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见习是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见习管理制度及见习手册等问题,本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助于提高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水平。
  关键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见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14-02
  一、教育见习及其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简况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生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实境进行的观摩、了解和体验活动,是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也是师范生从事实践活动的最初环节。教育见习对培养师范生成为未来的合格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很多师范专业院校对教育见习非常重视,并制定了完善的教育见习制度。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指近年来由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后成立的本科高校,这些院校地处西部,主要为本地培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以西部主要省区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为例,近年来新建的本科院校主要有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师范学院、昌吉学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基础相对较弱,和其他本科院校相比,其教育见习起步比较晚,起点比较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见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见习内涵的认识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教育见习认识不清,很多人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混为一谈。何为见习?这里不妨从词源上做以考究。甲骨文中“见”写作“”,《说文解字》中“见”解释为“鈯,鈺也。从儿从目。”由此可见,“见”是一个会意字,下面是一个人,上面是一只大眼睛,人的头上长只大眼睛,就是为了强调眼睛的作用,其最根本的意思就是用眼睛看。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教育见习以看为主,主要是让见习师范生观察中小学教师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组织班会活动,如何组织教研组活动等。教育见习主要是通过观摩中小学课堂,使见习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进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师教育素养;通过进课堂听课,体验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工作的规律和专业要求,培养见习学生主动建构教育教学知识的意识;通过参与班会,使见习学生了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学生直接交流的体验;通过参与教研组的活动,初步培养见习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研究能力。教育见习活动是在实境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引领见习学生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认识。搞清楚教育见习的真正内涵,明确教育见习的目标,是做好教育见习的关键。
  2.对新形势下的教育见习重视程度不够。2006—2007年,教育部为提高农村师资水平,缓解农村师资短缺,分别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师范院校推行实习支教工作。为响应教育部号召,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从2007年开始,就陆续到西部农村师资缺乏的地方进行顶岗支教,目前这些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也大多以顶岗支教为主。顶岗支教对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前就要具备独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在顶岗支教前就要完成角色转换。在此情况下,顶岗支教前的教育见习就显得愈发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师范生顶岗支教的成效。
  面对实习支教的新形势,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对师范生教育见习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从调查现状来看,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中存在见习时间短,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走形式、准备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和高校对教育见习的重视程度不高直接相关。以昌吉学院为例,本科师范生大学四年只有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且安排在第六学期,而第六~第七学期也是学生顶岗支教的时间,教育见习很可能在时间上和顶岗支教发生冲突;为了保证顶岗支教的连续性,往往会调整教育见习的时间,甚至可能出现取消教育见习的情况,由此可见教育见习在合格师范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在当前顶岗支教的背景下。
  3.缺少必要的教育见习管理制度。笔者调查发现,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见习活动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它们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时主要依靠见习前的通知性文件,没有统一的章程和条例。以昌吉学院为例,从2010级尝试实施师范生教育见习开始,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三次教育见习活动,每次都是由学院教务处下文件通知,各系院自行安排。由于通知性文件不等于规章制度,使得整个教育见习活动缺少宏观的管理,加之各系对教育见习没有统一的认识以及师资能力等不尽相同,各个系院见习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教育见习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校师范生教育见习可能会因各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教育见习活动本身有其规律性可循,即一所高校的教育见习应该在统一制度的要求下求同存异,且大同小异。目前全国高校教育见习开展比较早的院校都有统一的教育见习制度,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见习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了教育见习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教育见习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见习评价,以及教育见习经费保障等。与此相比,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的教育见习还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这直接影响到教育见习体系的建立,进而使教育见习的过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教育见习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4.缺少科学实用的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见习活动的师范生,主体观察什么以及如何观察都需要有效的引导。教育见习手册正是连接教育见习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它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观察,真实记录学生见习的全过程,为后期的见习评价及成绩鉴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它可以反映并监控整体见习活动各环节的得失,进而为后续见习活动提供参考。见习手册的编订必须以见习的目标为依据,在明确见习目标的基础上,再将目标分解成切实可行的任务,并确定见习活动的重点任务,最后由相关人员结合有关法律组织编订成科学实用的、学生易操作的教育见习手册。教育见习手册是建构教育见习体系的重要载体,缺少了这个载体,教育见习体系很难建立,有关教育见习的诸种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落到实处。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自开展教育见习以来,由于缺乏对教育见习的全面研究,至今多数高校还没有统一、完善、规范的教育见习手册。以昌吉学院为例,该院本科师范生教育见习至今还没有统一、实用的见习手册,各个院系使用见习手册的情况千差万别。一些院系的见习生没有教育见习手册,一些院系根据自己的需要,编订临时的手册,有的干脆直接模仿实习手册,用实习手册来取代见习手册。由于没有科学实用的教育见习手册,造成了一些院系在教育见习中因没有目标而放任自流,同时另一些院系却因过度的拔高了教育见习的要求而脱离了实际,这些做法都不符合教育规律。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在教育见习中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教育见习活动。在充分理解教育见习内涵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当前顶岗支教的背景下,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教育见习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各高校和系院应成立教育见习领导小组,由相关教师对见习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使见习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见习活动,了解教育见习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及见习的一般过程等,使学生知道教育见习是什么,教育见习有何意义以及怎样来进行教育见习等。
  2.建立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多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现已纳入教学计划,但缺少制度层面的设计已成为制约其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教育见习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确保教育见习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参考国内一些教育见习做的比较规范的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等,结合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各高校的教育见习制度。见习制度针对教育见习过程中的见习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教育见习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见习评价,以及教育见习经费保障等共性问题做出规定,同时各高校中的系院可以根据规定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教育见习细则,拟定具体的计划和方案。
  3.编订科学规范的教育见习手册。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组织相关专家或委托实施教育见习比较成功的系院,根据教育见习的总目标和任务,编订适合各高校学生水平的教育见习手册。此外,由于师范生教育见习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加之各高校间教育见习水平参差不齐,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可以建立师范生教育见习联盟,委托一些教育见习做得比较好的高校组织编写教育见习手册。见习手册可以在当年见习生中试用,根据见习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修订,最后定稿出版,供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所有教育见习学生使用。这样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又能提高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的整体水平。
  以上结合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教育见习的现状,指出了当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见习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育见习也需要反思。教育见习的反思和改革,定会促进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会计学的教学现状及其全英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POC的会计学全英文教学“翻转课堂”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并对翻转课堂的设计、全英文教材的选择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会计学;全英文教学;SPOC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33-02   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要:本文针对学院综合实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确定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学院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数,并以北京某高校9个学院为例,收集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计算了模型的通径系数和各个学院的综合实力的得分并进行排名,从而对影响学院综合实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学院的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学院综合实力;评价指数  中图分类号:
摘要: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改革当前实验教学方式,既能凸显应用型办学特色,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文章在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倡导评价多元化得到教育界的共鸣。鉴于高等数学考核评价改革迟缓、理论指导缺乏、实践活动不够丰富、重知识轻能力等现状,“知识 技能 态度”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考核中得到应用。遵循客观性、整体性、科学性、一致性等原则,构建高等数学考核评价体系,涵盖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发展性即时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突出评价体系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摘要: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设计并使用适合学生特点的学材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本文在对学材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后,提出了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高职学材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并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为实例介绍了学材开发、使用和反馈的过程。  关键词:学材设计与开发;职业岗位;教学资源;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特色高中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控“质”和“量”。特色高中的“质”是指提炼特色高中的本质、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质、创造特色高中的优质。特色高中的“量”是指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和专任教师的数量、校本课程开设的品量、特色教育设施设备的适量。“质”和“量”的追求是特色高中建设的保障。  关键词:特色高中;质和量;校本课程;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
摘要:构建较为客观、公开、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直接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共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这8个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越来越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其中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职校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其创业(新)理念,可提升职校生的就、创业能力。本文就职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几点体会做一下探讨,以此为职校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职校生;创业教育
摘要:当今工科高等院校招收来的新教师往往都是专业精英,但在成为一名合格到优秀专业教师的路上却存在众多疑惑。本文从“虚心、诚心、耐心、恒心、良心”五个方面探讨了真正成为合格工科高校专业教师的看法,旨在能对这些新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科高校;新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12-02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模块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在线性代数教学中从概念、例题和课后习题三方面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尝试,并举例说明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使其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46-03   引言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