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读范文,明确真情实感的的载体因素;
2、写片段,演习细节传情的方式与方法。
一.明:向山进发
桃花笑红了春风,桂香染醉了秋雨;荷叶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梅花更新了一代名士的情怀。
而人间真情或人生感悟又需要由什么来承载或托举呢?
让我们尝试以《水果都削好了》为题,来写一篇抒发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明确:写作目标,向山进发。)
二.学:他山之石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水果都削好了》这个题好不好写?
(生:不好写,太空、太大。)
让我们先引他山之石,来学一学丁立梅老师《花都开好了》,看她是怎样在记叙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的。
(一)阅读《花都开好了》:
1、用——提取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参考:
时光便亮丽得像花一样。
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天不老,地不老,情不老,永永远远。
花,继续在开;爱,绵绵不绝。
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世界上有好人,有善心,有至纯,有至真。
2、用“至纯”的语言形式压缩上列各句表达的情感。
参考:至美——至亲——至爱——至纯——至真。
(二)再读课文,看文章是用什么来承载这些人间“至情”的?
1、学生自读、查阅。
2、交流。
参考:
A、承载物——细节
细节,就是人、事、物、景的细微末节。人物的一颦一笑、景物的一花一木,都是细节。情感起于细微。
B、细节(素材)
1、事物细节——物为心像
花:凤仙花——晚婆娘花——桃花——蔷薇——海棠——红梅花。
话:花都开好了。
家:家家有——厨房门口——把四方桌在院子里——回家——陈先生家——饭。
2、人物细节——人为心系
母亲、女孩、祖母、爸爸、陈先生。
3、行为细节——行为心表
笑:花笑、母亲笑、父亲笑。
等待:母亲等待女儿爱美心的成长;
祖母等待晚归的儿女归来;
爸爸等待丧母的女儿的健康成长;
陈先生等待远游的学子。
C、小结:是啊,“花都开好了,饭在等你。”原来,等待也是一种美丽。在等待中儿女成长,愿望达成,花继续开放……
文章对人间的至爱与至情,就是通过以上细节来承载的。
(三)而这些厚重的人间真情与琐碎的细节,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构思艺术)组合起来的呢?
1、苍鹰鸟瞰:梳理构思特点。
2、合作交流:一唱三叹。
参考:一唱三叹,首先可以隐藏作者本人的想法;其次,它带领读者反复体验心中所愿,符合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趋向。
三.习:拾级而上
(一)请以《水果都削好了》为题,尝试选取细节。
1、选取什么水果?
如:苹果、香蕉、杨桃、猕猴桃、火龙果等
2、选择什么行为?
如:唤醒
3、选择哪些人物对象?确定唤醒的内容。
如:家人唤醒病人的健康;
母亲唤醒顽童的童真;
妻子唤醒丈夫的责任;
儿女唤醒老人的希望;
老师唤醒学子的激情……
(二)请自选一组人物关系及一种水果作为细节,写一段以“唤醒”为话题的记叙文段,文尾用一句抒情句作结。
1、学生练笔(约8分钟)
2、大班交流、点评。
(三)同学们,香蕉唤醒了顽童;杨桃唤醒了丈夫……真情来自细节,实感依托细节。请用一唱三叹的方式,选取三个典型细节,反映相同的主题。
参考:
三个男人削水果。
爸爸通常用水果机,压榨柳橙子汁,唤醒我沉睡的记忆;
伯伯每每用花菜刀,制作水果拼盘,唤醒我灵动的思维;
爷爷时时用木柄刀,削制杨桃花星,唤醒我宁静的心性。
四.演:巅峰体验
同学们,桃花笑红了春风,桂香染醉了秋雨;荷叶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梅花更新了一代名士的情怀。
而人间真情或人生感悟可以借助于各种形象体作为载体来承载,往往,形象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思想的力量,细节的张力也远胜于理论的说教。
请以《 都 好了 》为题,写一篇中心明确,细节突出,真情实感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
附录选文——
花都开好了
丁立梅
记忆里,乡村多花,而夏季,简直就是花的季节,随便一抬眼,就能看到一串艳红,或一串粉白,趴在草丛中笑。
凤仙花是不消说的,家家有。那是女孩子的花。女孩子们用它来染红指甲。花都开好的时候,最是热闹,星星点点,像绿色的叶间,落满粉色的蝶,它们就要振翅飞了呀。猫在花丛中追着蝴蝶跑,母亲经过花丛旁,会不经意地笑一笑。时光便亮丽得像花一样。
最为奇怪的是这样一种花,只在傍晚太阳落山时开放。花长在厨房门口,一大蓬,特别茂密。傍晚时分,花开好了,浅粉的一朵朵,像小喇叭,欢欢喜喜的。祖母瞟一眼花说,该煮晚饭了,遂转身到厨房里。不一会儿,屋角上方,炊烟就会升起来。狗开始撒着欢往家跑,那后面,一定有荷锄的父母,披着淡淡夜色。我们早早把四方桌在院子里摆上了,地面上洒了井水(消暑热的),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这样的花开好了的时候,充满合家团聚的温馨。花名更是耐人咀嚼,祖母叫它晚婆娘花,是一个喜眉喜眼守着家的女子呀,等候着晚归的家人。天不老,地不老,情不老,永永远远。
……
亦看过一个有关花的感人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在三岁时失去了母亲,父亲不忍心让小小的她受到伤害,就骗她说,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等院子里的桃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日日跑去看桃树,整整守候了一个冬天。次年三月,满树的桃花开了。女孩很高兴,跑去告诉父亲:爸爸,桃花都开好了,妈妈就要回来了吧?父亲笑笑说:哦,等屋后的蔷薇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又充满希望地天天跑到屋后看蔷薇。等蔷薇花都开好了,做父亲的又告诉女儿,等窗台上的海棠花开好了,妈妈就回来了。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女孩在美丽的等待中长大,健康而活泼,身上没有一丝忧郁悲苦的影子。在女孩十八岁生日那天,女孩深情地拥抱了父亲,俯到父亲耳边说的一句话是:爸,感谢你这些年来的美丽谎言。
花,继续在开;爱,绵绵不绝。
画家黄永玉曾在一篇回忆录里,提到红梅花,那是他与一陈姓先生的一段忘年交。当年,黄永玉还是潦倒的穷孩子,到处教书,到处投稿,但每年除夕都会赶到陈先生家。那时,陈先生家的红梅花开得正好。有一年,黄永玉没能如期赶去,陈先生就给他写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花都开了,饭在等你,以为晚上那顿饭你一定赶来,可你没有赶回来。你看,花都开了。
你看,花都开好了。冰天雪地里,红艳艳的一大簇,直艳到人的心里。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世界上有好人,有善心,有至纯,有至真。
张五芳,教师,现居江苏金坛。
1、读范文,明确真情实感的的载体因素;
2、写片段,演习细节传情的方式与方法。
一.明:向山进发
桃花笑红了春风,桂香染醉了秋雨;荷叶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梅花更新了一代名士的情怀。
而人间真情或人生感悟又需要由什么来承载或托举呢?
让我们尝试以《水果都削好了》为题,来写一篇抒发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明确:写作目标,向山进发。)
二.学:他山之石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水果都削好了》这个题好不好写?
(生:不好写,太空、太大。)
让我们先引他山之石,来学一学丁立梅老师《花都开好了》,看她是怎样在记叙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的。
(一)阅读《花都开好了》:
1、用——提取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参考:
时光便亮丽得像花一样。
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天不老,地不老,情不老,永永远远。
花,继续在开;爱,绵绵不绝。
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世界上有好人,有善心,有至纯,有至真。
2、用“至纯”的语言形式压缩上列各句表达的情感。
参考:至美——至亲——至爱——至纯——至真。
(二)再读课文,看文章是用什么来承载这些人间“至情”的?
1、学生自读、查阅。
2、交流。
参考:
A、承载物——细节
细节,就是人、事、物、景的细微末节。人物的一颦一笑、景物的一花一木,都是细节。情感起于细微。
B、细节(素材)
1、事物细节——物为心像
花:凤仙花——晚婆娘花——桃花——蔷薇——海棠——红梅花。
话:花都开好了。
家:家家有——厨房门口——把四方桌在院子里——回家——陈先生家——饭。
2、人物细节——人为心系
母亲、女孩、祖母、爸爸、陈先生。
3、行为细节——行为心表
笑:花笑、母亲笑、父亲笑。
等待:母亲等待女儿爱美心的成长;
祖母等待晚归的儿女归来;
爸爸等待丧母的女儿的健康成长;
陈先生等待远游的学子。
C、小结:是啊,“花都开好了,饭在等你。”原来,等待也是一种美丽。在等待中儿女成长,愿望达成,花继续开放……
文章对人间的至爱与至情,就是通过以上细节来承载的。
(三)而这些厚重的人间真情与琐碎的细节,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构思艺术)组合起来的呢?
1、苍鹰鸟瞰:梳理构思特点。
2、合作交流:一唱三叹。
参考:一唱三叹,首先可以隐藏作者本人的想法;其次,它带领读者反复体验心中所愿,符合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趋向。
三.习:拾级而上
(一)请以《水果都削好了》为题,尝试选取细节。
1、选取什么水果?
如:苹果、香蕉、杨桃、猕猴桃、火龙果等
2、选择什么行为?
如:唤醒
3、选择哪些人物对象?确定唤醒的内容。
如:家人唤醒病人的健康;
母亲唤醒顽童的童真;
妻子唤醒丈夫的责任;
儿女唤醒老人的希望;
老师唤醒学子的激情……
(二)请自选一组人物关系及一种水果作为细节,写一段以“唤醒”为话题的记叙文段,文尾用一句抒情句作结。
1、学生练笔(约8分钟)
2、大班交流、点评。
(三)同学们,香蕉唤醒了顽童;杨桃唤醒了丈夫……真情来自细节,实感依托细节。请用一唱三叹的方式,选取三个典型细节,反映相同的主题。
参考:
三个男人削水果。
爸爸通常用水果机,压榨柳橙子汁,唤醒我沉睡的记忆;
伯伯每每用花菜刀,制作水果拼盘,唤醒我灵动的思维;
爷爷时时用木柄刀,削制杨桃花星,唤醒我宁静的心性。
四.演:巅峰体验
同学们,桃花笑红了春风,桂香染醉了秋雨;荷叶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梅花更新了一代名士的情怀。
而人间真情或人生感悟可以借助于各种形象体作为载体来承载,往往,形象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思想的力量,细节的张力也远胜于理论的说教。
请以《 都 好了 》为题,写一篇中心明确,细节突出,真情实感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
附录选文——
花都开好了
丁立梅
记忆里,乡村多花,而夏季,简直就是花的季节,随便一抬眼,就能看到一串艳红,或一串粉白,趴在草丛中笑。
凤仙花是不消说的,家家有。那是女孩子的花。女孩子们用它来染红指甲。花都开好的时候,最是热闹,星星点点,像绿色的叶间,落满粉色的蝶,它们就要振翅飞了呀。猫在花丛中追着蝴蝶跑,母亲经过花丛旁,会不经意地笑一笑。时光便亮丽得像花一样。
最为奇怪的是这样一种花,只在傍晚太阳落山时开放。花长在厨房门口,一大蓬,特别茂密。傍晚时分,花开好了,浅粉的一朵朵,像小喇叭,欢欢喜喜的。祖母瞟一眼花说,该煮晚饭了,遂转身到厨房里。不一会儿,屋角上方,炊烟就会升起来。狗开始撒着欢往家跑,那后面,一定有荷锄的父母,披着淡淡夜色。我们早早把四方桌在院子里摆上了,地面上洒了井水(消暑热的),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这样的花开好了的时候,充满合家团聚的温馨。花名更是耐人咀嚼,祖母叫它晚婆娘花,是一个喜眉喜眼守着家的女子呀,等候着晚归的家人。天不老,地不老,情不老,永永远远。
……
亦看过一个有关花的感人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在三岁时失去了母亲,父亲不忍心让小小的她受到伤害,就骗她说,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等院子里的桃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日日跑去看桃树,整整守候了一个冬天。次年三月,满树的桃花开了。女孩很高兴,跑去告诉父亲:爸爸,桃花都开好了,妈妈就要回来了吧?父亲笑笑说:哦,等屋后的蔷薇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又充满希望地天天跑到屋后看蔷薇。等蔷薇花都开好了,做父亲的又告诉女儿,等窗台上的海棠花开好了,妈妈就回来了。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女孩在美丽的等待中长大,健康而活泼,身上没有一丝忧郁悲苦的影子。在女孩十八岁生日那天,女孩深情地拥抱了父亲,俯到父亲耳边说的一句话是:爸,感谢你这些年来的美丽谎言。
花,继续在开;爱,绵绵不绝。
画家黄永玉曾在一篇回忆录里,提到红梅花,那是他与一陈姓先生的一段忘年交。当年,黄永玉还是潦倒的穷孩子,到处教书,到处投稿,但每年除夕都会赶到陈先生家。那时,陈先生家的红梅花开得正好。有一年,黄永玉没能如期赶去,陈先生就给他写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花都开了,饭在等你,以为晚上那顿饭你一定赶来,可你没有赶回来。你看,花都开了。
你看,花都开好了。冰天雪地里,红艳艳的一大簇,直艳到人的心里。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世界上有好人,有善心,有至纯,有至真。
张五芳,教师,现居江苏金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