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的基本理念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有了最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统计,这对教师未来的教学方案设计是有重要影响的。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准确反映出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师生互动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教育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和目的就是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科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才能解决评价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教学评价 思考 实践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按照一定规则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和描述,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查教师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进行一系列贴合学生本身的教学。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培养,对于未来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其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以及学习能力被培养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反映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改的相关标准对语文课堂进行改革。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完善新课改,改善语文课堂的重要工具。
  一、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评价主体的单一化。旧的体系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单一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有绝对的话语权。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关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学生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传统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与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定位不符。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顾及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性格培养。这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积极性和参与感,极大地压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对评价效果和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评价的方式、方法都是比较单调的。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都进行多元化的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当堂评分,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迷人的九寨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针对老师课前提出的问题,先在组内充分讨论,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反馈。这会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表达、反应能力等很多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综合考量。
  二、教学过程中要给予教学评价更多的关注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课堂质量的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进步。这也是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例如,《将相和》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不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语故事的演绎,充分展示各方面能力,这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素材。教学评价素材越多,对于学生的评价就越真实。每个学生的天赋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领域学生都会有不一样的能力。不能光凭借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小学生应该在各方面都得到肯定。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更强大的自信心。在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激励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处在被肯定的环境中,是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的重要表现。
  三、教学评价中要注意整体性和动态化
  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动态化是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的。恰当处理好各种评价方法的关系,是教学评价在全面性原则基础上保证客观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教学评价的主要规律和基本原则。小学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循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规律。例如,在进行诗词绝句《春日》的学习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进行阅读,对诗中的字词能顺畅地读下来,学生才能理解、领悟诗词的具体意思,这是学习诗词最基本的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点评。对于优秀的表现,教师应该不吝啬夸奖;对于需要改进的方面,也应该具体地指出,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整改方向。这是一种奖罚分明的评价手段,也是教师进行评价手段多元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对于学生课上课下的表现都应该进行积极的观察。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学生有很多的表现机会,这是了解学生的性格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機会。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主,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课堂中不光有文化知识的相关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考核。单纯地理解课本内容的传统教学方式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得出的相关评价结论也是比较片面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配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全面。
  四、综合考量,注重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定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测验、考试来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扼杀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开放的科目,对于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相应的阅读、表达、写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的锻炼和考量。每一次考试成绩都不足以说明问题,教师不能只将成绩作为考量标准,而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一定的评价。在过程中评价的准确度和可操作度都要比传统的结果评价高很多。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语文方面如果有相应的进步,教师也应该写入评价中,这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方式。每一次进步都是值得鼓励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得到充分的鼓励,有利于建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对未来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对于教学评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教师对相应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教学评价应该有平时表现和各方面能力的参与。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教学评价的恐惧中挣脱出来,对成绩的重视应该适当分散到相关的学习能力中,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制定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对于评价体系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沟通和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也应该从语文考试成绩中分散出来,对各方面能力进行专业的综合评价。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学生个体本身是存在差异的,评价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是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的工具,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才是主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兆芳.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作文成功之路,2017,(12) :42.
  [2]毛艳红.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生,2017,(2).
  [3]李叶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9).
  [4]冯晓旭.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未来教育家,2017,(8):42.
其他文献
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顺河乡青家山村.村民陈文礼的丝瓜长势喜人。丝瓜藤顺着架子蔓延,大如手掌的瓜叶布满了整个棚架,鹅黄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烂绽放。瓜架下,一根根1米多
阿姆河右岸B区有131口老探井,为利用老井修复建产,对老井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它们具有高压、高酸性气体分压和高风险特征,报废井数较多。为确保“三高”老井修复的安全
【摘要】随着科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趋势。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效率方面是比较强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强,需要教师加以指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就一定要开拓思维,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语文授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生的学习动力,浓厚语文教学的氛围,为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不断努力。  【关
【摘要】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应试成绩的提高,还将培养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目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把培养小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方向,致力于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策略  为了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对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
【摘要】介绍了充分利用现有“花文化”资源,开发园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探索小学园艺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劳动和学会创造的情感,丰富生命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些积极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城市“花文化” 小学园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
采用高温高压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阻燃剂N-对苯二甲酸-N’-(N-亚磷酸-乙二胺)-乙二胺(IFR)。将制得的阻燃剂与聚磷酸铵(APP)进行复配,并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制备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促使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兴趣 解题方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落后于知识的掌握,知识反而束缚了能力的发展,学习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