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探索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市场对跨国医学人才的需求增加,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合格的兼具语言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外语人才成为新形势下的课题,而文化交流能力是双向的,即兼顾目的语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交流能力,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文化教学偏重目的语教学,造成了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本文通过将“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探索,探讨如何提高涉外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涉外医学生 跨文化交际 中国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229-02
  一、关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现状
  随着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开办,中国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增加“中国文化翻译”题型,占试卷比重的15%,由此传递给英语教育者和英语学习者一个重要的信号——“英语交流是双向的,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目的语文化,也是能够将自己的母语文化用英语传播出去!”
  2000年,南京大学教授从丛首次提出了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指出我国外语界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的另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应当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贯穿到各层次的英语教学中。
  1980年,葛传槼首次将“中国英语”作为一个严肃的概念提出,“中国英语”逐渐被认作是“母语是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二、在涉外医学生课程体系中导入“中国英语”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研发等越来越得到关注,国际关注聚焦于我国的中医药研究,中医药学既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同时也从医学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但是,由于文字上的差异,它的传播受到严重的局限,使其影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对外学术交流受到一定的妨碍。所以,培养合格跨文化交际的中医药外语人才迫在眉睫。
  中医翻译已纳入高校中医类及语言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内有不少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或者研究方向,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等,而且以中医翻译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点也已建立,尝试用“中国英语”来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翻译。
  三、将“中国英语”融入涉外医学生英语课程体系的课程探索
  (一)更新与“中国文化输出”相适应的具有“中国英语”特色的教学材料
  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对大学生更高的要求包括能够翻译反映中国国情和文化介绍性的文章。医学院校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和医学专业英语阶段,仅以笔者学校现行教材为例,教材涉及到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主题几乎寥寥无几。
  如何在英语课堂有效学习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语言国情说”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一些反映该民族特有的事物的词,这些词常常带有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其他民族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语,尽管这类词汇不多,却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象征,例如:医学英语里有些中医药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应该反映出来,予以保留。
  为了有效进行双向的跨文化交际,尤其注重培养母语文化输出的能力,应当在相关的外语教材中补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书籍和教学材料。见表3
  (二)改革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将“用中国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教学活动贯穿大学应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课型之中。
  第一,让涉外医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堂接触与“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特有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和报纸原文或者节选课文,通过阅读权威性高的中国英语文章,学生很容易被激发学习需要和兴趣。
  第二,开展涉外医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要紧紧围绕“用中国英语表达有特色的中国文化”的主题进行。如: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教学分为不同主题,“中国节日”“中华美食”“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人物”和“中华文明”等,甚至可以适当的加深拓展涉外医学生对于“中华价值体系、哲学与思维方式”的学习和探讨,以此加深涉外医学生的本土文化人文情怀。
  第三,针对不同专业的涉外医学生开展“特殊训练”,即在“医学英语”阶段根据专业特色和需要拓展本专业相关的中国文化导入和相应的用“中国英语”表达文化的思维能力。如:针对涉外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导入传统的中医哲学、中医理论、中华养生和中医理论框架的哲学方法等,将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引入到中医药翻译的课堂实践训练之中。
  第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交际场景中自觉使用交际策略。在课堂训练中,让学生围绕不同话题进行交际实践,不仅包括日常交际也要涉及中医药翻译等课堂活动。
  (三)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原则进行文化教学
  1.目标导向教学原则
  在此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应该紧扣文化教学主旨进行教学计划的设置和设定,教学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根据此教学目标来设计展开文化教学课程以及如何整合“中国英语”教学。
  2.基于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以任务为中心的文化教学因其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而备受青睐。涉外医学专业学生基于某一“分配的文化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整个学习进程紧紧围绕某一任务展开。如:在涉外中医专业设置翻译中国中医药的药品说明书这个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跨文化传达中国医学翻译的技巧。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文化教学要注意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所教授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是基于学生为中心考虑的。涉外医学生的未来择业,大多是出国或者在外资医院工作,有时机和场合与外国人进行有效英语交流和沟通,这需要他们不仅有接受目的语文化的能力,也要有输出汉语文化的能力。根据这个实际需要,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4.以话题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教师根据现行使用教材的每一单元话题,进行相应的中国文化话题设置,开展用中国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课堂实践。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中题目为“铁与运动的关系”的一文,普及了西医常识。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此话题开展中医药或者中国食疗文化的“中国文化”教学,让学生尝试用“中国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5.重视语言输出能力的原则
  众所周知,语言的输出能力和输入能力同样重要,但是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入能力均强于语言输出能力。而中国文化输出和如何正确的用中国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均属于语言输出的范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语言文化输出能力。
  6.扩大网络在线学习的教学原则
  随着互联网技术条件的成熟和普及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鉴于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有限,教师应该多利用网络进行课下文化教学,以此提高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好语言,更是为了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流。培养高等医学院校的涉外医学生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以及如何使用“中国英语”表达特有的中国文化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中国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教育,是提高涉外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
  [2]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04):58-6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实施是提高整体电气执业人员素质,使我国电气工程优秀人才进入世界人才竞争市场的一项有效措施,电气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是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基础,是我国高
会议
针对清华大学“宽口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定位和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以“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为宗旨,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进行了改革。对理论课程进行了优化重
会议
本文主要介绍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路课程组在“电路”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尝试与探索。本文强调了“电路”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介绍了“电路”教材建设的成
会议
当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了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必须能够适应这一需要,达到一流水
会议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向教师提出了如何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新课题,本文就此课题做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原则,就
会议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研究有关电能的传输、变换、检测与控制等相关技术,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融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该
从“大环境”、“大系统”、“大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建筑”的包含的具体内涵,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大建筑”办学体系的特点,讨论了我校200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
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人才培养中的两个方面,科研在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议
近十年来,电力工业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电力市场化改革,柔性交流/直流输电,广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相继出现。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也高速发展,特高压输电
会议
结合我校实际,在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校情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趋势,构划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之路;对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电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