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开学已经有几天了,但各班陆续还有新生转来。那天走到教室门口,竟然发现平常沉闷的教室异常热闹,仔细听了才知道,他们正在热烈讨论班里要来新同学的事。什么是男的还是女的呀,长得漂亮不漂亮呀,学习好不好啊,从哪转来的呀等等。我还在门口遇到了几个急着想出去看看新同学长得什么样的学生。
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异常兴奋的脸,我不禁心头一动。想到了那个有关“鲶鱼效应”的故事。挪威一家远洋捕捞公司发现存放在水槽中的沙丁鱼不喜欢游动,导致半死不活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了鲜味。直到几年后,他们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办法其实很简单:在每个水槽中放进一条鲶鱼,原本懒洋洋的沙丁鱼一看见新来的鲶鱼,立刻感到威胁,迅速游动起来,于是整个鱼槽都重新焕发了生机。
长期以来,我一直为班里沉闷的气氛和不思进取的学习态度所困扰,任课教师都认为这个班学生智力不错,很有潜力,班主任管理也很严格,但整个班级就是气氛沉闷,缺少活力,班级的学习及其它活动都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有办法了,对!就让新来的同学去做条“鲶鱼”吧!
考虑到新来同学在原来的班级可能也只是一条“沙丁鱼”,所以我想首先应该先让他成为一条“鲶鱼”。培养“鲶鱼”,激励就是“养分”。转学对孩子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孩子潜意识里也会想尽量做好,在新同学和新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抓住这一时机,新来的同学只要有好的苗头,我马上抓住这个闪光点,在班内大力渲染,予以热情洋溢的表扬,让新转来的孩子看到光明的前景,产生充足的动力;前进的过程中,我时刻关注“鲶鱼”的成长,不断地给予肯定和帮助,为他任何一点进步而喝彩,关键时刻为他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鲶鱼”终于发挥他的效应了。同学们在我对新同学的大力赞扬下震撼了,甚至嫉妒了,新同学成绩的不断提高使排在他后面的同学感到羞愧,萌生奋发之意,也使他前面的同学产生压力,使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想。新来同学真的就象“鲶鱼”一样,逼得班级其他“沙丁鱼”游动了起来。自此以后,班级里就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在班风上、纪律上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当然,“鲶鱼”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时有些散漫,有时有些调皮。所以我一边在班级把他培养成“鲶鱼”,一边还要对他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成绩的激励下,在同学和老师关注的眼神中,新同学的成绩越来越好,到学期末,他的数学单科成绩已是班级第一名,而我所带的班级总体成绩也居于年级前列。许多同学都说:“因为有了他,我们的学习有一种紧迫感”。
新同学的到来带动了整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巨大进步,但当时如果把他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新转入的同学,那么不光他个人不会有进步,更不会起到“鲶鱼”的作用,也就没有了班级整体的进步。
(山东东营市育才学校高艳)
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异常兴奋的脸,我不禁心头一动。想到了那个有关“鲶鱼效应”的故事。挪威一家远洋捕捞公司发现存放在水槽中的沙丁鱼不喜欢游动,导致半死不活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了鲜味。直到几年后,他们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办法其实很简单:在每个水槽中放进一条鲶鱼,原本懒洋洋的沙丁鱼一看见新来的鲶鱼,立刻感到威胁,迅速游动起来,于是整个鱼槽都重新焕发了生机。
长期以来,我一直为班里沉闷的气氛和不思进取的学习态度所困扰,任课教师都认为这个班学生智力不错,很有潜力,班主任管理也很严格,但整个班级就是气氛沉闷,缺少活力,班级的学习及其它活动都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有办法了,对!就让新来的同学去做条“鲶鱼”吧!
考虑到新来同学在原来的班级可能也只是一条“沙丁鱼”,所以我想首先应该先让他成为一条“鲶鱼”。培养“鲶鱼”,激励就是“养分”。转学对孩子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孩子潜意识里也会想尽量做好,在新同学和新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抓住这一时机,新来的同学只要有好的苗头,我马上抓住这个闪光点,在班内大力渲染,予以热情洋溢的表扬,让新转来的孩子看到光明的前景,产生充足的动力;前进的过程中,我时刻关注“鲶鱼”的成长,不断地给予肯定和帮助,为他任何一点进步而喝彩,关键时刻为他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鲶鱼”终于发挥他的效应了。同学们在我对新同学的大力赞扬下震撼了,甚至嫉妒了,新同学成绩的不断提高使排在他后面的同学感到羞愧,萌生奋发之意,也使他前面的同学产生压力,使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想。新来同学真的就象“鲶鱼”一样,逼得班级其他“沙丁鱼”游动了起来。自此以后,班级里就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在班风上、纪律上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当然,“鲶鱼”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时有些散漫,有时有些调皮。所以我一边在班级把他培养成“鲶鱼”,一边还要对他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成绩的激励下,在同学和老师关注的眼神中,新同学的成绩越来越好,到学期末,他的数学单科成绩已是班级第一名,而我所带的班级总体成绩也居于年级前列。许多同学都说:“因为有了他,我们的学习有一种紧迫感”。
新同学的到来带动了整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巨大进步,但当时如果把他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新转入的同学,那么不光他个人不会有进步,更不会起到“鲶鱼”的作用,也就没有了班级整体的进步。
(山东东营市育才学校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