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槐花如雪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蔷薇开尽,荼蘼花事了,姗姗来迟的槐花才开出一树的白。
  槐花是极平凡的——它既不能供人景仰,也不能用作建材,说是花中最平凡者也不为过。可每每听到乡下人叫某个姑娘“槐花”,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像极了槐花的香,是镌在骨子里的。
  槐树的生命力是极旺盛的,家乡的山坡上满是槐树。槐树不挑地儿生长,因而我极幸运地得到了一段充盈着槐花香的童年。
  槐花形不似雪花飘逸,色不及梨花洁白,但它胜在多:一丛丛,一簇簇,总是极热烈极天真地开满山坡。微风吹过,一阵阵地漫卷西风。
  小时候,我和表姐贪玩,一到花季,就急不可耐地冲上山坡撒欢儿。印象较深的就是表姐在树上采,时不时撒下片片纯白的“云彩”。我在树下观望,偶尔搭把手,把采下的槐花轻放在篮子里。阳光下的槐花白得透明,尖端略微漾出点红。指尖划过,轻轻的,柔柔的,即使是婴儿细嫩的肌肤,也不过如此了。轻捧一小堆槐花,順着风挥洒出去,便是一阵馥郁的槐花雨。玩累了,就躺在树下,卧在槐花织就的枕上,伴着花香小憩一阵,好不惬意。阳光不是那么刺眼,表姐和我头靠头,静度花下似水流年。
  那些日子里,我还爱极了吃外婆蒸的槐花饭。一开锅,花香便溢满了厨房。相较清淡的生槐花,还是槐花饭对我更有吸引力。略带些粉红的槐花蒸熟后,成了几乎全透明的白,嵌在五谷杂粮相伴的饭中,尝起来甜丝丝的,怎么也吃不腻。
  日历一页页翻过,我要离开乡下去城里读书了,纵使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临走时,表姐来送我,外婆来送我,就连槐花也来了——那“沙沙”声,是它们在为我吟唱一首叫作“离别”的歌。外婆端来一个小碗,里面盛满了槐花饭:“带着这碗饭走吧。”细细想来,那碗饭吃起来略有些咸,不知是融入了槐花的泪,外婆的泪,还是我的泪……
  现在,每当碰巧路过一棵盛放的槐花树,我便会站在树下伫立许久。
  一夜槐花如雪,回想当年那个早晨,阳光的疏影被缓缓拉长,初升的旭日下,是几个或深或浅的足印,以及满地槐花……
  点  评
  “一夜槐花如雪”,香气袭人情暖心——作者以“槐花”为物象,由槐花的形态落笔,继而形象生动又动情地描写了童年在槐花树下玩乐的情景,又写了外婆亲手做的槐花饭,和愧花为我送上的“离别”的歌。作者以温柔的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对家乡依依不舍的游子形象。
  文中“是镌在骨子里的”“阳光下的槐花白得透明,尖端略微漾出点红”等语句,均耐人咀嚼。
其他文献
请以“岁月静好,______最美”为题作文。  要求:①在橫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写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显然,为了与前面的“岁月静好”对称,此题可补入两个字的名词。可填入的词很多,比如平淡、阅读、友情、成长、微笑、青春、知足等。  写作之前,可以重温、回味那些让你难忘的往事;可以和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想象力、思考力。“阅读”是学生自我输入的过程。有输入,就有输出,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感悟内化成想要表达的东西,并最终用文字呈现出来,这就是输出。输入与输出完美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非常必要。  一、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写作
期刊
學校利用校内空地,开辟了“快乐农场”,每班分一块地,让大家种自己喜爱的农作物。  我身为劳动委员,自然成了“班级农场主”。我和同学们商量后,决定种香菜、芹菜、波菜和萝卜。原因很简单,这些蔬菜易种、易活、易管理。  说干就干,翻土、播种、浇水,很快,我们的菜地就一片绿意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香菜、芹菜、波菜和萝卜都长大了些,但长势不太好。大家分析认为可能是土地肥力不足。于是我提议给蔬菜施有机肥,书上说
期刊
写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写作素养对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好写作教学工作,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读促写的方法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能让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对以读促写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发表几点个人的浅
期刊
课程和教学大纲改革,对小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加入了“作文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利用教材开展“作文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对“精读课文”和“作文例文”等进行探讨,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着重解决在使用統编版教材时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
期刊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是心智活动的路径。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重的功能,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能够把主题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有效连接主题中的关键词,展现并列关系等,从而达到深层次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发散思维,解决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问题。  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把思维导
期刊
童漫作文是把儿童漫画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让学生将对漫画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童漫作文的课型、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研究,供同仁参考。  写作就是运用文字表达自我,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当前,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生活经验少、阅读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缺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导致在写作时仅会简单概括,不会细节描写。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
期刊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高度重视提问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作用,优化提问方式,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提问,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要采取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提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张久琪老师《不宜作为教材的三点理由》和冯华蓓老师《对的当下解读》提出商榷,讨论《甜甜的泥土》入选教材的合理性。  【关键词】  甜甜的泥土 教材  《甜甜的泥土》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转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孩子对母爱的渴望。笔者首次教学之时查阅了相关论文,发现不少文章对这篇小说提出了不同见解。其中有三篇文章指出,《甜甜的泥土》不宜
期刊
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纪念日。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创造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每但我看到《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时,我就想起了共产党……  这本书写下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说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叙述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事件,记叙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战略,记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宏伟诗篇,描绘了改革开放的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