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菌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菌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40例老年菌血症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菌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HT治疗多发转移瘤时合适的MVCT引导方案。方法将48例采用HT的多发转移瘤患者按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头盆组(15例)和胸盆组(18例)。于治疗分次内对各靶区分别行MVCT扫描,将所得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配准并记录摆位误差值。计算各CTV到PTV的外扩边界。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头胸组、头盆组、胸盆组患者摆位误差的两两比较显示,x轴分别为-0.15±1.25∶-0.2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对人肝癌细胞HepG2放射后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奥沙利铂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选择合适的奥沙利铂浓度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别给予3种不同处理:HepG2空白组、单纯照射组(1、2、4、6、8、10 Gy单次照射)、奥沙利铂+照射组)。同期选取6 Gy照射组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以上3组细胞中细胞增殖蛋白ERK1/2和DNA损
分子分型概念作为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量化地定义了乳腺癌不再是单一疾病,而是在发病风险、自然病程、治疗反应等方面迥异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分子分型对全身治疗的疗效预测及对全身转移和死亡风险的预后价值均已得到广泛的研究验证,但它与LRR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对放疗策略的指导作用也尚需要更多关注。本综述将就分子分型与LRR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分子分型对放疗策略的指导价值展开讨论。
目的探讨60Co高剂量率三维后装在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放疗中的应用流程,并从剂量学角度分析可行性。方法选取5例已行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放疗患儿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3种治疗计划:计划A为3DCRT外照射,计划B为后装治疗,计划C为后装治疗联合外照射。根据EQD2评估CTV和OAR剂量学参数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计划A相比,计划C的CTV的D90、D50、Dmean更高(P=0.00),直肠、膀胱和股
目的回顾分析术后放疗对乳腺癌分子亚型与生存关系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收治的716例首次行单侧乳腺癌手术女性患者,按2011 St. Gallen标准分为Luminal A型(LA)、B-HER-2阴性型(LB1)、Luminal B-HER-2阳性型(LB2)、HER-2过表达型(HER-2+)、三阴型(TN)和未分型组。采用Cox模型分析总体、非放疗、放疗组中亚型间OS和DFS差异。Kapla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PCUL)治疗老年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陆军总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肾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CUL术治疗并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语言评分法(VRS)及焦虑
目的探讨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教学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设计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于2015年10—11月在97名2013级本科涉外护理学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部分内容中开展。课程结束后,通过测验成绩和自设问卷对混合式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1名学生缺考,96名护生测验成绩平均为(82.64±9.08)分;认知态度上,62.89%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
目的探索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负性心理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焦虑抑郁量表(HADS)、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调查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203例。结果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焦虑阳性率为57.14%,抑郁阳性率为67.98%;路径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对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直接负向性效应(Sβ=-0.452,-0.386;P<0.05),自我效能感对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