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护理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8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时,加强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急救方面进行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加强护理;效果
  产后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为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发作骤急,病情恶化快,失血量大,致死率高[1]。因此,如何防治产后失血性休克已经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要工作。有关资料表明,在对急性产后失血性休克进行抢救时,妇产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护理配合,能够使患者的死亡率有效降低[2],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0~36岁。有51例患者为剖宫产,20例患者为顺产,6例患者为臀位牵引分娩,3例患者为吸引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3]为:由于分娩导致的产后出血,血压出现严重降低,脉搏出现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发冷。48例患者出血量为800~1000ml,12例患者出血量为1100~1300ml,8例患者出血量为1400~1600ml,2例患者出血量超过1700ml。出血原因主要为患者子宫收缩乏力(60例)、胎盘残留(9例)、子宫破裂(6例)以及软产道损伤(5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诊断。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判断患者的具体情况。患者采取休克体位,即患者头部和躯干适当抬高,促进心脏回血,缓解脑部供血不足。进行输氧和输液准备,注意防寒保暖,患者如出现烦躁反应,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患者跌落病床。(2)及时抢救。如患者发生大出血,则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在查明患者发生大出血的原因,医生根据患者出血原因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如患者子宫收缩乏力,则应对患者子宫进行按摩,按摩子宫底,使子宫壁血窦尽快闭合,适当使用缩宫剂,使患者子宫收缩恢复正常。如患者阴道出现裂伤,应对患者进行血管结扎,对伤口进行快速缝合。如患者子宫内残留胎盘,应对患者进行刮宫处理。根据患者的出血量进行输液补血治疗,以尽快使患者的失血性休克症状得到改善。(3)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时,应立即为患者将领口松开。如患者发生呕吐或昏迷症状,应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由于吸入呕吐物而发生窒息,并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如患者呼吸没有得到纠正,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帮助患者进行呼吸。(4)协助医生迅速的对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原因进行探查,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压测量、心电图监护以及心肺功能检查,做好抽血、血液相配以及手术准备。(5)患者应采取平卧体位,如必要应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有利于患者的下肢静脉进行回血,注意防寒保暖,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积极的预防。(6)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在发生出血后,由于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往往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为患者进行耐心的讲解,使患者对病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80.0%,出现8例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97.5%,发生1例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卡方值为6.1346,P=0.0133,P<0.05)。对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2.1044,P<0.05)。详情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共2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观察组患者中,共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卡方值为17.9066,P=0.0001,P<0.05)。详情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2 讨论
   失血性休克通常发作骤急,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妇产科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和护理。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以对休克进行纠正,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探查发生出血的原因,以进行对症治疗,实现有效的止血。产妇在经过分娩后,一旦出现产后失血性休克,其机体的防御机制功能出现衰减[4],容易发生感染。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定时的消毒清洁,保证室内环境良好,保持通风,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探病人流量,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使产妇严格按照科学的喂养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喂养,避免产妇发生乳腺感染。如患者软产道受损,其生殖道自净作用受损[5],在换药时,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发生生殖道感染。
   本次研究中,加强护理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护理。这说明,在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时,医护人员应互相配合,做到早诊断、早抢救,患者在入院后应进行及时的止血、补液治疗。在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时,加强护理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急救方面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卞朝华,尤艳,李东姝.妇产科失血性体克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15(08):160-163.
  [2]付晓霞.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论坛杂志,2010,15(02):30-32.
  [3]吴晓燕.失血性休克64例急救[J].齐鲁护理杂志,2010,17(03):66-67.
  [4]阮志琴.剖宫产术时发生失血性休克25例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54-55.
  [5]刘晓丽.产科失血性休克综述[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7(1):27-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ICU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ICU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在重性精神病患康复的作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132例重性精神病病患实行为期17个月以家庭干预为核心的社区护理,将病患暴力行为危险性评估等级及病患家属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分别记分,形成病患家庭监护能力的综合评分。按评分高低分级管理,以提高社区护理干预的针对性。结果:本社区重性精神病患的暴力行为危险性评估等级、病患家属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病患家庭监护能力在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抽取40名护士,并调查当时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率及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随后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对比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及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值。结果:全面质量管理后,护士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能得分均较管理前高,P<0.05;患者总满意率为93.79%,较管理前(76.56%)高,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次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的5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检查结果阴性的原因及复查策略。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初次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脑干前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专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服药依从性、对糖尿病认知、日常运动以及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方法: 回顾性对我科68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 68例患者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并发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 结论:保持最佳的引流位置和引流管的通畅,保持穿刺部位无菌,密切病情观察为提高头部术后引流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脑出血 微创 头部引流管 护理  我科自2013年1月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折术后发热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80例创伤骨折后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性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发热原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发热消退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预防压疮护理中改进卧位与翻身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卧位与翻身,对观察组患者行中单翻身、30°侧卧位改进卧位与翻身,对两组患者翻身依从性、翻身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翻身依从性以及翻身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愈率为85.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31.4%,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缓解程度。结果: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