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究竟激发了谁的创业意愿?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阐述了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举措,结合学生创业意愿调研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政策的实际成效及其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并结合年份数据探讨了相关政策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结构的调整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塑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推动基于创新、学科专业与机会驱动的创业。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政策成效;价值塑造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教育部启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认定工作,对高校实施有效激励;联合其他部委、地方政府启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大学生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持续激发创业导师参与热情。由清华大学发起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将一批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效动员与联系起来,协同调动资源,共同聚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所承载的重要使命。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稳定在3%左右,相比十年前的1.2%已有显著增长,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1]虽然毕业三年内创业的比例可以达到6%左右,但仍会有超过半数的创业者在三年之内黯然离场。应当说,青年创业的生存压力与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企业发展危机重重。同时,创业者的能力也不容乐观,虽然超过八成创业者表示自己创业属于机会型创业,但四分之三的创业者的资金来源是亲朋好友或是个人积蓄,风险投资占比仅为3%,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创业者选择的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自己最熟悉的教育行业,同质化竞争、技术门槛低、市场渠道缺乏等成为企业难以存活的主要因素。
   需要反思的是,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各类政策陆续出台,创业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毕业生创业比例不断增加,然而对各类政策的实际绩效尚缺少有效评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愿?究竟激发了哪类学生的创业意愿?高校提供的资源、创造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业的意愿?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探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结合面向学生的创业意愿调研数据,通过分析学校政策对于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效,进而为今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方向建议与思路拓展。
   一、文献回顾:理论分析框架建立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厘清基本概念,明确其价值所在,避免误入歧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有鲜明的政府推动特征,承载了太多的社会期待,不少高校内在驱动力不足,仅仅将创业作为就业途径,努力地动员和支持那些本没想创业的人去创业,结果不如人意。[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工具与手段,也不能简单以群体规模、经济指标来衡量评估,既不能窄化为“企业家教育”,也不能泛化为“素质教育”,应当定位于培养创新型人才[3],其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决定着创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4]。因而,将创新与创业有机融合成为重要趋势,教育也从培养自主创业者向岗位创业者转变[5]。所谓岗位创业就是要守住自身专业,基于所学专业推动创新,依托大学教育所获得的创业意识、知识与技能,走向创业之路。
   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還需要供给充沛的资源与营造良好的生态。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中普遍存在着课程量少且形式单一,师资缺乏且技能不足,场地、资金短缺等问题。[6]高校需要增加配备师资力量,加大创业课程供给,同时提供创新创业所必须设施设备,并多方筹集资金支持。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校友等都是筹集创新创业资金的重要渠道,美国高校[7]和中国高校[8]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些渠道的有效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是额外附加给高校的临时任务,而应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体结构之中[9],与课堂教学、创新赛事、创业实践、能力拓展等有机融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要寻求资源、团队的差异化与互补性,通过基于彼此补充的持续互动形成教育网络,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基于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辐射模式与混合模式的研究[10],可以看到无论哪种模式都离不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也都努力尝试推动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组成具有互补性的创业团队。跳出高校的局限,立足区域创新体系的各要素主体,高校与政府、企业基于功能的差异,可以形成密切互动,共同推动和促进创业教育网络的形成,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与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充沛的资源体系与健康的生态体系(见图1)。价值体系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引领,比如积极倡导推动基于学科专业的创业、基于创新的创业,鼓励引导机会驱动的创业等,回答我们引导什么人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创业等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引领。资源体系涵盖指导教师、体系化课程、研发设备条件、场地及各类资金支持等,解决的是基础条件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质保障。生态体系则是在资源体系支撑之下,通往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其充分动员、利用了各类资源与条件,通过科技赛事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因材施教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学科交叉促进前沿创新,通过持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能力、激发创业潜能,最终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生态体系解决的是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引领的路径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最核心的模块,也是高校模式创新、大做文章的主要领域。
   本文将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阐述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举措,并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政策成效,特别是其对于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取向的影响与塑造。
   二、创新探索:基于清华大学的案例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将创业计划大赛引入我国高校,2002年成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09年率先发起举办公益创业实践赛,2016年又率先推出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面持续探索前行。经过20年的教育实践,清华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认识: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又是依托于学科专业的,大学要推动的是基于创新的创业;学生长远的创新志趣与能力的提升远重于短期的技术成果与商业利益,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短视;学生创新教育是实现从“学生创意激发”到“创新成果产出”的过程,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要完成“创意萌发—创新探索—创业实践”的过程并贯穿其中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无法单单依靠学生自然而然的成长发展或是样式固定的创新创业课程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多方的支持与互动,构建充沛的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健康的生态体系,最终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
   在资源体系建设上,需要打开高校的大门,汇聚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在指导教师方面,清华大学2011年组建了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导师团,广延名师,先后聘请校内各院系、校外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300余人担任创新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参与式指导与支持。在课程资源方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设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等系列课程,同时,2016年学校设立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系统推进技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场地设备资源方面,2010年建立的学生科技兴趣团队为科技类社团创新实践提供了800 m2的公共活动空间,2014年建立的i.Center则在16500 m2的空间内为全校学生开放提供了各类仪器设备,极大地支持了学生自主开展各类创新探索。在资金支持方面,学校拿出自主科研经费支持本科生开展创新研究,筹措资源支持本科生到海外顶尖学术机构开展学术研修,同时,2013年建立的X-lab、2014年建立的清华创+等平台也通过市场化筹资方式,面向政府、企业、投资人筹集了大量资源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在生态体系建设上,需要基于资源体系积极构建创新实践机制,努力将资源用好用活,以支撑价值体系的实现。在学科赛事方面,清华大学有着很好的传统,以1983年开始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1998年开始的创业大赛为基础,2009年启动的公益创业实践赛将公益创业理念引入学校,并推动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加速发展,2011年启动的创意大赛立足激發学生原始创新,鼓励学生勇于跳出既有思维局限,大胆探索未知领域。除此以外,50余项各类赛事共同营造了创新创业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渠道。
   在创新实践方面,2009年学校建设了累进支持体系,对在科技赛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累进支持基金,用以支持学生持续围绕某一主题或方向开展创新探索,促进创新成果的深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2012年启动的“闯世界”本科生海外学术研修支持计划,支持大二大三本科生前往海外顶尖学术机构开展不少于6周的学术研修,引导学生追踪学术前沿,对话领域巨擘,将海外优质创新实践资源为我所用。2014年启动的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立足建设本科生的“科学基金”,学生可基于自身研究兴趣自主申请立项,鼓励跨学科交叉与团队合作,引领学生自主研究风尚。
   在因材施教方面,2007年启动的“星火班”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动员校内外各类优势资源,通过变革调整学员选拔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学术共同体建设方式等,突出学术创新导向,紧密依托前沿讲座、学术讨论、自主立项、产业调研、海外研修等培养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潜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2010年启动的学生科技兴趣团队建设则立足于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依托某一领域的领军企业建设该方向下的团队,将企业的创新资源充分转化利用,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聚焦同一主题,立足产业创新的最前沿、基于产业中的真问题开展研究,支持学生从创意产生到最终商业化落地的全过程,切实推动基于创新的创业。
   在学科交叉方面,除了依托“星火班”、学生科技兴趣团队、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等建立起来的学生跨学科交流合作平台以外,学校层面制度化的学科交流平台还有2009年创办的《清华大学学生学报》,其设置版面报道学生最新创新成果及学术前沿热点,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在促进不同学科相互对话交流的基础上推动交叉创新。此外,巅峰对话、星火论坛也是校内外专家学者与学生对话探讨学科前沿的重要平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分享互动,不同学科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创新。
   在资源体系、生态体系的建设基础上,价值体系作为上层建筑指引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是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判断与方向倡导,其不是空中楼阁,具体建设工作与其他两个体系是融为一体的。价值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特点学生因地制宜开展引导,在为其产生创意、探索创新、实践创业提供支持和创造环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特点、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排除升学、就业等功利化因素的影响,面向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社会发展开展基于学科专业与创新的创业实践。同时在对学生评价和支持的过程中,清华大学也突出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例如,2010年启动了学术科技突出学生免试推荐攻读博士研究生项目,为学生心无旁骛开展创新研究提供政策保障,为有学术志趣与潜能的学生开辟通道,鼓励学生做大学问。2014年在创+平台设立无偿不占股的种子基金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让愿创新、想创业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不必过多考虑失败的成本,可以真正潜下心来,做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创新创业项目,而不是只为赚钱的项目。
   清华大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生态体系、价值体系的政策主要集中在2009~2014年制定实施,接下来将选取相关数据定量检验影响学生创业意愿的内在机制是否随着政策的实施而发生变化,以及这些政策对于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取向的实际影响与塑造。    三、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模型
   本文在控制性别、政治面貌、学科专业、家乡所在地区、家庭教育背景的基础上,选取价值体系、生态体系、资源体系的相关要素作为自变量,构建了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图2),并试图根据模型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变化机制。
   (二)研究假设
   依据前述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类政策会体现为价值体系、生态体系、资源体系的构建,最终反映为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态度与行为——资源体系有针对性地跟进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生态体系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平台和社会网络,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与基本价值判断。
   在价值体系方面,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判断与方向导引最终会转化为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个体认识。首先,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体现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和观念。本文假设,当高校更倾向于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种解决就业的手段而对学生进行功利化培养时,学生在个人思想上也会忽视专业学习对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而更倾向于把学习的作用归结为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相反,成熟的创新创业价值体系,一方面会使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会激发更多对知识感兴趣的学生的创业意愿。其次,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会反映在学习成绩上。高校如果在价值体系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在基于学科专业和创新,那么在教育过程中会持续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是创新创业基础的理念,从而形成创业意愿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之间的正向关联。针对价值体系,作出以下假设。
   假设1.1:创业意愿与就业导向的学习动机负相关。
   假设1.2:创业意愿与升学导向的学习动机负相关。
   假设1.3:创业意愿与知识兴趣导向的学习动机正相关。
   假设1.4:创业意愿与学习成绩正相关。
   假设1.5:创业意愿与阅读专业书籍数量正相关。
   对学生而言,生态体系包括了与之相关的社交网络和成长体系。高校内各项活动的参与率既可以反映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成长倾向,也可以反映学生的社交网络和成长支撑。本文认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理应更加倾向于选择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学生认识社会、丰富阅历的重要渠道,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会更倾向于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学術科技活动也是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力拓展活动也能够为学生积累全方位技能创造条件。针对生态体系,作出以下假设。
   假设2.1:创业意愿与社会实践类活动的参与率正相关。
   假设2.2:创业意愿与学术科技类活动的参与率正相关。
   假设2.3:创业意愿与能力拓展类活动的参与率正相关。
   在资源体系方面,高校的资源投入需要聚焦于帮助学生提升学科创新素养与专业知识积累。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强化对学科专业与创新的要求,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会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创新训练等,对高校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也使得其对于既有课程、资料、设备等资源并不满足,期待进一步的扩充与改进。针对资源体系,作出以下假设。
   假设3.1:创业意愿与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负相关。
   假设3.2:创业意愿与科研设备的满意度负相关。
   假设3.3:创业意愿与图书馆资源的满意度负相关。
   四、变量测量和分析模型
   (一)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1~2015年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所做的学生基础调研,该调研每年面向全校本科生按照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本文针对所研究的问题选取5年调研问卷共包括5493份有效问卷,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体系、生态体系、资源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测量与描述。
   (二)变量测量
   本文研究的因变量为学生创业意愿。问卷通过“毕业后是否愿意进行自主创业”进行测量,通过选择“愿意”或“不愿意”来具体测量。本文将自变量分为价值体系、生态体系和资源体系三部分,价值体系通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况具体测量,生态体系通过学生的各类活动参与率来具体测量,资源体系则通过学生对各类资源的评价具体测量。
   学习动机分为就业导向、升学导向和知识兴趣导向3个变量,每个变量分别以四维度量表测量(1=“不同意”,2=“不太同意”,3=“比较同意”,4=“同意”)。学习情况分为自选学分、阅读专业书籍数量(1=“0本”,2=“1~4本”,3=“5~10本”,4=“11~20本”,5=“20~30本”,6=“30本以上”,下同)、阅读通识书籍数量、阅读休闲读物数量、上学期学习成绩(1=“排名后20%”,2=“排名前50%~80%”,3=“排名前20%~50%”,4=“排名前5%~20%”,5=“排名前5%”)5个变量来衡量。将活动参与率分为1=“0次”,2=“1~4次”,3=“5~8次”,4=“9~12次”,5=“12次以上”五个维度,分别测量了学生参与学术报告、文化素质报告、社会实践、学术科技、能力拓展等5类活动的情况。资源评价分为对课程设置的评价(1=“不满意”,2=“不太满意”,3=“比较满意”,4=“满意”,下同)、对科研设备资源的评价、对图书馆资源的评价。
   (三)分析模型
   由于本文研究的学生创业意愿变量是一个二分变量,因而使用二分变量的对数回归Logistic模型,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tata 13.1。
   自变量用Xn表示,因变量用Y表示。假设学生有创业意愿的概率为P,则没有创业意愿的概率为(1-P),回归模型为:   ln(P(1-P))=α+β1x1+β2x2+…+βnxn(1)
   式中x1,x2,……,xn表示对Y产生影响的n个因素;α为常数项;β1,β2,……,βn为Logistic回归的偏回归系数。
   对(1)进行变化可得到发生比的公式为:
  odds=P(1-P)=exp(α+β1x1+β2x2+…+βnxn) (2)
   本文利用Stata软件,在回归系数中输出发生比,即当回归系数大于1时,存在正相关关系,小于1时,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五、数据分析
   对模型中的部分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创业意愿的均值为0.2,说明在2011~2015年间,有20%的学生有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意愿。书籍阅读方面,专业书籍略多于通识书籍和休闲读物。资源评价方面,对图书馆的认可度高于科研设备和课程设置,其中课程设置的评价最低。文化素质报告的参与频率最高,学术科技类活动和能力拓展类活动参与频率最低。这并不能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参加文化素质报告,很可能是因为文化素质报告供给量大,且带有一定强制性。样本组成方面,工科学生占64.7%,男生占68.8%,符合清华大学自然比例,说明调研符合随机抽样分布。
   在创业意愿的回归分析中,对全部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呈现在表1的模型a中。在学习动机方面,就业导向的学习动机与创业意愿之间存在负相关,验证假设1.1。升学导向的学习动机与创业意愿关系不显著。而因为对知识感兴趣而学习的学生,表现出了显著创业意愿,符合假设1.3。在学习状况方面,学习成绩与创业意愿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成绩越好的学生,创业意愿越低。阅读专业书籍数量与创业意愿也无显著关联。在活动参与率方面,社会实践类与学术科技类活动的参与率都与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符合假设2.1和2.2。但能力拓展类活动的参与率与创业意愿之间无显著关系,假设2.3未能得到证实。在资源评价方面,创业意愿与对课程设置和科研设备的评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创业意愿与对图书馆资源的评价之间的关系不显著,验证了假设3.1和3.2。
   在模型a中,有部分假设未能得到证实。这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密切相关,2009~2014年清华大学推出的各项政策需要逐步发挥作用,政策效果的呈现和教育模式的转型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为更好呈现这一过程并探究变化机制,在模型b中,对5个年份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1。
   在学习动机方面,在2011~2013年间因知识兴趣而进行学习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创业意愿,但在之后的2014、2015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对探求知识感兴趣的学生的创业热情被逐渐点燃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缓缓地、有效地激发了知识兴趣导向的学生,这体现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学习状况方面,2011、2012年学习成绩和创业意愿负相关,成绩越好的学生越不想创业,但从2013年开始学习成绩和创业意愿之间就不再存在相关性。虽然学习成绩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这一变化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所倡导的基于学科专业与创新的理念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并在逐步调整着高校创新创业学生群体的结构。
   在书籍阅读方面,2012、2013年休闲读物阅读量与创业意愿正相关,而在此之后再无相关性,而专业书籍阅读量与创业意愿在2015年呈现出了显著正相关。换言之,5年时间所呈现的趋势是,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从倾向于阅读更多休闲读物逐渐演变为倾向于阅读更多专业书籍。这或许说明,基于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相关政策对准备或正在创业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实际影响。
   综合上述模型和分析,本文认为清华大学所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起到了育人实效,并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有效引导和积极塑造,切实激发了对知识学习、专业创新有兴趣的学生,使得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结构有所调整,质量继续提升。
   六、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实效,探究了这些政策举措对于学生创业意愿与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表明,清华大学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志趣,突出了学科专业导向与创新导向,逐步调整了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结构,更多对知识好奇、对专业重视、对创新热衷的学生加入了这一队伍。而这一系列政策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塑造着学生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
   回顾本文题目中的发问“创业教育究竟激发了谁的创业意愿”,在看过政策案例與实证数据之后,或许应当换一个提法——“创业教育究竟应该激发怎样的创业意愿”,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在时代大背景下重新反思和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基于创新的创业
   在创新浪潮席卷全球、重新定义与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背景下,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依旧存在的环境中,资源扩张型、劳动密集型的创业模式已难以维继,单纯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在脱离技术创新支撑后,也将不可避免如缺乏实体支撑的虚拟经济一样成为泡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保持定力,坚持创新驱动的理念,鼓励和支持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创业模式。
   要在价值层面帮助学生树立起基于创新推动创业的理念,需要调动各方资源,构建创新与创业贯通的生态体系。除了加大在创新创业课程、导师、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供给以外,高校尤其要注重引入企业、科研机构、海外高校等差异化创新资源,为创新提供全方位无偿支持。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入政府、创投机构等互补性创业资源,尽可能降低创业的实践门槛,为学生从创新走向创业铺路架桥。通过资源导入、产业对接、政策倾斜、氛围营造、榜样树立等举措,引导鼓励技术创新型创业企业发展,为此类创业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支持。    (二)基于学科专业的创业
   过往的创业教育中,往往依托商学院开设系列课程,会过度强调商业技巧培训,而忽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结合,无形中弱化了学科专业知识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创业主要靠胆量、靠人脉、靠商业运作”等观点,在思想观念上将专业技术人员推离了创业领域,这些偏见也会深刻影响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与创业选择。
   高校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要立足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特别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各学科专业的学者开展了大量创新探索,累積了一批学术成果,但因为没有足够动力进行产业化,很多专利束之高阁,造成了成果“产能过剩”,然而市场中很多企业又渴求技术突破,但苦于转化壁垒高,难以直接对接高校最新科研成果。高校应鼓励学生基于学科专业发挥所长,打破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屏障,一方面依托专业优势对接导师的最新创新成果,弥补学生创业中创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创业实践充分发挥资本和市场的作用,促进技术发明对接生产生活,降低学术成果的过剩库存和转化过程中的对接成本。
   (三)基于机会驱动的创业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定位于创造岗位、促进就业,不要追求短期融了多少资金、孵化了多少企业、培养了多少老板,不能形成急于求成的浮躁气氛。高校要沉得住气,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意激发、创新探索、创业实践作为塑造价值、提升能力、积累知识的过程,其目标在于日后时机成熟时通过创新创业引领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持续创新创造的生活态度,将创新创业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并非手段或工具。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简单引导学生毕业即创业,而是要帮助学生累积智慧与才能,等待正确的时机与环境。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立足自身专业与创新实践,持续将创新与创业融会贯通,进而推动更加成熟的、立足创新的、适应需求的创业。
   本文研究仍有以下不足。研究未能在政策或时间点上找到对照组,因而无法分析出哪些政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对象局限在清华大学,样本代表性受到限制,且研究数据有限,未能发现完整的政策影响效果,只能得到影响趋势。同样,由于缺乏已创业学生样本,也无法测量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实效。
  参考文献:
  [1]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9-73.
  [2]严毛新.走向差异:高校创业教育的应有格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48-52.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9-44.
  [4]史宗恺.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10-12.
  [5]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46-52.
  [6]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7]刘振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2):52-55.
  [8]余潇潇,刘源浩.基于三螺旋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5):111-115.
  [9]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J].复旦教育论坛,2010,8(6):56-60.
  [10]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责任编辑 钟嘉仪)
其他文献
摘要:实行以战略规划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现代大学普遍的管理举措。文章以战略管理过程的基本要素为分析框架,通过比较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2所中美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后发现: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有较大差异,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更加聚焦于具体目标,而中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强调战略目标的全面性;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制定战略规划的起点明显不同,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以大学使命和愿景为起点,而中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小学新进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共有1062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参与了前测,其中的464名时隔一年参与了后测,18名参与了随后的个体访谈。运用“等级秩序变化”、“平均水平变化”和“可信变化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入职一年后,新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在各个维度都显著地降低,尤其是其工作满意度和领导力效能感。这一下降趋势与性别、所授科目和
期刊
摘要: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表现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西方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TPB模型,采用跟踪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生成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TPB模型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行为有很好的预测和解释作用;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意图会显著影响其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大学生感知或执行网络伦理失范的意图受限于个体对待网络伦理失范的态度、主
期刊
摘 要:社会新转型期,后情感主义、后物质主义、技术依赖等特征对高校课堂教学生态的影响潜移默化。后情感主义的大学课堂,不再是对真实生命体验的表达和分享,而是通过虚假的话语和规训化的流程完成教学过程。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向下的课堂上,大学生特别强调自尊、自我表达、自由权利、个体感受,形成师生话语权争夺的代际冲突。课堂的技术依赖也引发了师生的情感抽离、主体性缺失、话语压抑的现象。社会新转型影响下的课堂生态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比较了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就业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专业硕士的就业率显著高于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在就业竞争中已具备初步比较优势;在就业单位选择上,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差异不大,或是由培养同质化和专业硕士培养规模的扩张导致;专业硕士就业满意度显著高于学术硕士,但尚无法确定就业满意度的差别来自于就业质量的差别,就业满意度或受家庭背景和个人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
期刊
摘要:民国期间,为增进师范教育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加强师范生的服务精神与教师的职业贡献精神,教育部决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师范教育运动周”运动,并与之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活动原则与工作要项,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师范教育“运动化”的活动探索。这些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话剧表演、空中教育广播、师范教育主题研讨会、教育主题论文竞赛、募发优秀师范生奖金、刊发师范教育专册等。师范教育活动周的活动既倡导顶层
期刊
摘 要:大学章程作为高校治理于制度层面的首要表征,能够反映大学治理的基本状况。通过解析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章程文本中有关高校治理的规定发现,制约高校有效治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难以彰显和发挥,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操作机制仍需健全。因此,需要进一步明晰党政职权的行使范围,进一步规范各项职权的运行程序,进一步健全高校治理的决策机制以更好地
期刊
摘要:学生遭遇的性骚扰是高校性骚扰的主要类型,近年来多次发生的高校性骚扰事件促使教育部加紧构建防治高校性骚扰机制,以杜绝侵害学生的行为。文章在比较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学生遭遇性骚扰”的释义之基础上,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台湾成功大学为案例,对比分析两所高校防治性骚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过程发现,按照政府法規制定反性骚扰的校本政策、具有明确的性骚扰释义、设有受理申诉并展开保密调查的专门机构、提供非正式
期刊
摘要: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进程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经历了四个阶段发展至今,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通过对2009年至2015年间获得安德鲁·海斯克尔国际教育创新奖的四所学院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社区学院优秀的国际化实践的四个突出特征,即立足本土实际情况开展国际化,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程序,完善的归国人员国际经历分享和扩散制度,推进实施全员、全要素、全部门的全面国际化。
期刊
摘 要:跨境电商人才能力直接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现。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企业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能力需求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由“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创新开拓”、“职业素养”构成的四维度能力结构;通过t检验发现“创新开拓”维度与企业所在城市经济水平显著相关,“跨文化交际”与企业主营业务所在国家区域显著相关。根据研究结果,结合“一带一路”给跨境电商带来的机遇或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