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作文成“做”文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近几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再一次强调了新课标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生活化,也就是让学生真实并且富有情趣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见解。而我们平时的现状恰恰和它背道而驰,很多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是薄弱初中,都是为了应付中考“做”文,即通过机械僵化的训练,制造出雷同单调缺乏生活气息的文字产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薄弱初中作文教学真正生活化,和新课标相统一,最终走出当前困境从而避免僵化“做”文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生活化 薄弱初中 做文 写作资源平台 写作共同体
  新课标中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规定,其中生活化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然而,当前薄弱初中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去甚远,甚至和它背道而驰,呈现出僵化呆板的“做文”状态,缺乏作文思维培育,耽于简单的文字游戏。
  一、薄弱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当前薄弱初中由于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城乡地域性差异,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作文教学依然停留在为中考服务的低级阶段,围绕考试要求,学生经过教师长期有针对性地所谓训练,甚至包括有些教师采用让学生背诵范文的极端手段,最终勉强能够“做”出基本符合应试要求的文字产品,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结构安排,甚至是开头结尾和段落层次,都深深打上了教师硬性规定的烙印,呈现出“小文人语篇”“假大空拼盘”“套路化模板”“新八股”等完全背离生活的写作内容,作文教学过程仿佛变成了产品加工生产线,原来的艺术性作文变成了简单粗糙的技术性“做”文。
  二、当前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当下这种不良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客观原因,首先,薄弱初中由于地域生源等现实差异,不具备表现某些生活题材的前提条件,以2012年南京中考作文题为例,旅行对于相当一部分薄弱初中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奢侈的活动,现实中他们缺少真实可感的体验,因而这样的命题对于他们,先天性地形成了某种局限和制约,最终只能被动地按照平时的训练进行“做”文,闭门造车,文字生硬虚假,毫无生活气息可言。其次,尴尬的写作教学体系,当前的语文课程形态,基本还是以阅读为核心的架构,写作教学形如鸡肋,重要性无法体现,并且缺乏理想统一的教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自为政,散乱无序。其三社会对于学校评价标准的简单唯一,很多时候,社会和家长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往往就就是简单的两个字:成绩。这必然给师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给学生带来繁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疲于奔命,应付作业,根本无暇顾及身边的生活,更谈不上让作文生活化了。当然,主观上,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对于教学目标的急功近利,缺乏因材施教的研究性能力等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另一方面原因。
  三、现状反思及应对策略的几点探究
  1.开发整合写作资源平台。作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固定的课堂,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开发一切资源和平台,促发学生愿写、想写、能写。比如日常性写作,让学生写日记书信博客等相对比较随意的形式,给学生可以自由放飞心灵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有机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以其随机性、灵活性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表达需求,从而逐步改变学生被逼“做”文的状态,逐渐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
  2.把握好读和写的关系。读是手段,写是目的,读,有益于写,写,离不开读,让学生会读书,读活书。即通过阅读,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迁移到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和生活相联系,从而学会把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感悟体验用读来的理论和经验表达出来,形成具体的文字,用别人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文章。
  3.教师命题生活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应该用心揣摩,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进行命题,比如关于学校,家庭生活等,让学生感到写作的内容和自己息息相关,真实可感,有东西可写,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胡编乱造,这一点对于薄弱初中尤为重要,有真的东西写出来,是作文教学生活化良好和关键的开始。
  4.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从生活细微处着眼。生活处处皆文章,只是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而已。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眼睛早已被繁重的课业负担蒙蔽了,他们对待周围的一切都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更遑论仔细观察了。而想要改变这一切,则需要教师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引导,比如一年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就是最好的契机,对于薄弱初中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难得走进生活,亲近自然的机会,而且也是他们难得轻松的时刻,没有学习考试的压力,心情放松自由,此时此刻,教师引导他们静心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事半功倍,并且体验和印象无比深刻,感受自然真实,全然不是平时书本上抽象单调的被动感觉。
  5.构建师生写作共同体。 奥运冠军伏明霞的教练跳水必然跳不过伏明霞,但她肯定熟稔跳水的动作技能和技巧,同理,语文教师不能保证自己的写作能力好过所有的学生,但她必须是一名成熟的写作者,教师应当和学生构建写作共同体,以自己的积极姿态,以自已亲历写作的甘苦经验,激励学生,启发学生。薄弱初中的教师,可以写下水作文,和学生一起交流,让学生能看到作者就在他们眼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他们一样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感受,长期坚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师生双方一起去感受好生活,表现真生活。
  6.建立赏识为主的评价机制。如何评价作文,对于作文生活化至关重要。万事开头难,尤其对于薄弱初中的学生,由于某些客观现实的原因,很多学生的作文还停留在模仿甚至抄袭的低层次阶段,因此,建立赏识为主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赏识为主的评价机制的最终建立,具有无限潜能,可以让学生形成阶梯式螺旋形循序渐进的良性上升态势,最终完成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要我看生活到我要看生活的本质性蜕变,形成师生双赢的美好局面,顺利实现新课标对于作文生活化的理想目标。
  诗人屈原说得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想要顺利实现薄弱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目标还会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坚信,只要师生齐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善于观察,勤读多读,积极引导,健全评价,真正走进生活,我们一定能其利断金,共同迎来作文生活化的春天。
  【参考文献】
  李卫东.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的几个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思考力。“阅读”是学生自我输入的过程。有输入,就有输出,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感悟内化成想要表达的东西,并最终用文字呈现出来,这就是输出。输入与输出完美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非常必要。  一、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写作
期刊
學校利用校内空地,开辟了“快乐农场”,每班分一块地,让大家种自己喜爱的农作物。  我身为劳动委员,自然成了“班级农场主”。我和同学们商量后,决定种香菜、芹菜、波菜和萝卜。原因很简单,这些蔬菜易种、易活、易管理。  说干就干,翻土、播种、浇水,很快,我们的菜地就一片绿意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香菜、芹菜、波菜和萝卜都长大了些,但长势不太好。大家分析认为可能是土地肥力不足。于是我提议给蔬菜施有机肥,书上说
期刊
写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写作素养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好写作教学工作,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读促写的方法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能让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对以读促写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发表几点个人的浅
期刊
课程和教学大纲改革,对小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加入了“作文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教材开展“作文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对“精读课文”和“作文例文”等进行探讨,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着重解决在使用統编版教材时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是心智活动的路径。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重的功能,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能够把主题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有效连接主题中的关键词,展现并列关系等,从而达到深层次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发散思维,解决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问题。  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把思维导
期刊
童漫作文是把儿童漫画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让学生将对漫画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童漫作文的课型、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研究,供同仁参考。  写作就是运用文字表达自我,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当前,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生活经验少、阅读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缺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导致在写作时仅会简单概括,不会细节描写。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
期刊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高度重视提问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作用,优化提问方式,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提问,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要采取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提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张久琪老师《不宜作为教材的三点理由》和冯华蓓老师《对的当下解读》提出商榷,讨论《甜甜的泥土》入选教材的合理性。  【关键词】  甜甜的泥土 教材  《甜甜的泥土》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转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孩子对母爱的渴望。笔者首次教学之时查阅了相关论文,发现不少文章对这篇小说提出了不同见解。其中有三篇文章指出,《甜甜的泥土》不宜
期刊
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纪念日。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创造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每但我看到《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时,我就想起了共产党……  这本书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说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叙述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事件,记叙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战略,记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宏伟诗篇,描绘了改革开放的春
期刊
五月,蔷薇开尽,荼蘼花事了,姗姗来迟的槐花才开出一树的白。  槐花是极平凡的——它既不能供人景仰,也不能用作建材,说是花中最平凡者也不为过。可每每听到乡下人叫某个姑娘“槐花”,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像极了槐花的香,是镌在骨子里的。  槐树的生命力是极旺盛的,家乡的山坡上满是槐树。槐树不挑地儿生长,因而我极幸运地得到了一段充盈着槐花香的童年。  槐花形不似雪花飘逸,色不及梨花洁白,但它胜在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