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藏《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唐卡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卡”原为藏语,可翻译为“卷轴画”,是绘制在丝绸、绢面或布面上的一种绘画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和宗教用品。“唐”在藏语里是“展示”的意思,就是要用“唐卡”这种艺术形式将壁画上的内容展示出来。唐卡作为特殊的宗教器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绘制过程相当复杂,要求也极高。绘制唐卡的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修行行为,在绘制过程中要求画师严格遵循教义中的规定。从其内容上看,不仅有描绘藏传佛教中各种不同的禅佛造像的造像唐卡,有将深奥的佛教内容转化成简单形象图画的教理教规类唐卡,还有反映一个连续性的主题的成套成组唐卡,这种唐卡将造像与情节相结合,使得故事更加完整生动。四川博物院藏的一套《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唐卡不仅生动反映了大成就者在修行成道中的有趣故事,更将深奥的佛教教理转化成了简单的形象图画。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的故事是佛教徒们耳熟能详的。在释迦牟尼涅槃后的8-12世纪,大乘经论佛法开始弘扬,在印度各地出现了84位获得证悟的成道者,他们以各种方式教授大乘法要,使得大乘中显宗和密教的佛法得以宏扬流传久远,其中广为人知的如龙树菩萨、寂天菩萨、提婆菩萨等。在84位大成就者中,有80位是男性,其中有5位出家众,其余则是在家瑜伽师;有4位是女性。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从事不同的职业,大部分都是平民或是生活贫困的下层阶级者,其中不乏小偷、赌徒、猎人、鞋匠、裁缝匠、乞丐,卖酒者等,有傲慢自大者,有胆小如鼠者,有肥胖到连吃饭都躺着吃者,也有年纪老迈奄奄一息者,真正是描绘人生百态的浮世巨绘。而这些人在未成道前,都是具有七情六欲、鲜活蹦跳的市井小民。四川博物院藏的这组唐卡生动绘制了46位大成就者,从他们平凡而奇异的生平故事,反映了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伟大佛法。
  一、唐卡图像解读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一(图一)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为无量寿佛,唐卡左上部为德里巴,在向钵里倾倒食油。他成道前是以经营食油为生,生意红火,一天班智达来到他身边为他讲明道理,并授予灌顶和法性自明的教证,经过6年的修炼,获得成就。右上部为嘎那喀拉,是5位女性大成就者之一,她与梅喀利是两姐妹,均嫁给了一首领的两个儿子,遭到人们无端的非议,上师授予灌顶和亥母教证,修炼12年,得到成就。上师为了考察法力说“我需要你二人之头”,两人从口中抽出锋利的智慧宝剑,削下首级言“生圆双运斩断有寂戏论,观行双运斩断取合戏论……”,头复归位,取得大手印成就,人称断头姐妹。左中部为大成就者匝巴日巴,将水洒在恶人身上便能使他们变成石像,国王为他修了神庙,形成了修行处。右中部为纳里巴,“纳里”的意思是“莲花根”。他是沙力布札那地方的人,虽然是皇室,但是却很贫穷,只好在有莲花的湖中以采撷莲花为生。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瑜伽师,他供养瑜伽师之后,瑜伽师告诉他轮回中的痛苦不幸,涅槃的快乐功德,使他的心对轮回有了新的认识,就向上师请求解脱的法门。上师答应了他,就传给了他密集金刚的灌顶,依照上师所教的来禅修,如同莲花长在污泥中却没有染污般,他仰赖着四轮生出的四种大乐来禅修,却没有攀缘沾染到轮回的不幸痛苦。经过了九年,他证悟其中意义,并且清净了所有的错误染污,得到了大手印的究竟成就。在沙卢布札地方让许多众生受益,在四百岁时带领了550个弟子,前往卡雀空行净土。唐卡中纳里巴手持莲藕,神情安然平静。这幅唐卡右下角为匝亚南达,他生于邦嘎拉地方,在任大臣期间,秘密修炼密法,获得加持,谁也不知。因经常泼洒朵玛食子,大臣们怒奏国王,国王下令将他带上铁镣。他告诉国王:“我献供养时,并没有挪用来作自我的享受,请你解开我的铁链。”国王却不听从。这时在外面正是献朵玛食子的时候,许多乌鸦聚集在一起。它们没看到供养,就群聚在王宫外面,鼓躁喧哗,叼啄所有行人的脑壳,把秽物洒在他们头上。这时有一懂鸟语者听见鸟儿们说道:“像我们父母一样的婆罗门被国王抓起来了”。他就向国王报告这件事。国王说:“原来他讲的是对的。”就赦免了他,并且请他让乌鸦们回去。他就告诉鸟儿们要它们回去,果然群鸟都飞走了,国王对他生出了信心。大师仍然每天以二十桶的米来作朵玛供养,从此后他就以匝亚南达大师的名字而闻名。唐卡中匝亚南达手持碰铃,周围有神鸟围绕。唐卡左下角绘有大成就者鲁孜嘎,因见许多人过世,便厌弃轮回,瑜伽师授予灌顶,修行12年后获得成就。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二(图二)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为无量光佛,左上部为哈札喀巴,他出生于摩揭陀的一个戌陀罗家庭。早年抛弃父辈留下的农活,以偷窃为生。一天,在城里没有得手,空手而归,当经过一座尸林时,遇到瑜伽师左格匝日巴支,向他求法。瑜伽师说:“你到一个外塔内庙的去处,那里有尊灵验的观音塑像,必须如此这般。”他经过21天的修炼,从观音像底下溜出一条大黑蛇,他抓住蛇头,那蛇立刻变成一把智慧剑落在手里,他的心垢清净了,从此得到剑成就。唐卡中,塔底的寺庙中窜出一条蛇,哈札喀巴手持利剑得到剑成就。右上部为夏利巴,他住在苏拉城附近的一座坟场,每到夜晚,狼群在坟场悲嚎,他非常害怕。有一日,一比丘前来化缘,他备呈前事。比丘宣说布施功德后,说“你把世界上一切声音当作与狼声无二,加以修炼。在坟场内也搭屋住下”,给予灌顶和诫训。经过修炼,恐惧自消,产生无畏大乐。9年后,得到大手印成就。唐卡中夏利巴身披狼尸,左手持嘎巴拉碗。左中部为大成就者牟那巴,相传他生于一个渔民家庭,在欧达海里,被一条巨型怪鱼拖人海中吞了,但他在鱼腹中安然无恙,帝释在水宫中给妻子讲法时,她睡着了,但法音被他听得清清楚楚,帝释就为他灌顶,使其修炼,后来一渔夫钓到此鱼剖开一看,他已修炼为瑜伽师,后证菩萨道。唐卡中牟那巴正从巨型鱼腹中跃然而出。右中部为嘎尔那日巴,于烂陀寺出家,受龙树大师的灌顶训诫,龙树大师有位女追随着,她索要嘎尔那日巴一只眼睛,便痛快地挖给了右眼,世称独眼天王。左下角为夏瓦拉巴,他左手持弓,右手持剑,根据《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载,他曾经是一位猎人,为了生计,经常猎杀动物,造孽深重。观音菩萨变成一个猎人,以高超的射箭技术教化他,夏瓦拉巴想学射箭技巧,观音菩萨告诉他要戒食肉食一月才能传授他技巧。期间观音菩萨宣法:杀生会遭报应以及十善的功德和十不善的罪果。夏瓦拉巴深受感动,历时12年,专修大悲,最终获得大手印的殊胜成就。唐卡的右下角为大成就者单德巴,他正神情严肃的坐在纺织机前织布。他获得成就前曾是当地纺织巨头,家产万贯,人丁兴旺。老年时老伴亡故,儿媳们厌烦伺候,将他送到园林安置,从此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一日,匝兰达拉巴上师在金刚坛城中授予他灌顶和教诫,并让其修炼,参修12年,得到了许多功德。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三(图三)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为无量光佛,左上部绘有大成就者萨日瓦巴恰,左手扶着一盆,右手正在往嘴里送食物,据记载他生于阿巴拉城,食量惊人,见什么吃什么。一天由于没有弄到吃的而心慌意乱,大成就者萨乐和来到身边为其授予灌顶,之后开示“胃的虚空当中,胃阳如同劫火,万物视为饮食,修炼全部食光”,恭敬修炼后得到成就。右上部绘有阿囊果,前面站有一高僧,据记载阿囊果因貌美身俊,产生傲慢,一比丘前来化缘,并告诉他功德是使此生不受人或非人的侵害,最后达到涅槃,后授予胜乐灌顶和六聚自明的教证,经修炼6月,得到成就。中部为大成就者格热巴拉,左手拿法轮,右手持剑。据记载他曾是一位穷兵黩武的国王,一次因侵略别国看到人们家破人亡而心生愧疚,巧遇一瑜伽师,被授予灌顶,修炼12年后得到成就。左下角绘有正划着木船在海上寻宝的萨门牟札。他依靠卖在海上寻到的宝贝为生,一日因探宝不得而悲观失望,呆在尸林避世,瑜伽师阿曾达来到身边,讲了世事艰难,一切无常的道理,并授予萨门牟札灌顶和教证,修炼3年,得到成就。右下角绘有大成就者白利巴,家产万贯,用于配置甘露,但总缺一味药,一气之下将药书扔进了恒河,后来碰上捡到药书的达日巴,并得到资助继续研制,最终白利巴、达日巴和马吃了研制的药得到长寿的成就。唐卡中自利巴身旁一匹马正在吃他研制的药。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四(图四)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绘一尊无量寿佛,左上部是萨嘎拉,是一位生于莲花之上的王子,后来做了比丘,观音菩萨授予灌顶与教诫,在岩洞内修炼12年,掌握了消旱降雨的法力。右上部是纳嘎菩提,曾经准备偷盗龙树菩萨吃饭用的金钵,后受龙树菩萨的点化,被授予灌顶和教证,修炼12年得到成就。中部为达乎利,手拿草绳,正在认真的搓绳。一天因搓绳用力过猛,手上起水泡,坐在一边哭泣,瑜伽师授予灌顶和教诫,修炼12年得到成就。左下角是大成就者黎拉巴,坐于宝座上,周围有乐舞者。相传他原为南印度一国王,在位期间向一个瑜伽师求法,瑜伽师授予喜金刚灌顶,并让国王专心修炼三摩地。从此以后,国王坐于铺有丝绸的狮子宝座上,在纯净的枕褥上,周围有王妃大臣们围绕着,在歌舞升华中来禅修,所以别人称他为黎拉巴。右下角是嘎拉嘎拉,因喜欢吵闹被人嫌弃,瑜伽师授予灌顶和现象自解的教证,将别人忿怒之声当做己声,把己声融人天女散花中,把花之寻思抛向天界,得到成就。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五(图五)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有一尊无量光佛,左上部绘有以狩禽为生的郭日拉,他因投生为捕禽者而感到愧疚,上师授予加持往生的灌顶,并结合自己的所缘,赐予所缘一致的教诫。经过修炼证悟获得成就。右上部绘有大成就者纳格那,左手捧碗,右手往嘴里送食物,他在获得成就前因贪睡懒惰,不谙世事,被父母诅咒,很是悲观,后来瑜伽师授予灌顶和现空双运的教证,经过修炼获得了光明双运的证悟。中部为达日嘎巴,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拿金刚铃。据记载他原叫恩扎巴拉,是一个国王,因对王政感到厌烦,把权力交给了王子,自己前往尸林,来到鲁欧巴的面前,在胜乐轮坛城中接受灌顶,把自己作为灌顶资献给上师。而后被卖给一个娼妓作为仆人,从此在达日茂家为人洗脚擦身,12年后获得成就,因做达日茂之奴,人称达日嘎巴。左下角是郭札黎巴,在开山造屋时被瑜伽师授予灌顶并被告知“把明而不灭的心智当作锄头”,修炼12年后得到成就。右下角为巴那哈,与其他大成就者不同的是他脚上穿着一双漂亮的靴子。据记载他是制靴为生,一日,瑜伽师向他化斋后,径直去了尸林寺。他便对瑜伽师产生了敬信,前往求法,瑜伽师说“人们穿上靓靴,快走发出美声,既然有此功能,修炼响声空洞”,并授予加持往生的灌顶和克服耽著的教证,9年后得到成就。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六(图六)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绘有一尊无量寿佛,左上部绘有大成就者吴那巴,只见他身着华服,双手托起六弦琴。据记载他是嗄府拉地方国王的儿子,他周围经常围绕着许多乐师演奏音乐,而由于往昔业习力量的影响,当王子内心完全专注在打鼓声时,仍能同时弹奏弦琴。对于世间的其它事物,王子则毫不关心,君臣深感不安。一天,瑜伽师布达巴来到王子面前,王子对他生起了信心,王子说:“我愿意修持佛法,但是我不能抛弃音乐和手鼓。若是有不用放弃音乐,而仍然可以来修持的方法,我就愿意来修持。”瑜伽师就给了他成熟心性的灌顶,王子依此禅修了九年,心的染污得到了清净,得到了大手印的成就。右上部为大成就者梅德那,他手持木棍,周围被牛围绕。某日他在田间干活,疲劳休息时一瑜伽师授予灌顶和生圆教诫,并让他修炼,但他因为想着农活,不肯修炼。上师说“把意识当作犁,把感受苦乐之处当作耕牛,把身体修为田地,修炼昼夜规律的安乐中得到果实。”如理修炼12年后得到成就。左中部为大成就者丹迪巴,只见他半跪在赌具前面,右手高举,正准备下注。他得到成就前经常赌博,家产耗尽,但由于嗜赌成性无以赔付,被人毒打绝望而入尸林。瑜伽师授予灌顶,经过修炼,得到大手印成就。右中部是布札黎巴,受上师灌顶并赐予一幅喜金刚唐卡,经过12年修炼得到成就,一日在王宫前面他坐在唐卡上化斋,引起国王的愤怒,后来经过一晚上的修炼使国王的神位成其坐垫,国王拜他为上师。左下角绘有格格日巴,右手握着一只小狗,小狗上端的云卷里立有空行女。据记载他信奉密咒,在前往蓝毗尼城的路边,遇见一条饥肠辘辘的母狗,心生怜悯,便带到城里一个岩洞内,一边从城内化斋喂养它,一边修炼,12年后,得到成就,被诸神邀往天界。他想起了母狗,复又下凡,抚摸狗身,狗就变成了空行女,给他示意智慧方便双运,遂产生正念,得到殊胜成就。右下角为格孜巴,农耕为业,一日,后颈长出一个肉瘤,越来越大,最后影响走路,龙树菩萨授予密集灌顶,修炼后,肿瘤消退获得成就。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七(图七)
  布本设色,唐卡上部绘无量寿佛,唐卡上左部绘马妮巴扎,头戴花环,做飞天状,她是4位女性大成就者之一。据记载格格日巴授予她胜乐灌顶和生圆双运的教诫,修行7日后返回父母身边遭到打骂,又被前夫带去生下一男一女,与上师相遇12年后的某一天,前往取水的路上被一树桩绊倒,耽误了半天。家人来寻时,发现她抱着破罐发呆。她说“今绝轮回家庭,直往大乐所在”。便腾空宣法。右上部绘有甘达利,双手拿着破衣,前面站着空行女贝达莉。据记载,他成道前以拣缝破衣为生,在缝衣行乞之时,针扎了手,鲜血直流,疼痛难忍,朝一个方向打滚,这时空行女贝达莉来到身边,授予喜金刚灌顶“对空性的破衣用忆明的针线缝缀,修炼慈悲的针遍布三界众生”,经过修炼,得到成就。左中部为格玛日巴,只见他上身赤裸,右手持石棒,左手伸入陶罐内制陶。相传他成道前以烧陶为生,后来对此厌倦,一瑜伽师前来化缘,他布施斋饭后对上师说他无论怎样拼命干活但仍然获利甚微,并对此心灰意懒,瑜伽师授予灌顶和生圆教证,并说“从无明的土料中,选出烦恼寻思的泥坯;合贪法轮捏出六道陶罐,用智慧之火加以锻烧”,修炼6个月,得到成就。右中部为巴匝日巴,右手持饼放入口中,面前站立一位菩萨。据记载,他因为家庭贫困常从富人家赊回饼子出售,一日饼子吃了一半时,观音化作比丘而来为其授戒。唐卡左下角为大成就者布恰那,左手上方的云端里站着一位空行女,据记载他因家道中落,游历城乡化斋度日,一天没有化到斋,心里很难过,便坐在僻静处发愣。这时空行女来到他身边授予灌顶、方便与智慧双运的教诫,修行7年获得成就。唐卡右下角为4位女大成就之一的梅喀利,是嘎那喀拉的妹妹。   清代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唐卡之八(图八)
  布本设色,上部正中一尊无量寿佛,左上部为多噶日巴,原经常手拿器皿行乞,后来瑜伽师授予喜金刚灌顶和生圆教证,如法修禅,得到成就。右上侧为热乎拉,由于年老体衰被家人嫌弃,后经瑜伽师授予加持往生的灌顶及明点教证,过了一个时期,返老还原16岁,证获大手印成就。左中部为甘巴日巴,他左手夹着烧红的铁块,右手高举榔头,正在打铁。他生于铁匠世家,后经瑜伽师授予加持往生的灌顶,他结合自己的业,修炼6年,得到大手印成就。右中部是大成就者敦门布巴,以洗涤为业,一日瑜伽师拿来木炭让其洗净,并授予胜乐灌顶,用密咒、手印和三摩地进行加持,经过12年修炼,获得成就,穿上脏衣不洗自净。他的下方是经营炊食为生的梅果巴,经常向瑜伽师提供食物,后受瑜伽师灌顶6个月后获得成就。唐卡左下角是大成就者瓦巴赫,双身修炼。成道前享受国王的妙欲功德,一日瑜伽师前来化缘并授予加持往生的灌顶,修炼12年后得到成就。唐卡右下角是大成就者布苏格,出家后受比丘戒,但经常蒙头大睡,日食五升,德瓦帕拉往说“他是个布苏格(贪吃贪睡者)”,一日轮到他诵经,为了阻止瞌睡,他将脖子系在了绳子上,把自己吊起来,连夜诵经,文殊显灵,密授智慧,宣讲佛法。
  二、唐卡艺术风格浅析
  这组唐卡不仅生动描绘了八十四成就者的传奇故事,并且从这组唐卡的绘画风格来看,它充分展示了噶玛噶孜画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噶玛噶孜画派是藏传绘画三大派别之一,形成于16世纪,该画派主要以西藏昌都、四川德格、青海玉树作为自己的传承中心,并各自形成了噶玛、八邦、玉树囊谦三大绘画传承基地,是康巴地区藏传绘画的主流,对区内其他绘画系统的出现,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噶玛噶孜画派在发展中善于学习和吸纳周边其它民族和地域的优秀文化和绘画艺术,这组唐卡体现了噶玛噶孜画派吸收汉地宫殿楼阁、花鸟树木、小桥流水的绘画方式,运用它们为背景装饰画面,并根据需要利用背景装饰为自然分隔的艺术特点,画面清新,线条明快,构图简约,构成空旷、寂静、清雅的风格特点,同时采取人景交融的和谐生态特色的构图,将要表达的元素错落有致地安排,突破了传统唐卡讲究对称、严谨规整的构图形式。每幅唐卡都绘有5至6位大成就者,均以各种山水、花木作为自然隔断,使人物很巧妙地根据情节需要被安排在画面中,并在自然风景中表现出极乐净土。
  唐卡中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大成就者均采用写实的手法。所绘成就者极具个性,神态生动,表情含蓄,动作自然,并且抓住了人物成道前或成道后的生理特征、神态面貌,突出形神兼备的个性特点。每幅唐卡人物大小不受透视影响,根据画面需要扩展或压缩空间,改变了人和山、建筑的比例,使得创作者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加自如地绘制出复杂的内容。如在绘制黎拉巴时,只见他头戴花冠,身着华服,周围有比例较他小很多的嫔妃大臣,不仅突出了大成就黎拉巴而且清晰明了地展示了他禅修的特点;在绘制甘达利和匝巴日巴时,他们所占画面都较面前的空行母和菩萨所占画面大,从而突出了唐卡主题;在绘制白利巴和格格日巴时,创作者运用简洁的手法将大成就者成道故事简明扼要地绘制在唐卡上,使观赏者一目了然。
  此套唐卡在画面用色上以青绿为主,改变了藏族绘画传统的红黄色系,给人以清丽淡雅、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技法上较多地吸收了汉地金碧山水的用色技巧,重渲染,色彩明艳,画面呈现出富丽堂皇的感觉。同时,唐卡中采用点染、积染、层层晕染的装饰手法,使唐卡的立体效果更加强烈。在勾勒大成就者衣纹时,用笔繁密、细致,设色淡雅、柔和,将汉地工笔画技巧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套唐卡虽然在色彩运用和构图手法上吸收了汉地工笔画技法,但营造出来的意境和风格则有别于汉地工笔画,形成自己完美的风格特色。
  四川博物院藏的这套《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无论是画面所呈现的宗教内容还是绘画艺术特点,对于研究大成就者生平故事、探索噶玛噶孜画派艺术风格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阮富春)
其他文献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代刘禹锡《赏牡丹》诗中的名句,我想以此来形容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老舍、胡絜青藏画展”所取得的成功。  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人雅兴”,第二部分“夫子千秋”,第三部分“积萃藏珍”。整个展览共展出作品二百多件,“真”“精”“奇”“特”俱备,是一场文化饕餮盛宴和精神大餐,不仅能直接观赏到中国书画大家的高超技艺,享受书画艺术的丰富美感,还让我们在无限愉悦中感受
期刊
三、清官铜器制造的特点  如前所述,为了满足内廷、苑囿、坛庙的各种需求,更因为皇帝的爱好与志趣,内廷的炉作与铜作,在雍乾二朝,尤其是乾隆朝制造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与前代相比,在诸多方面有很大发展,并形成了独有的时代特点,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工艺齐备,技艺精湛  打造金属器,成型工艺是前提。“清档”记录和实物显示,清官铜器制造的成型工艺分为两大类,即黄铜铸造和红铜打造。黄铜铸造
期刊
张立柱一再声称自己是“从泥地里挤进城”,“感悟了大跨度的人生差距”,却至今不能排除对城市的异己感,不能消解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乡间情怀。张立柱这种魂牵梦绕的乡土情结使他在心理上对都市这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有一种天然的不适应和“断裂感”,但也正是这种“大跨度的人生差距”成为他思考和构建自己艺术的起点。  张立柱心中这种挥之不去的乡间情怀和乡土情结,使他与都市化的生存方式以及由此而延伸出的流行文化有一
期刊
中国古人认为,首是人最重要、最醒目的部位,即“首对身,首为尊”(见陶谷:《清异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首服”指戴于人头部用以保暖、遮蔽、装饰之物的总称。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七〇:“首饰,冠也。”  “冠”是古代头上装饰的总称,在《淮南子·修务训》、《荀子·非相》、《论衡·是应》、《墨子·明鬼》等书中均有记载。历代的礼仪制度也对首服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它的使用不仅和官爵等级密切相关,且
期刊
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而美玉就得到了人们的万般垂爱。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中国人一直是喜欢寓意深刻的玉器,如意因为名称吉祥,所以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喜爱,而追求美好生活,渴望幸福光明,是人们普遍的心理,于是人们借助如意之名,传达一种如意的意愿,以求事事称心,万事如意。如意作为雕刻艺术品,是玉雕件中较
期刊
摇钱树是西南地区(以四川为主,包括重庆、云南、贵州、汉中等地)东汉至三国晚期流行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明器。摇钱树由树座和青铜树组成,树座有石质和陶质两种,以陶质较多。树座一般是上小下大,树座上端是一中空的柱,用以插物。树座上有的浮雕羊、蟾蜍、天禄、辟邪,有的浮雕歌舞的人、持瓶骑于羊身的人或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有的浮雕方格纹、串枝纹和方孔圆钱。青铜树分为树干和树枝,采用分段铸造然后组装的方式。
期刊
在四川平武县城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苟家坪,有一座高大的土丘,当地群众称为“九女坟”。1964年冬修建电站挖渠取土时发现了墓葬,四川省博物馆会同平武县文化馆及时对墓葬进行了发掘。经发掘确认,此处为明初洪武年间龙州知州薛继贤和八位妻妾的合葬墓群。  薛继贤,字廷玉,祖籍山东历城(今济南),明初洪武年间龙州土司。因其父薛文胜的功绩,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给新继位的薛继贤(薛文胜长子)一道铁卷:“克服松潘、降番数
期刊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把绘画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与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相提并论,无疑有着独到的见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留存至今的绘画艺术珍品汗牛充栋,是我们学习、欣赏、了解、继承前辈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其中,汉代画像砖艺术无疑是一朵奇葩。  画像砖就是以模印或拍印的方法制作
期刊
编者按:前不久,万鼎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长幅巨制作品《看山还看祖国山》交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厅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席邵大箴、《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著名评论家孙克、刘曦林、王镛等以及十余家主流媒体共同出席了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日,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局长严沛为万鼎颁发了作品收藏证书。  《看山还看祖国山》是万鼎先生继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黄河,母亲河》之后又一巨作走进人民大会
期刊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拥有涉及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器、书画、甲骨、砚台、邮票、玺印、钱币、历史文献、民俗及民间艺术等多个门类的藏品近20万件,其中尤以历代书画、瓷器、玉器、甲骨、敦煌遗书、砚台、玺印、钱币及近代史料最具特色,在国内收藏界名列前茅。  历代书画是天津博物馆馆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数量可观、品质精良在中国博物馆界享有盛誉。在万余件绘画藏品中,除了部分宋元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