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来源 :生活与健康·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如观察、护理、抢救不及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们共收治新生儿窒息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65例,女55例。入院日龄1-3d:胎龄<37周者50例,37-42周者51例,>42周者19例。出生体重<2600g58例,2600-4000g54例,>4000g8例
  1.2临床表现:全身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口周紫绀,肌张力差,反应低下,对刺激无反应。体温不升,呼吸急促,无哭声或哭声弱,没有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低下。
  2 效果
  120例窒息新生儿均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专门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抢救、护理。患儿均住院6-13天,其中113例痊愈出院,自动出院5例,死亡2例。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将窒息患儿列为护理重点,必要时派专人进行护理。保证病室安静,调整好病室里的温度、湿度及搞好消毒隔离工作。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音、面色、尿量、末梢循环及周围神经反射等情况做好记录。窒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要吸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并将患儿上半身抬高,使腹部内脏下降有利于肺的扩张。
  3.2给氧
  一般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6小时以后,可间断给氧,等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或面色转红后半小时停止吸氧。氧浓度40%--50%为宜。
  3.3保暖
  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欠佳,体温大部分不升,因此要注意保暖。本组120例患儿均住保暖箱,并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大小,调整好暖箱的温度和湿度,使之维持在27-31℃。医护人员在检查患儿时,手、听诊器等要预热,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之间。
  3.4喂养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早吸吮,早开奶,进行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温度适宜,有利于新生儿胃肠道吸收,可防治小儿腹泻等。吃奶后避免多动,喂奶时头背部略抬高,喂后竖起轻拍背部,向右侧睡防止呕吐。不会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法喂母乳,以保证营养的供应。
  3.5预防感染
  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一切护理工作必须细心从事。对新生儿要重点做好皮肤及五官护理,侧卧位以防呕吐物吸入,并经常调换体位,以助肺部循环和防止肺炎。保持脐部、皮肤、臀部清洁干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并用三氧消毒机消毒30-40分钟。
  4 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熟练掌握宫内窘迫的临床指症和处理,及时解除胎儿宫内窘迫,是成功的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漏洞都对抢救和护理观察带来不良后果。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护士比先进的仪器还要重要,但护士的素质、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风及对患儿的责任心在某种意义上比技术更为重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疼痛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疼痛科病房住院的病人424人为观察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疼痛科病房病人382人为对照组,实施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对分析,进行效果评价。效果观察组在病人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护理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静脉输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总結临床经验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避免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医院内科病房的静脉输液从药物领取,查对制度,配置过程,服务态度及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結果:发现潜在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結论:加强静脉输液环节的护理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纠纷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急诊患者对满意度的影响及相关因素,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急诊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由护理部质控组监督,由科室组织的质控组每月不定期、随机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包括患者对护理、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所得结果与2009年度满意度调查结果作比较,并分析总体满意度与各单项满意度的相关程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腹泻门诊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1—5月腹泻门诊收治的患者97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6—11月腹泻门诊收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护理风险事件、患者满意度等等方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泻门诊实施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
期刊
[摘 要]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并且与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刺激、焦虑、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如患者无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及医疗保健知识缺乏,则会使病情迁延不愈或加重,所以,加强对该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提高认知水平,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对病人的干预。现将进行健康教育的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  1
期刊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城镇交通的繁杂,我国目前60多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44亿,占人口总数的11%。美国统计学资料显示,轻度损伤造成的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率,其中髋部骨折占80%(包括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1]回顾我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人共17例。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和行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侯群。多好发于老年人,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方法:34例患者根据神经外科病人特点,按PICC穿刺方法进行穿刺,分析穿刺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相应措施。结果:34例患者中,有2例因外周静脉条件差,从颈内静脉置入此导管;3例因导管异位,经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其余患者穿刺均顺利到达上腔静脉。  [关键词] 外周静脉;神经外科;置管;护理  [Abstract] Object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对7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以1%利多卡因在A点行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X线引导下取22G10cm射频针进针,采用射频热凝治疗。结果:对78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并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3.6%。结论:对78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是取得治疗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三叉神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安全文化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起,根据消化内科病房特点,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护士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培训及倡导人文关怀,提倡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等措施来加强病房的护理安全。结果: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无差错发生。护理质量显著提高2010、2011年较之前均明显提高,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治疗和观察护理。方法:对18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循环等系统的观察,积极配合治疗,注视皮肤、口腔、心理、气道等综合护理。结果:1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11.9天,无死亡病例。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尽早发现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早期救治及护理措施,是阻止重症向危重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