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缓解程度。结果: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治疗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创伤骨科病房;应用
  在经济水平的发展下,我国的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骨科创伤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此类患者往往由于突发事故引起,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同时,疼痛也会引发恶心、呕吐、尿潴留、心率加快、高血压等一系列的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我院对于创伤骨科病房患者采用了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成效显著,现将管理模式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2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性别上,男女34例,女18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39.8±4.2)岁,其中胫腓骨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13例、髌骨骨折17例,足踝骨折10例,在致伤原因上,41例交通事故,9例坠落伤,2例机器绞伤,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52例患者分为疼痛护理管理组(n=26)与对照组(n=2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
  对于本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护理、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内容。
  1.2.2 疼痛护理管理组
  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护理理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很多护理人员都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开展工作,以为只有患者在无法忍受痛楚时才有必要止痛,没有意识到提前镇痛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下,疼痛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为了满足患者的客观需求,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患者疼痛,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转变常规护理观念,加强对患者的关爱[1]。
  第二,开展系统的培训考核
  对于护理人员,需要开展系统、针对性的疼痛知识培训,邀请专门的药物镇痛专家与疼痛管理专家开展全方位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疼痛相关概念、疼痛护理措施、骨科治疗方法、镇痛药物作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第三,成立管理小组
  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科室成立了专门的疼痛管理小组,负责疼痛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护士长负责指导、护理业务查房、小组讨论、实践指导等工作,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可以掌握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与综合水平。此外,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会帮助医师科学评估疼痛原因,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观察患者疼痛表现,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第四,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措施有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两种类型,其中,非药物干预包括环境处理、体位护理、早期冰敷等内容,在患者入院后,要为其安排通风与采光环境好的病房,避免由于环境因素让患者产生紧张心理,同时,对患者开展正确的体位护理,降低局部疼痛与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此外,在骨折早期,要为患者科学采用冰敷处理法,减少局部出血与水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音乐疗法,该种方式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舒适感[2]。
  第五,疼痛教育
  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与家属开展针对性的疼痛教育,目前,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疼痛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使用镇痛药物会出现毒副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转变这种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疼痛治疗。
  1.3 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几个部分,完全缓解即患者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痛感;中度缓解与患者疼痛症状未完全消失,但是影响不大;轻度缓解即疼痛未消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以完全缓解来计算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表1:疼痛护理管理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创伤、手术方式、术后固定、体位、特殊治疗与功能锻炼均是导致疼痛的重要诱因,临床研究显示,骨科患者中的疼痛感是最强烈的,此类患者的疼痛已经引起了临床中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镇痛措施与疼痛护理措施。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要护理内容就是疼痛管理,科学合理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3]。
  本研究对于疼痛护理管理组开展了综合性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显示,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3.1%,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治疗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王治粉.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5(29):449-451.
  [2]黄春林,林全英,林连娣.  6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3(20):368-369.
  [3]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  6S管理在基层医院骨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研究. 2014,28(05):193-19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胃肠术后置管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进行胃肠手术治疗且术后置管的100例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胃肠术后实施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ICU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ICU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在重性精神病患康复的作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132例重性精神病病患实行为期17个月以家庭干预为核心的社区护理,将病患暴力行为危险性评估等级及病患家属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分别记分,形成病患家庭监护能力的综合评分。按评分高低分级管理,以提高社区护理干预的针对性。结果:本社区重性精神病患的暴力行为危险性评估等级、病患家属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病患家庭监护能力在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抽取40名护士,并调查当时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率及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随后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对比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及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值。结果:全面质量管理后,护士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能得分均较管理前高,P<0.05;患者总满意率为93.79%,较管理前(76.56%)高,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次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的5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检查结果阴性的原因及复查策略。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初次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脑干前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专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服药依从性、对糖尿病认知、日常运动以及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方法: 回顾性对我科68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血肿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 68例患者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并发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 结论:保持最佳的引流位置和引流管的通畅,保持穿刺部位无菌,密切病情观察为提高头部术后引流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脑出血 微创 头部引流管 护理  我科自2013年1月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折术后发热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80例创伤骨折后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性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发热原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发热消退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发热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明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预防压疮护理中改进卧位与翻身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卧位与翻身,对观察组患者行中单翻身、30°侧卧位改进卧位与翻身,对两组患者翻身依从性、翻身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翻身依从性以及翻身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共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愈率为85.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31.4%,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