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备胎”计划,一场有关骨髓的阴谋与疯狂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ingaaa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元月,日本东京警方接到了国民骨髓库管理机构的报警,称有医生冒充白血病患者,利用骨髓库信息谋取利益。
   东京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很快找到一个叫“生命备胎”的网站。网站首页用大大的黑字写着:环境污染严重,与其等白血病来袭再慌忙找配型,不如早早就在人海找到那个骨髓相合者,争取生命最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该网站2018年注册,拥有1000多名会员,网站宣称配型成功的已达40多人。警方顺藤摸瓜,将网站创始人、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餐厅的收银员雅美抓获,一条利用骨髓库牟利的利益链也浮出水面。让人讶异的是,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著名教授井村健竟是雅美的同伙,正是他不断出具虚假病历,才从骨髓库一次次骗取资料。
   因为日本的国民骨髓库是民众主动提供骨髓样本而组成的资料库,本该纯洁的骨髓库竟也遭遇侵蚀,这起丑闻一经曝光便在日本社会和医学界引起极大震动,如何完善骨髓库以及类似机构的管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提上了日本医学部的议事日程。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起引发日本社会极大关注的事件,竟是从井村健教授为自己爱女寻找“生命备胎”开始……

启动“备胎计划”,为爱女潜在的生命威胁设防线


   位于东京的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是日本最权威的癌症研究机构,井村健是医院血液科的教授医师,一直过着事业有成、婚姻幸福的生活,直到2017年3月,他的双胞胎大女儿叶子死于白血病。
   井村健出生于日本长崎,7岁时,父亲死于白血病,母亲独自抚养井村健与他的哥哥。国中毕业后,井村健报考了早稻田医学院。1992年,29岁的井村健与丸美结婚,并生下双胞胎女儿叶子和静子。2014年,井村健进入东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工作,成为日本在血液病治疗方面盛名远播的专家。
   可谁想到,2016年,在美国读硕士的长女叶子突然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面对爱女的病情,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的井村健也束手无措。因为白血病最根本的治疗办法只能是进行骨髓移植,可井村健一家均配型不成功。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日本的国民骨髓库。可骨髓库数据庞大,2017年3月,叶子最终没能等到配型结果,撒手而去。
   叶子的死令井村健非常痛苦。一方面,身为医学专家,他眼睁睁看着女儿饱受病痛折磨失去性命,残酷的现实让他对准备奉献毕生的研究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血白病有遗传易感性,父亲和叶子因病而去,让井村健非常担心另一个女儿静子,因为身为双胞胎,一个得白血病,另一个患病的几率就高达20%。
   身为一家之主,井村健把自己满腹忧愁都藏于心,一面安慰同样悲伤的妻子丸美和女儿静子,一面绞尽脑汁。几番思考之后,一个大胆的计划显现:提早为静子寻找合适的骨髓捐献者,万一静子不幸染病,就能立即联系骨髓配型者,他就能赢得时间,通过手术留住女儿的生命。
   2017年4月,井村健分别抽取自己、妻子、静子的血液,清理后,进行骨髓配型,结果夫妻俩與静子骨髓均不相符。井村健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日本骨髓库。为了防止人们通过骨髓库牟利,也为了保障骨髓库为更多的病患提供帮助,日本医学部规定:只有病人方可附带病历,向骨髓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配型。这就意味着静子不具备申请资格。
   虽明知医生的职业道德,但对女儿的担忧最终却战胜了理智。于是井村健写了一份病历,并叫来助手中田雄一。
   中田雄一是井村健教授的博士生,在癌症研究中心当医师,专门负责医院与骨髓库的联系。井村健告诉中田:自己在美国的朋友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传真过来一份血液样本的资料,想向骨髓库寻求配型。中田有些奇怪地问道:“他为何不自己向骨髓库寻找呢?”井村健愣了下:“他自己是医生,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自己偷偷检查、确诊,并没正规的病历,这才求我想办法……这是我根据他的资料写的病历,你帮我与骨髓库联系下。”虽然井村健的做法有违常规,中田还是提交了资料给骨髓库的管理机构。
   因为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经常与骨髓库有业务往来,而且中田的资料非常详尽,骨髓库同意受理,并按照样本进行配型。井村健便开始了翘首以盼的漫长等待。
   五个月后,中田给井村健转达了骨髓库传来的消息:病人的骨髓初步配型成功,对方是在富士山工作的雅美。井村健得知后兴奋不已:终于为女儿找到“生命备胎”了。随后,为了确认对方的更多信息,井村健在又以病人家属的名义,通过中田向骨髓库申请,获得了雅美同意,可以与其联系。
   当天井村健启程富士山,找到了在那里当服务员的雅美。雅美是位憔悴的中年女人,表情也很漠然。为了确保配型准确性,井村健再次采集雅美的血液样本带回东京,并再次抽取静子的血液。三天后,配型结果出来:在骨髓配型需要的5个点数上,两人完全吻合,是最佳的骨髓捐献对象。
   拿着化验结果,井村健心花怒放。“老师,您那朋友回日本了吗?”问话的是中田,井村健点点头,脸却不自觉地红了,因为性急,他从骨髓库得到联系方式的当天就找到雅美,如果病人真从美国回来,时间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他一直告诉中田的情况是,那朋友正焦急地在美国等消息。但兴头上的井村健懒得与中田细细解释。

施恩“捐献者”,处心积虑一则日记曝真相


   拿到结果的第二天,井村健打电话给雅美,故意说配型不成功。雅美笑道:“本来我只是好奇……配不上也好,一了百了。”雅美这话立马把井村健原本喜悦的心情一扫而空。
   他迅速意识到:配型只是第一步,捐献者愿意捐献,那才真是成功。可如何确保捐献者愿意捐献呢?放下电话,他思来想去得出结论:走近她博取她的同情。再联想到过去有捐献者突然失去联系的事例,井村健觉得还需保证知晓她的行踪。
   2017年10月初,井村健提着礼物来见雅美,以感谢她愿意进行二次配型为由,向她表达了自己想帮她的想法。雅美有些难以置信,随后又笑道:“您要是真有诚心,那请帮我回东京吧。”    原来,雅美曾在东京一家小公司当过会计,29岁时,恨嫁的她认识了一位做仪器生意的男友。为了帮男友筹措资金,她挪用公司的资金。谁知,钱刚转到男友的手里,他就失踪;而后东窗事发,她被判刑入狱3年。出狱后,因为犯罪的污点,她在东京没法找到工作,只好到富士山温泉谷当服务员。
   井村健表示会尽力帮忙。两周后,井村健利用自己在中央医院的关系和人脉,将雅美介绍给医院餐厅当收银员。虽然这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工作,但至少工作轻闲稳定,也方便知道她的动向。雅美高兴得一再向井村健道谢,井村健再次劝告她:要好好照顾身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井村健的生活在走过丧女之痛后,慢慢重回幸福的轨道。这年11月的一天,中田在清理井村健的办公用品时,从他未锁的抽屉里意外看到了井村健用完的日记本。因为性格比较沉默,井村健一直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从初中一直延续下来,平常他一直妥善地收着日记本,这次因为旧本子刚用完,新本子开始写了,包里不方便携带两个本子,就把旧本子放在办公室,他原本想,办公室里各种资料、文书很多,应该不至于会被发现。
   中田忍不住打开了日记本,想一看老师最内心和本质的想法。这一看不打紧,井村健想为女儿实施“生命备胎”的计划和处心积虑安排雅美的事情竟都跃然纸上,直看得中田目瞪口呆。从惊骇中慢慢清醒过来后,出于几乎本能的反应,他掏出手机,就把那十多页的日记都拍了下来,然后急急离开了老师的办公室。
   井村健的秘密被中田发现后,中田内心的平静也被打破了。井村健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因为中田并不喜欢研究,也未曾把研究当作自己的理想,只把中央医院的工作当成是谋一份丰厚而稳定的长期饭票。因此,他在工作上向来缺少钻研的劲头,一直被老师诟病,在评职称等关键时刻,井村健也没给他机会。中田忍不住在心里一遍遍笑井村健:你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原来也有这样的私心和医德败坏的事情。而如何利用这个秘密成为了中田日思夜想的的问题。
   中田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雅美,而雅美对任何一个接近她的医生都非常客气。两人慢慢熟悉后,中田向雅美和盘托出井村健選她当女儿生命“备胎”的计划。雅美听后并没有太多惊讶:“您告诉我这些,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不会是不忍心看我被人利用吧!”
   “井村可以利用我们,我们自然可以利用一下他,把生命备胎计划当成致富渠道!”中田沉默良久后说。一听这话,雅美原本黯淡的目光顿时光亮起来。

生命权被利益化,“备胎网”掀起日本医疗丑闻


   中田通过井村健的事情,发现了日本骨髓库的一个漏洞:重视病人病历,却轻视后期核查与跟踪。他想利用这个管理漏洞,抓住民众与井村健类似的对未来身体的担心和恐慌,以“提早配型骨髓、确定生命备胎”为口号,从骨髓库骗取资料,然后向正常人谋利。
   原本就想改变命运的雅美听得心旌荡漾,立即答应与中田联手。两人确定分工,雅美开一个“生命备胎”的网站,向民众兜售健康人进行骨髓配型的理念,招徕客户;他则借机向来医院检查或者治疗的病人推介网站,并负责病人与骨髓库的联系。而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写病历的环节交由井村健完成,因为对医生而言,任何形式的写虚假病历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将被判终身不得行医,他自己不想冒这个险。
   雅美有些担心地问:“如果他不愿意怎么办?”中田笑道:“我的老师爱女心切,你手中握着静子的未来,他肯定愿意帮你。”
   2018年1月,经过精心设计,一家名为“生命备胎”的医疗网站在网上成立,雅美为网站负责人,但为了与井村健联系方便,她并没有辞去餐厅收银员的工作。
   雅美在网站首页用大大的黑字写着为自己储备“生命备胎”的意义。为了增强宣传效果,雅美还用“某癌症研究中心教授”的化名,讲述了井村健痛失双胞胎大女儿,同时为另一女儿寻找“生命备胎”的故事。
   雅美在网站宣传的同时,中田也开始在医院里借机宣传“生命备胎”计划。有次,一位在电站工作的工程师,白细胞莫名减少到医院来做检查。中田通过各种检测,发现他只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身体过度疲惫、身体机能紊乱。中田面对他恐慌的眼神,提醒道:“你们这种工作身体承受的辅射比较大,容易患上血液方面的疾病,要是能提前进行骨髓配型,就是到时有什么情况,也能有个准备。”患者一听这话,立马要求申请骨髓配型。中田趁势把他介绍给了雅美。雅美向工程师收取了1万日元的入会费。
   工程师入会后,雅美就按中田的安排,到办公室找井村健。她称那位工程师是她的表哥,是她唯一的亲人。她故作凄楚地向井村健讲起表哥工作的不易和因不少同事患上白血病后对患病的担心。她告诉井村健:当年她写捐髓意愿书时,医生说过可以通过配型治疗白血病,她想请井村健帮忙给“表哥”寻找与他能配型成功的骨髓,以防不幸患病再临时寻找。雅美眼眶泛红地说道:“我在医院只认识您了,您如果能帮忙,我一定感激不尽。”
   听着雅美说出的计划,井村健不禁毛骨悚然,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这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女人怎么想的与自己如出一辙,难道真的是对生命最本真的敬畏吗?!他紧紧地盯着雅美,希望从她的脸上看出端倪,可是雅美只是充满期待地看着他。
   井村健答应想想办法,看着雅美离开,心里盘算着,雅美这番言论到底是何用意?更重要的是,她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的计划?仔细回忆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井村健相信自己绝没有透露半点信息。再想到雅美对医学并不精通,井村健安慰自己,雅美的这个要求极可能只是因为担心表哥,就如同自己当初担心静子一样。
   确认这点后,井村健决定帮一下雅美,毕竟之前为了静子已经做过假病历,毕竟那位工程师在医院做过检查,他只需稍稍把结果动一下,就可以申请进行骨髓配型,他一旦帮上这个忙,雅美对他的感激就会更甚一步。他自己也知道,找个收银员的工作对雅美内心的震撼还是有限的。
   三天后,井村健把工程师的病历稍加修改后,给了中田。中田一面申报,一面高兴地把消息告诉了雅美。骨髓反馈过来可以配型之后,雅美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她的第一个客户——那个工程师,工程师再付三万日元,同时约定,如果找到配型对象,工程师付出十万日元。两个人乐开了花:有了这次虚假病历的铁证,以后控制井村健就更容易了。    井村健修改病历后,并没把这事太放在心上,谁想一个月后,雅美再次找到他,请求他再给表哥的一个同事写病历。雅美的话语依旧充满恳求:“我现在才知道,对医生来说,写病历是严重的事情,表哥说非常不好意思,但那位同事是表哥的好友,您帮人帮到底吧!”井村健从雅美的话里听出了威胁的意味,这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他回绝道:“人该体谅别人的难处,这事我帮不了你的。”雅美似乎预料到了井村健的反应,倒也不恼,直接说道:“如果您不帮忙,我可保不准表哥的朋友会不会追问表哥的事情。那时,怕是对您的影响更不好吧。”
   直到此时,井村健算是彻底明白过来:雅美就是抓住他虚写病历的把柄,让他继续为她所用。井村健疑惑地问道:“你要进行这么多的骨髓配型干什么?”雅美无奈地回答:“他们都是电力系统的辛苦人,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太大,说到底,就是為了保自己一条命。”井村健知道不该相信雅美的话,可他怎么也想不出雅美这样做的目的,慑于雅美有自己虚开病历的罪证,加之总还不想把静子好不容易找到的“生命备胎”切断,也想不出虚写这种病历有什么危害。犹豫再三后,答应了。但他提醒雅美:“知道配型结果就行了,千万不能骚扰捐献人。”雅美答应了。
   此后,井村健陆续为雅美写了近30份要求骨髓配型的病历。因为井村健所在的医院每年接诊病人多,骨髓库并没有查觉异样,其中,有8人骨髓配型成功,雅美和中田从网站和配型中获利过千万日元。雅美和中田一直以为,这种赚钱方式神不知鬼不觉,且一劳永逸。
   可2019年下半年开始,骨髓库管理部门陆续接到捐献者投诉,说有人拿着医院的鉴定书,说两人的骨髓配型成功,请对方一定保持联系。捐献者纷纷质疑:骨髓库是不是泄露了他们的隐私,对方没有骨髓移植需要,又为何组织他们配型?接二连三的投诉引起了管理部门的警觉,为慎重起见,骨髓库向东京警方报警。
   东京警方通过报警的捐献者找到几位通过医院已经做过配型的客户,通过他们的介绍,雅美的操作流程很快浮出水面。警方将雅美逮捕,雅美将中田和井村健供出。井村健这才知道,雅美与中田相识,而自己写的那些虚假病历被两人合伙牟利,痛悔不已,但为时已晚。三人很快被逮捕、起诉。
   至此,这起日本历史上闻所未闻的“骨髓丑闻”被曝光。民众难抑愤怒,医学部也深刻检讨:一定要加强与民众生命权相关的各项业务,包括骨髓库、器官移植等业务的管理,斩断任何伸向民众生命权的黑手。   
  编辑/杨晓琴
其他文献
最近,人民日报的一条新闻,惹哭了全国几千万网友。   李华,是一位患有罕见病的病人,在他这场堪称医学奇迹的四次手术背后,除了有科学的力量,更有一份催泪的母爱。   如果没有那场疾病,今年46岁的李华应该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应该是一位父亲,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儿子,是一个好丈夫,是一位每天为生活奔波、承担着养家糊口压力的中年男人……   然而,一场奇怪的疾病,让一切可能都变成了不可能。   然
期刊
2020年6月4日,上海第二中院下达了对2016年杀妻藏尸案凶手朱晓东执行死刑的命令。   6月4日下午,一条“2分钟回顾上海杀妻冰柜藏尸案”登上了热搜。   杀妻案,其实并不少见,但朱晓东这一桩,绝对可以说残忍到超越人性底线的一起案件——蓄意杀妻   朱晓东并非和妻子因为一时的吵架,激情杀人。相反,他在杀人前,做了许多准备,他购买了《死亡解剖台》等变态杀人书籍和冰柜,并在工作单位办理了离职
期刊
单亲家长容易把子女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有的甚至为了在前任面前扳回一局,不惜把孩子当成一件道具,殊不知过高的期望值势必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本文主人公为和前夫赌气,花血本培养女儿,为了让孩子成绩有所提高,还买来一种“聪明药”让其服用。岂知,学习哪有捷径,所有的“捷径”背后,必然是难以想象的高昂代价……偶 遇   2018年8月2
期刊
开栏语:据统计,仅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947.1万对,而离婚却有415.4万对,中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6年上涨。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未来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吗?这一点我们目前虽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情感问题我们能做点什么,为此《知音海外版》联合“知音心理”推出情感疗愈专栏,专注解决您的情感问题,帮助你找回幸福的自己。   为什么发誓会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你的男人会在婚姻中出轨?
期刊
2020年7月高考季,哈尔滨理工大学一位堪称“扫地僧”的老师走红网络。有不少高三学生表示,他们冲着“神级老师”王晓琮的大名,才报考了哈理工。王老师其貌不扬,胡子拉碴,脚上常穿一双破旧的黄胶鞋,看上去就像个锅炉工。其实,他14岁就进了北大少年班,18岁考上浙大研究生。从教40年,他指导的学生拿过无数国际大赛一等奖!因未婚妻车祸去世,王老师终身未娶;他每天吃最廉价的饭菜,有时连盘子都舔干净,背后的原因
期刊
2020年3月的一天,建平药材公司老板兼“直播带货网红”缑建平办公室的电脑竟然被黑客入侵,对方窃取了公司的一些机密文件和他私生活里的一些自拍视频。缑建平为了赎回那些资料,不得不和对方进行谈判,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对方不为勒索钱财,而是跟他提出了一次又一次荒诞无稽的要求……电脑被黑   2020年3月10日下午,缑建平的工作电脑突然黑屏,之后被远程控制。当他反应过来时,发现电脑里存的一些文件密
期刊
近日,一場社交媒体运动在日本风生水起。  据报道,已有2万名妇女签署网上请愿,要求政府阻止企业规定女性必须穿高跟鞋上班。  社交网络上,#KuToo标签在日本流行起来——日语中,“kutsu”是鞋的意思,“kutsuu”是疼痛之意,#KuToo也成为反高跟鞋运动的代名词。  该运动由现年32岁的女星石川优实发起。在殡仪馆兼职期间,她被要求必须穿高跟鞋,她认为这是性别歧视,于是开始号召日本女性一起反
期刊
2020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38岁的黎晓光在一次相亲会上,认识了32岁的林冬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结为伴侣。婚后不久,林冬梅突然病重,含泪留下遗嘱,悄然离家,欲寻短见。黎晓光心急如焚,忙不迭地报警,而此后发生的一切都超乎他的想象,错综复杂的阴谋与骗局逐渐浮出水面……短暂的婚恋   1982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的黎晓光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之后在舅舅的引荐下当了一名货车司机。他整天出车,皮肤晒得黝
期刊
杨丽萍是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她的《雀之灵》《孔雀公主》《两棵树》等享誉世界,其舞姿总是给人以强烈震撼。大家对她的这些经典作品如数家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缘于对艺术的挚爱,她还是一位感性的收藏家,一切与民族艺术相关的物件都是她青睐的对象。她坦言,收藏只是一种爱好,并不是为了赚钱,可十年前她收藏的一套翡翠项链,如今已经翻了十倍,价值高达3亿余元,这背后有着怎样故事呢?蝴蝶铜锁
期刊
赌博法案将推出   “赌博终于合法了!”2016年年终,不少日本“赌民”发出感叹。   2016年12月15日,日本国会例行会议最后一天,经过前一日延续到深夜的“讨论”,众议院终于通过了简称“赌博法案”的“综合度假设施整备推进法案”。延宕多年之后,日本终于对赌博产业打开了大门。“潘多拉的盒子”   日本街头,一些外有镭射光柱的小店总能吸引住路人的脚步,纵使店内烟雾弥漫,声音交错喧嚷,依旧坐满玩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