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对列宁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时,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民主思想。精辟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保障是民主的法制化,旗帜鲜明地宣示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对资本主义民主成果既要借鉴更要超越。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列宁邓小平继承创新
  邓小平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民主思想,既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又在实践中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主所体现的价值迥然不同。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一个逐步认知的过程。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强调:“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①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果不发展民主,就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列宁所理解的民主,更侧重于民主的手段价值。民主确实具有工具的功能,比如有利于遏制权力的过度集中等。
  邓小平在继承列宁关于民主的手段价值的同时,强调民主是一种政治价值、政治追求,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改革开发之初,邓小平及时提出恢复和巩固民主传统的问题。在深刻总结国际共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认识到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②这一论断科学地揭示了发展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阐明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然是民主的高度发达。这样,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时,不仅强调民主的手段价值,而且强调民主的目的价值,实现了民主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发展民主,并没有直接可资借鉴的经验。列宁曾设想:“公民都有普遍、平等和直接的选举权。一切选举都采取无记名投票;每个选民都有权被选入各级代表会议。”③以便使人民完全地享有各项民主权利。然而,在小农和文盲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无法达到人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的地步。于是,列宁将目光转向党内,提出“通过无产阶级先进阶层来为劳动者实行管理而不是通过劳动群众来实行管理的机关”。④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党内民主思想,如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既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也注重保护少数党员的民主权利;强调党内重要职务由不同领导人分别担任以防止个人专断;强调要保证各级监察委员会的独立性、有效性等以加强党内权力的监督与制衡等。遗憾的是,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在斯大林时期没能得到贯彻。
  邓小平在深刻反思我国民主实践教训的基础上,指出:“现在我们已经坚决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并且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⑤针对“文革”时期党内生活不正常现象,邓小平吸取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并且付诸实践。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实行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建立了党代会年会制和常任制、轮换制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建设不仅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对人民民主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邓小平敏锐地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⑥可见,邓小平强调的党内民主不仅是执政党建设的需要,而是以实现人民民主为最终目的,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指明了道路。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仅涉及政治上层领域的改革,还涉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培养。对于如何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通过权力下放的方式来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同时广泛地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⑦
  正是在邓小平民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基本形成了包括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不仅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甚至还出现了以基层群众自治促使党内民主和党政管理民主的现象。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制度化和法律化
  
  列宁十分重视法制在无产阶级专政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以法律(宪法)保证全体公民直接参加国家的管理,保证全体公民享有自由集会、自由讨论自己的事情和通过各种团体和报纸影响国家事务的权利。”⑧另一方面,列宁又提出了用革命法制来制裁专政机关权力的滥用,“我们的政权愈趋稳固,民事流转愈发展,就愈需要提出加强革命法制这个坚定不移的口号⑨”,这样,列宁以无产阶级专政为中介,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民主与法制不可分的思想。
  邓小平继承了列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结合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他提出,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制定新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从党章到《宪法》都对彻底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作了明确规定,这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可以说,邓小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论述,使民主与法制相互包容,民主建设赋予了法制建设新的内涵,指明了法制建设的方向;法制建设又规范了民主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保障。
  
  对资本主义民主成果既要借鉴更要超越
  
  虽然列宁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进步意义,但他没来得及借鉴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在继承列宁民主思想的同时,也强调借鉴资本主义民主的积极成果并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构成人类政治文明的那一部分宝贵遗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主张在领导干部选拔和任用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邓小平民主思想发展的实践启示
  
  邓小平对列宁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给我们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固然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有用的民主程序和机制,但决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我们要积极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⑩解放思想也是民主建设的一大法宝,邓小平对列宁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创新,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模糊认识甚至质疑,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与思想不够解放有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我们的思想观念仍需进一步从封建等级、特权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对姓“资”姓“社”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天花乱坠的西方学者所描绘的民主理论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最终目的。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更是关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核心问题。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就是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所创造的民主制度和形式,通过法律确定下来,并在民主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8页。
  ②⑤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168、178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5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0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⑧《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0页。
  ⑨《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3页。
  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其他文献
区域行政法律冲突是指在我国大陆地区内享有地方法制定权的两个以上互不包容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行政法律冲突,区域行政法律冲突存在是阻碍各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障碍之一。
【摘要】进入后三峡时期以来,库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建设时期更为艰巨和复杂,其中库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库区农民的安稳致富,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方位构建,或者从满足库区农民本身的文化生活需求出发,农村文化建设都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后三峡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安稳致富农村文化需求  加强库区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首要任务的要求    2011年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命的关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对人性完善的要求等方面.而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实施阶段性的渐进教育,即实行自我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家宝,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都不能丢。思想政治工作不存在“彻底解决”和“根本完成”,因为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特征是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新起点、新举措,才能取得新成果、新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发展 国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
【摘要】民族地区企业危机沟通管理首先要重视并了解沟通和危机管理,在具体危机沟通中,需要识别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区分不同的沟通对象,在具体沟通策略中,除了通常的沟通技巧外,还要特别重视跨文化沟通。  【关键词】民族地区企业危机沟通管理    近年来,民族地区企业危机爆发频繁,很多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打击(如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伊利、蒙牛),有些还成为了地方群体事件的导火索(如孟连事件),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下,“中西方农民市民化之路”根本不同.“西方农民市民化”生成完全丧失自己的对象性的市民,产生仅作为“活劳动能力”存在的工人;而“中国农民市民化之
【摘要】文章在对中国当前民间金融中高利贷的现状、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金融改革型的治理对策。认为高利贷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在于严厉打压,而在于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扭曲,疏导民间金融改革的措施,包括民间借贷的合法化、民间借贷利率的信息公开化、信征系统建设、经济主体信用级别化和准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规范化发展等。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 生产者责任延伸 法律制度  引言  随
【摘要】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需要。加强和改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高校党委要紧紧围绕法律、规章规定的职责,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依法治校为载体,引领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高校 党委领导 切入点 着力点    2010年9月,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教育事
【摘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活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理论学习生活、校园文化生活、网络休闲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于大学生点滴的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将之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社会服务实践体系 红色网站 实效性       
【摘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联系、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一致性等层面深入剖析发展民营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并提出关于现阶段发展民营经济的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道路  历经六十多年,中国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