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来说,获取和解读信息本身并不是能力。一段材料,在这段材料下面设一个问,然后说这个问的答案在材料里面,然后你把它找出来了,应该说,这个和能力关系不大。
而获取并解读信息的速度和质量,这才是真正的能力。对于高考题的难度,我们往往理解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实高考题的难度是综合的,浪费你的时间,也是高考题的难度体现。
假如一道题4分,按照理想状态,从读完材料到写对答案,只允许你用2分钟。我用10分钟把它做对了,那么你的能力是负16分。能力可以用分数量化的。选择题可能做得快一点,每题大概45秒左右;对非选择题,主观性试题,应该是1分钟对1.2分。这样的话,假如4分的题,作答时间也最多3或4分钟。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审、答题的速度和质量呢?这就需要模式化的训练。
读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的信息包括试题指导语、题干和选项的陈述、设问和作答要求。读取信息就是要通过阅读试题,从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测试的意图。
历史学科是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它贯通古今,门类繁多,综合性很强;历史学科试题的信息具有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的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景组织考试内容的基本特点,因此,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核目标。
第一,历史试题的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材料呈现方式以文字的陈述为主,辅之以图、表和其他方式,因此,分析、归纳、解读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明确问题所涉及的基本范围,理解问题的用意和目的,是完成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
第二,提炼历史学科的有效信息和价值,离不开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试题,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线索,再根据不同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有效信息就能够完全提取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地整合。
第三,在“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已经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提炼信息主题,同时依托已有的学科知识储备,将相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并从整体上把握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解决历史问题。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看,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更多地从教科书以外的资源中寻找材料。从近年命题的实践看,高考材料题的命题思路是“答案只能从材料中寻找:材料有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但教材的内容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随着历史试题以引入、引用材料作为创设命题情景趋势的不断加强,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强调材料意识、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责任编辑 桑实
而获取并解读信息的速度和质量,这才是真正的能力。对于高考题的难度,我们往往理解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实高考题的难度是综合的,浪费你的时间,也是高考题的难度体现。
假如一道题4分,按照理想状态,从读完材料到写对答案,只允许你用2分钟。我用10分钟把它做对了,那么你的能力是负16分。能力可以用分数量化的。选择题可能做得快一点,每题大概45秒左右;对非选择题,主观性试题,应该是1分钟对1.2分。这样的话,假如4分的题,作答时间也最多3或4分钟。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审、答题的速度和质量呢?这就需要模式化的训练。
读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的信息包括试题指导语、题干和选项的陈述、设问和作答要求。读取信息就是要通过阅读试题,从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测试的意图。
历史学科是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它贯通古今,门类繁多,综合性很强;历史学科试题的信息具有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的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景组织考试内容的基本特点,因此,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测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核目标。
第一,历史试题的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材料呈现方式以文字的陈述为主,辅之以图、表和其他方式,因此,分析、归纳、解读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明确问题所涉及的基本范围,理解问题的用意和目的,是完成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
第二,提炼历史学科的有效信息和价值,离不开历史学科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试题,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线索,再根据不同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有效信息就能够完全提取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地整合。
第三,在“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已经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提炼信息主题,同时依托已有的学科知识储备,将相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并从整体上把握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解决历史问题。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看,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更多地从教科书以外的资源中寻找材料。从近年命题的实践看,高考材料题的命题思路是“答案只能从材料中寻找:材料有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但教材的内容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随着历史试题以引入、引用材料作为创设命题情景趋势的不断加强,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强调材料意识、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责任编辑 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