。孩子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许多灵性的东西,我们认为虚心向孩子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承认,以尊重,而且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良好方法,这个时代正是强调成年人要向孩子学习的时代,成年人要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二)、班主任应高度相信学生潜能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前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残疾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要求自己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儿童的生命是值得崇拜的,因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的潜力那么大,精神那么旺盛,心底那么纯真,未来是那么美好,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既然要教育学生,就要把他们当成天下最好的学生,为他们感到自豪,怀疑、失望、生气只会使教育者失去相信的力量,失去教育的力量。
(三)、班主任应理解学生个性
人的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没有两个生命可以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理解。绝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如何理解孩子丰富而复杂的个性呢?我们强调要学会陪伴、学会感激。教师要多多陪伴学生,多与孩子开心的谈话,我们体会到,要让孩子对你说心里话,你得把你心里的话先说出来,说给孩子听,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用心陪伴,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张纸条而已,陪伴关键是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时间,并且使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愉快,不能抱怨你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华,一个人一生有两次成长的黄金时光,一是自己的童年,二是陪伴孩子的童年。我们觉得陪伴儿童一起成长,是儿童为我们创造的成长良机。带着这一份感激的心去面对儿童,往往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沟通。
(四)、班主任应热情激励学生优点
当教师与孩子心灵相同的时候,就能看清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地激励,激励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本性的需求,有一句话叫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是传统的观念,我们的观点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激励学生我们强调,学会发觉、学会分享,有人说孩子没有优点,其实只要学会发觉,就一定会发现孩子潜在的优点,或者给孩子制造一个表现优点的机会,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明显的优点,有的时候不一定去激励他,我们常常倒是要期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寻找、发觉优点,闪光点,加以热情地激励。现在一谈到激励就是表扬,就是竖大拇指,考得好肯德基,考得不好皮带炒肉丝。其实最好的激励是学会分享,激励的诀窍不是要讲你怎么,而是要说我怎么,要让孩子看到,因为他的进步,因为他的表现好,教师很快乐,这样孩子就会受到最大的激励。
(五)、班主任应恰当提醒学生缺点
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激励学生绝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赏识可以使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但是我们不把批评这个词作为原则加以强化,因为批评太让人心惊胆战了,孩子被批评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用提醒这个词,提醒是中国文化里面很有韵味的一个词,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做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友情提醒我们要强调,学会批评,学会分担,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这样可以这样来表达我们的批评,比如说,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说太好了,还可以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去表达你的批评,往往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批评的时候讲究一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其实孩子不怕训斥,惩罚,怕的是感动幽默,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分低了,考低分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们分担痛苦,不能在伤口上洒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
(六)、班主任应学会包容
习惯上人们看待孩子,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批评,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这是太绝对化了,其实孩子们的表现大多数是中间状态,这个中间状态需要教师关注的优点、缺点大概不会超过10%,要接纳、再接纳,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的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者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轻易批评,更多的是包容,看到就完了,看到就行了,不要再干预了,不要再用表扬、惩罚、批评干预他,更多的时候让孩子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要学会反思、学会等待。对待孩子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不要问你怎么了,而要问我怎么了,是不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差错,或者孩子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与时俱进的,而教师落后了,教师的观念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我觉得要引起孩子重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教师最大的错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孩子有很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孩子小时候说话含混不清,长大以后,个个都能说出清晰的口语,不用着急,孩子小时候走路歪歪倒倒,也不要着急,将来会有矫健的身影,要学会等待。
四、班主任应重视自身素质
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自身成长,要拼命地成长,对于社会经济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对于班主任个体生命而言,成长是硬道理,我们学校里面老师都熟悉这样一句话,只有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我觉得乡村班主任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我们要确保我们自己在乡村学校里面,不封闭、不僵化、不落伍,在乡村工作,如果因为学校偏僻,信息闭塞,封闭了,落伍了,不成长了,说老实话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们,真的落后了,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无论你曾经吃了多少苦,都还是要被淘汰的。所以要高度重视自身成长,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做一个成功的乡村中学班主任!
愿我们每一个班主任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真正感受到求学时最大的幸福。
比较乡村与城市的教育环境,乡村中学学生普遍家庭负担较重,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学习只单方面表现在关心成绩、名次,对于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疏导,让这些90后的孩子、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孤傲、自私的性格。
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学生;一些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家里高龄老人照管的学生;甚至于还有一部分独立门户,无人照管的学生。在这种监管不力或缺乏监管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更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产生偏激的举动。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似乎考上再好的大学不一定就能找得到一份工作,这些都给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中学生以不好的诱导,甚至有的家长也为之迷惑,不知道孩子的出路在哪里,对学校的工作也就自然不那么上心,再加上学生家庭分布十里八乡,比较分散,开一次家长会比较困难,这都无形中增加了班级工作管理的难度。
种种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当好乡村中学班主任,我认为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师的形象描绘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类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形象往往是高大、神圣而又不易靠近,离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更是权威的化身。然而,作为今天的班主任,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眼界更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学校、教师不再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源和影响源。作为新生代的青少年,他们不再是顺从于教师、家长的权威,变得独立有主见。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今天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人,其次是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人,科学、艺术化管理,教育好学生。在新时期、新理念的背景下作一名善管理、巧沟通的智慧型的班主任。
二、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价值
培养国家栋梁之才,是它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乡村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乡村走出了无数杰出人才,当好乡村班主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打好基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如果都能成才,价值是不可限量的。我坚定的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教好农民的孩子,当好乡村班主任,提升孩子的生命价值,通过孩子,提高家长的生命价值,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中,提倡新文化,创造新生活,价值也是不可限量的。探索教育规律,做好乡村班主任工作,从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农村教育事业,探索一些规律,是积极有意义的事件。创造出好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价值也是不可限量的。 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相对于党政领导的权利,企业家的金钱,教授博导的学问,实在是一个平凡的角色,作威作福作秀,是落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人生价值应当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获得,班主任正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好岗位。一个好班主任就是教育家,一个好班主任一定拥有幸福的人生。
三、乡村班主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仅有爱不够,还要会爱。中国的班主任,最爱孩子,往往也是最不会爱孩子,错误的爱,就变成了害,当好乡村班主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
(一)、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对等的,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是对儿童人格的极大尊重,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蹲下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立刻感受到被尊重,那种只说不听,而且规定孩子必须坐好听,不听还要罚站的做法就违背了尊重的原则。孩子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许多灵性的东西,我们认为虚心向孩子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承认,以尊重,而且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良好方法,这个时代正是强调成年人要向孩子学习的时代,成年人要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二)、班主任应高度相信学生潜能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前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残疾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要求自己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儿童的生命是值得崇拜的,因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的潜力那么大,精神那么旺盛,心底那么纯真,未来是那么美好,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既然要教育学生,就要把他们当成天下最好的学生,为他们感到自豪,怀疑、失望、生气只会使教育者失去相信的力量,失去教育的力量。
(三)、班主任应理解学生个性
人的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没有两个生命可以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理解。绝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如何理解孩子丰富而复杂的个性呢?我们强调要学会陪伴、学会感激。教师要多多陪伴学生,多与孩子开心的谈话,我们体会到,要让孩子对你说心里话,你得把你心里的话先说出来,说给孩子听,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用心陪伴,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张纸条而已,陪伴关键是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时间,并且使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愉快,不能抱怨你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华,一个人一生有两次成长的黄金时光,一是自己的童年,二是陪伴孩子的童年。我们觉得陪伴儿童一起成长,是儿童为我们创造的成长良机。带着这一份感激的心去面对儿童,往往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沟通。
(四)、班主任应热情激励学生优点
当教师与孩子心灵相同的时候,就能看清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地激励,激励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本性的需求,有一句话叫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是传统的观念,我们的观点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激励学生我们强调,学会发觉、学会分享,有人说孩子没有优点,其实只要学会发觉,就一定会发现孩子潜在的优点,或者给孩子制造一个表现优点的机会,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明显的优点,有的时候不一定去激励他,我们常常倒是要期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寻找、发觉优点,闪光点,加以热情地激励。现在一谈到激励就是表扬,就是竖大拇指,考得好肯德基,考得不好皮带炒肉丝。其实最好的激励是学会分享,激励的诀窍不是要讲你怎么,而是要说我怎么,要让孩子看到,因为他的进步,因为他的表现好,教师很快乐,这样孩子就会受到最大的激励。
(五)、班主任应恰当提醒学生缺点
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激励学生绝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赏识可以使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但是我们不把批评这个词作为原则加以强化,因为批评太让人心惊胆战了,孩子被批评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用提醒这个词,提醒是中国文化里面很有韵味的一个词,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做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友情提醒我们要强调,学会批评,学会分担,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这样可以这样来表达我们的批评,比如说,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说太好了,还可以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去表达你的批评,往往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批评的时候讲究一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其实孩子不怕训斥,惩罚,怕的是感动幽默,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分低了,考低分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们分担痛苦,不能在伤口上洒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
(六)、班主任应学会包容
习惯上人们看待孩子,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批评,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这是太绝对化了,其实孩子们的表现大多数是中间状态,这个中间状态需要教师关注的优点、缺点大概不会超过10%,要接纳、再接纳,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的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者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轻易批评,更多的是包容,看到就完了,看到就行了,不要再干预了,不要再用表扬、惩罚、批评干预他,更多的时候让孩子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要学会反思、学会等待。对待孩子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不要问你怎么了,而要问我怎么了,是不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差错,或者孩子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与时俱进的,而教师落后了,教师的观念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我觉得要引起孩子重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教师最大的错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孩子有很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孩子小时候说话含混不清,长大以后,个个都能说出清晰的口语,不用着急,孩子小时候走路歪歪倒倒,也不要着急,将来会有矫健的身影,要学会等待。
四、班主任应重视自身素质
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自身成长,要拼命地成长,对于社会经济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对于班主任个体生命而言,成长是硬道理,我们学校里面老师都熟悉这样一句话,只有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我觉得乡村班主任可以不进城,可以不提拔、也可以不发财,但是不可以不自信,不可以不快乐,不可以不成长。我们要确保我们自己在乡村学校里面,不封闭、不僵化、不落伍,在乡村工作,如果因为学校偏僻,信息闭塞,封闭了,落伍了,不成长了,说老实话没有人能帮得了我们,真的落后了,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无论你曾经吃了多少苦,都还是要被淘汰的。所以要高度重视自身成长,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做一个成功的乡村中学班主任!
愿我们每一个班主任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真正感受到求学时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