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多作“下水”背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18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的确,背诵是学习、积累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通往语文功底深厚的一条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手段。有人把记忆称作是智慧之母或智慧的仓库,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是任何学习都必须依赖的,语文学习更是这样,要学好语文,就不能逃避背诵。因此,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视背诵。
  当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背多了,语感增强了。说话、写文章都容易通顺。”此外,著名的“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在他提出的“新语文教育”六大理念中其中一条就是:主张“美读成诵”,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他指出:“诵当然包括背诵。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巨著。我说。若一个人能熟诵1、2、3,即背诵100篇古文、200篇现代文、300篇古诗词,达到高中毕业的语文水平绝不成问题。”
  翻开历史。诸多古代先贤、现代大家从“背诵”起步而走向成功者可谓多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其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终于成了一代大文豪;梁启超在三十岁前把《史记》都背了下来;文学泰斗鲁迅幼年读书时,背诵非常出色,他经常是整本书的背诵,在他的回忆性散文《五猖会》中还记录了他在父亲的监督下极不情愿的背诵《鉴略》的情形,无怪乎他写起文章来纵横驰骋,挥洒自如了;吴晗十三岁以前就背完了十三经……
  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十分重视背诵教学。据报道,现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在语言教学中也十分推崇背诵。小学生一开始,老师就教他们背诵《圣经》一类的经典著作,不求理解,只求背诵。他们认为学生背熟了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的涵义,这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其实是一致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的“阶段目标”中,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分阶段累计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这个目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对于老师又何尝不是呢?大多数人认为,背诵似乎只是学生的事,老师只是起到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其实不然,我以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率先垂范,练就扎实的背诵功底,先行一步——多作“下水背诵”(教师与学生一起背,我姑且称之为“下水背诵”),理由如下。
  教师多作“下水”背诵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背诵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在试背的过程中可发现其中存在的难点,并从中寻找捷径,这样就可以在学生背诵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可促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背诵的积极性。
  学生一般具有向师性,老师在学生面前表露出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语文背诵教学中。老师应该多给学生做示范性背诵。课本中凡是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教师也应力争会背。这样对学生可以起到示范、感染作用,也能激发学生背诵的信心与兴趣,笔者就曾有这样的经历。《五柳先生传》是初中课本中脍炙人口的名作,文章高度颂扬了陶渊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情操。在解读文本之前我并没有要求背诵,而是先列举出初中阶段陶渊明的另几篇诗文:《归田园居》、《桃花源记》、《饮酒(其二)》,再一边介绍一边随口背出,然后还增背了一篇《归去来兮辞》。当我准确背诵完这些作品的时候。学生们不由得轻轻地“哦”了一声,很显然他们被老师的背诵功底“震住”了。当我再提该文需全文背诵时,大家只是相视一笑,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已能背出全文了。这令我切身感受到了老师示范背诵的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所有为师者都了然于心的常理。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一些“聪明”的学生也以“死记硬背”为耻而不愿意背诵。老师如果能摒弃对学生的硬性规定而经常给学生作充满激情的示范性背诵,不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背诵的成就。减轻对背诵的畏惧心理,还会让学生改变对语文背诵的错误认识。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教师务必要“下水”背诵。给学生树立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即使再不爱学习的“后进生”,无须教师动用批评的手段,也会受触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自觉地投入背诵的行列之中去。此外,教师“下水”背诵对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也起到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反,检查背诵时总是学生背诵老师听。老师只有“手不释卷”才能纠正学生背诵的错误。这样的背诵让学生感到压力、心生畏惧;这样的语文老师也很难令学生敬佩。因而语文老师要勤练“背功”,多些“下水背诵”,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
  背诵对老师自身的发展作用巨大。背诵可以增强记忆力,记忆力不管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智力因素。宋代学者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因为记忆是思维和想像活动的仓库和基础,脑子里空空如也,没有储备一点知识材料,大脑就无法进行思维和想像,从而就无法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了。
  经常作些示范性的“下水背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时时激励自己去主动背诵,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一个腹中空空的语文教师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满腹诗书便从背诵积累而来。大量的背诵积累可以使教师在对同一作家、同一类作品的纵向与横向比较中更为深入系统地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这对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理应多作“下水背诵”。
其他文献
文章建立了电网规划数据中架空线路参数辨识模型,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首先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神经网络计算模型的初始连接权值,然后利用BP
【摘要】如何在“五严”规定的有限时间里,完成新课改要求,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各项科学文化素质,本文在教学模式,课前课堂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上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效;自主;活动单    我省的“五严”规定实行以来,我校积极响应。我们高三一周化学只安排了5节正课,2节课外辅导,而知识内容几乎没多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新课改要求。我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究竟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问题。随着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矛盾
发电机内氢气的纯度、压力和湿度是电厂运行时需要严格控制的重要参数,需要通过相关的系统和设备对氢气状态进行控制。文章描述了三门核电发电机内氢气纯度、压力和湿度的控
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提高管理效益的前提,其构建和施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及其对构建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大学生就业从计划分配转到市场机制,对高校和大学生都有巨大影响。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适应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物学科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有效教学。那么何为有效教学呢?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往往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学工作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率、获得高效益。在
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应当从小做起。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教学课堂教学积极的改革、探索。下面就小学教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才能的发挥离不开创新动机,它与课堂环境密切相关,课堂气氛民主、轻松、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展开多向思维,诱发出创造动机,创
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资金的进入存在诸多障碍。因此,政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努力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