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育“黄豆芽&绿豆芽”为载体创设知识化、动态式植物角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植物角是幼儿园里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自主探索的场地。但是植物角的管理是公认的难点,常常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动植物很快的死亡,自然角的寿命常常只有一个学期。
  (一)目前幼儿园植物角的现状分析
  1.创设植物角的意义不明确
  植物角是班级区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往往学期一开始,教师便会通知家长:“每人带一种植物,并且是耐养的植物到幼儿园,供孩子观赏。”于是家长们纷纷带来植物成品,很快植物角就创设好了。可是,慢慢的,植物们开始枯萎死去,到学期末,只有寥寥无几的几株植物存活着......这样的植物角创设有何意义?
  2.功能定位不明确
  有些植物角的功能定位于观察欣赏,有的则属于任务性。以本班为例,当植物角侧重于观察欣赏为主时,幼儿仅在植物角刚开始时比较感兴趣,时间一长,幼儿的观察兴趣便逐渐消退,有的小朋友甚至从不愿意去看植物角。
  (二)对目前植物角现状的原因分析
  1.教師对植物角的认识不到位
  植物角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孩子接触自然、探索生命的一片小天地。有的教师对植物角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植物角的创设应该是老师的事情,而且孩子能力不足,只会添麻烦,还不如自己独立完成来得省心。这样得错误观念严重得影响了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阻碍了孩子的探索过程。
  2.教师自身经验不足
  有些教师虽然很想把植物角创设好,带领幼儿一起精心管理,但是对于养殖一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特别时年轻教师,跟植物的接触比较少,不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管理中带着盲目性。有些教师甚至于孩子处于同一水平,孩子在老师处得不到回应,自然而然的对植物角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一)概念诠释
  知识化:知识化就是学习与创新过程,幼儿各个方面得到提高,达到新的水平。
  动态式:泛指事物、事件有变化的、流动性的一个状态。
  植物角:植物角是在一片场地或者一个建筑设施(一般是校园)中选取一个小角落种植物,而这个地方就被称为植物角。
  探索能力:就是探寻、研究未知或者已知事物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创设充分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黄豆芽&绿豆芽”植物角区块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创设轻松、愉快、无拘束的物质环境和自由、真实的心理环境,提供幼儿做主的“操作空间”,使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自我发挥、自我创设,快乐地学习、成长。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以创设大班植物角“黄豆芽&绿豆芽”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支持深化孩子的探索行为,让孩子在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中获得认知发展能力,赢得情感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创设知识化的植物角环境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幼儿认识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他们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或者依靠表象认识事物。
  在科学活动《好吃的豆芽》中,孩子们对“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培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单一的主题活动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于是这学期我们即将在我们的植物角内创设一个“黄豆芽&绿豆芽”的培育小区块,并且绿豆并且绿豆芽和黄豆芽的培育时间不长,任何季节都可以培育,非常适合孩子们观察探索。孩子们通过多种豆子以土培、无土培植、水培等多种方式以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探索豆芽的培育过程。
  具体操作:
  1.以生成主题活动为媒介,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2.通过参观菜市场或豆芽菜培育基地,进一步认识豆芽菜。
  3.利用家园合作,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尝试培育豆芽菜,从而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二)搭建动态式的植物角环境支持幼儿探索
  这里所指的动态式的植物角环境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可触摸、可观察、可操作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秘密,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
  在孩子与植物角的互动中教师应当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筛选,聚焦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孩子们共同探究的目标。有了目标,孩子们从最初的茫然到能主动去观察、发现、做实验、最后以纪录的方式,将他们一次次的发现记录在册,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合探索欲望不断增强。
  具体操作:
  1.创设自主式材料区,请幼儿收集各种可能需要的材料,设置成一个自由拿取材料的区块,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材操作。
  2.设置小组分组记录表,一块小苗圃由一个小组进行时时的管理记录工作,月末进行小组交流,选出最为适宜的培育方式。
  (三)关注幼儿后续自主探索,拓展延伸经验
  利用植物角内小小的一个区块,引导孩子们通过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获得了知识、技能、开发了智力,但是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激发了幼儿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把来源于生活的科学学习引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引发幼儿更为积极的探索。
  四、成效及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不会发芽的绿豆、太过瘦小的豆芽菜等状况都会引起孩子一连串的思考。会是豆豆本身的原因呢,还是器皿或者遮盖布的原因。孩子们从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中发现,陈豆子发芽的机率低,饱满光泽的豆子发芽率高,培育豆芽菜不需要阳光,这些知识一次次的刷新孩子的固有知识面。
  当活动是来自于孩子身边,由孩子发起并全程参与,孩子的兴趣是会越发浓厚的。虽然在活动一开始孩子们也是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我的豆豆还没有发芽?”“咦,为什么我的绿豆长的细细长长的?他的黄豆长出来是粗粗壮壮的?”。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及通过老师及时抓住兴奋点,时时激发幼儿的兴趣,在那么长时间的努力探索下,一次次试验中孩子们最终收获了如何培育优质的豆芽菜的秘密。
其他文献
农村苗木基地的建设,不仅从根本上缓解了苗木供需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从互助县农村苗木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农村苗木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应采取的保障措
【摘 要】“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面临着很大挑战,变革和创新教与学的新模式势在必行,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新的教学方法,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形成互联网思维,创造新型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设计成视频,方便学生预习,复习,便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本文试从设计的理念、设计的过程、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以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小议微课在英语教学上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课堂;微课;设计理念;设计过
针对低维混沌序列加密数字图像保密性较差,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动力学系统攻击方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复合混沌序列的图像加密方法。由于复合序列掩盖了混沌子序列的分布特性
摘要:电子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出良好的思维环境,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方面显示了不可忽视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化学教学的最优化,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化学;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1-0000-01  Appl
在干净的矢量图形中添加自然照明效果是再简单不过的了Ben the Illustrator
为了满足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对更大容量和更广覆盖范围的需求,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已逐渐应用于PLC中,实现了高速率的
在三部曲的最终篇中,Derek Lea解说如何有效地运用纹理,通道和油漆效果完成非纹理化3D到混合媒体作品的转换。
【摘 要】英文电影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不仅受到学生的青睐,也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听说等综合能力。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浅谈电影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原声电影融入初中低段英语课堂教学,及对学生人机对话中,听力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原声电影;中学低段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
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的严峻形势,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田期无纺布全程覆盖,能有效地阻隔1代灰飞虱对秧田的传毒危害,切断毒链,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
【摘 要】变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方式和变式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这一论点,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