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程评价促进“三个转变”的 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的“三个转变”,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和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抓手。从制度保障、信息技术支持以及课程改革实例三方面论述了北京化工大学在过程评价改革促进“三个转变”方面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三个转变;过程评价;学习过程;信息技术
   过程评价与“三个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教授曾在《中国科学报》上刊文指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大学教育只是人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的“三个转变”[1],旨在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北京化工大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直努力实现以“三个转变”为引领,以“三个转变”中的“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从制度保障、信息技术、考核方式改革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取得了一定的改革实效。
   过程评价的意义
  英国哲学家彼得斯认为,知识以及教育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对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应给予充分的肯定。[2]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反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所积累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理解方式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在教室中听同一位教师讲授同样的知识,不同学生能够接纳和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可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观能动的要素,即学习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态度下进行学习的效果差异也可以非常大。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理解方式等因素在短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被看成是稳定因素,而学习态度则是不稳定因素。过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在于,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渗透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当中,尤其是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等过程性、主观性、非稳定性因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和质量。2020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针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强调要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的改革实践
  1.制度保障。2017年2月4日,教育部发布第4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从2017年9月1日开始施行。各高校依照41号令的规定,纷纷开始修订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在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时,对课程成绩做出了新的规定,从顶层设计方面为强化过程考核提出了制度安排和空间。修订的相关内容为: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含阶段测验、期中考核、课堂讨论、作业、论文等)和期末考核成绩综合评定,期末考核成绩在该门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最高不超过百分之七十。
  在2018年修订的《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管理规定》《北京化工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中对相关内容做出了进一步详细规定。明确了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课程讨论、课程论文、上机及实验等项目,各项组成部分应设置百分比,各分项成绩采用百分制记载。课程开课1周~3周内,任课教师应登录教务管理系统,设置各项组成部分所占百分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将平时成绩分项录入到教务系统中,期末时只录入期末考试成绩。同时,明确了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业评价的重要手段。学校鼓励广大教师按照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遵照教学规律,有组织地开展考核模式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创造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更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运用能力和水平。这就为教师更加灵活地创新考核方法,特别是对过程评价的考核方法提供了广泛的制度空间。
  2.信息技术支持。第一,教务管理系统升级。为了让教务管理系统能够跟得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2017年9月,我们启用了一个全新升级的教务管理系统。新版教务管理系統从底层设计、基础架构等完全不同于旧版系统,其个性化开发潜力非常巨大,界面也非常友好。利用新版系统的这一特性,我们与系统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开发了方便教师设定、调整、录入的过程评价个性化功能。这个功能有三个特点,即过程考核的项目数量可自主化设定、项目名称可以自主化设定,项目占比可以自主化设定。在过程评价中给予任课教师充分的自由度,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创新空间。表1是部分课程任课教师在系统中设置的课程考核评价项目构成及占比情况。
  第二,智慧教学系统投入使用。智慧教学系统是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新校区建设时完成的国内首家一次设计、一次建设、高度集成的云端一体化智慧教学服务与管理平台。智慧教学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技术,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上课下学习,构筑了跨校区、跨时间的智能化、个性化、移动化、互动化的新一代智慧教学系统。
  该系统中的智能考勤系统可以通过智能化信息收集技术实现无感知签到、智慧班牌人脸识别签到、扫描二维码签到、分发考勤卡签到等多种智能化的日常考勤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对学生日常出勤考核的效率。而且,还可以自动生成课堂抬头率曲线,对考勤数据做智能分析,这些数据处理技术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统计考勤结果及分析授课过程,利于教师改进授课方式,调整授课内容。
  智慧教学系统还可以灵活接入自主研发的智慧课堂App、清华雨课堂、中成智慧课堂等移动应用系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主选择使用所需App的不同功能,实现课堂师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学系统下发测试题目,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手机端即时答题,答题结果立刻可以在手机端显示、存储,这样的互动模式大大提升了课堂检测的效率。   智慧教学系统的云录播系统,支持在线高清直播和自动录播,请假的学生、听课的学校领导和督导组专家,可以通过PC客户端或手机端直接观看课程直播内容,或通过回放实现课堂再现,为学生课后进行随堂复习及任课教师自我反思与经验总结提供便捷的工具。
  3.过程评价改革课程实例分析。在促进“三个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号角引领下,在政策保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北京化工大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进行过程评价方面的教学改革。“材料导论”作为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其课程评价体系科学、客观,突出了过程评价在学业评价中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下面就“材料导论”这门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实例分析。表2是该门课程评价指标构成情况。
  在“材料导论”课程成绩评价的指标体系中,第一项出勤及课堂回答问题,教师均可以通过智慧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完成;第二项MOOC课程学习和讨论发帖,要求学生课下完成MOOC课程的学习,MOOC课程的成绩按照所得成绩的分数段,对应一定该项平时成绩,满分占总成绩比例为10%,该项另外5%的过程评价占比是对学生在学习讨论群中讨论发帖情况的考核;第三项是英文形式的随堂测验(至少3次),成绩占15%;第四项是研究性学习作业,进行材料相关主题的学术演讲,占比也是15%;第五项为全英文的期末闭卷考试,占比为50%。
  从过程评价的前四项考核指标来看,平时的过程考核合计占比是50%,与期末考试的占比相同,给予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同的权重,引导学生既要重视课程期末的考试,也要重视平时的过程学习考核。学生要取得较好的平时成绩并不容易,除了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以外,课下还须完成该门课程MOOC的学习及讨论发言,还要准备期中的研究性主题演讲。另外,还需要课后认真复习,以便在至少3次的课堂测验中取得好成绩。课下学习评价指标的设立,更多地突出了课下学习的重要性。这四种不同形式的过程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使学习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而不是搞期末突击式复习。同时,过程评价结果很好的学生,期末的时候也不需要进行突击复习,因为课程的学习一直是个持续的过程,把平时对学习的成果展现在期末考试中,期末卷面成绩自然也不会差。
  這样的过程评价改革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为抓手,使“三个转变”中的另外两个转变,即“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成为教学活动自然而然也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三个转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上升的螺旋,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天伟.“三个转变”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科学报,2015-01-08(7).
  [2]黄光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J].智库时代,2018(45):177-178.
  [3]于潭,胡松,魏永亮.基于“大作业”+“全过程”的任务驱动-翻转课堂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探究—以“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146-149.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其他文献
摘 要:增加亲和力是高校思政课教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现代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推动思政课教改,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主要探讨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之一的“对分易”在思政课考勤、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课堂师生交流以及平时成绩计分等方面的教学应用。结合在思政课开展“历史上感动瞬间”小组课堂演講比赛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科学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趋势,学科交叉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以北京化工大学“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为研究依托,在充分调动师生双方主动性的基础上,构建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师生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从管理模式、交叉研讨课、科教协同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同类院校开展相关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协同创新;学科交叉
期刊
摘 要:近些年,许多高校开始实行本科大类招生培养,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上不断革新。如何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北京化工大学本科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以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实践为例,提出了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升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高质量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培
期刊
摘 要: 党史学习教育自启动以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个落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有效转化,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全党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下,高校纷纷加入大类招生改革的队伍。在大类招生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给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在分析了大类招生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同时,提出了新时期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适应新变化、应对新挑战的创新思路、实践方法和思考。以大类招生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 
期刊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开创性地发展起来。诞生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党在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类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延安自然科学院为代表的高校,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成就及其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自然科学院;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  1940年
期刊
摘 要: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党史育人理念;依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党史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感知、增强本领、砥砺品格、勇于担当。  关键词:党史育人;红色传承  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的光辉历史、丰功伟业和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铸魂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本质属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开展党史学习教
期刊
摘 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做法,提出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目标,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开展协同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
期刊
摘 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在教职工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高标准、全方位、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形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生动局面。全校教职工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入到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建设之中。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立德树人;教职工;走深走实  北
期刊
摘 要: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核心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对于课堂评价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全过程;全主体;多维度   教育领域“评价”的缘起  在教育学领域,拉尔夫·泰勒(Tyler)最早使用评价这一概念,他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