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人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十分强调“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教学是探究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融入了更多合作学习理念的探究教学;是教师把合作学习的某些特征、要素、做法引入探究教学。下面,结合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爱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合作探究教学更是要求教育者必须尊重、信任学生。不仅仅是尊重优秀学生,更应该注意保护“后进生”、“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自主、自信、自强。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学会置换角色,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臆断来“框套”学生。再者,要善于倾听。给学生充分述说的权利,给学生充足的表达时间,用热情和耐心倾听学生的讲述,这无疑给了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将熄灭的思维火花。
  二、创造机会,培养学生探究中的合作意识
  新课标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同桌间、小组内、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过程,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新方式,一门新学问,亟待教师的指导和点拨。
  例如:在教学《哪杯水多》一课时,当学生比较哪一个杯子里的水多时,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各种杯子、尺子、量筒、滴管,作以下指导:
  师:这里有三杯水(同样的杯子),老师看不出哪杯水多?谁上来帮老师解决一下?
  生:我把三个杯子都放在桌子上,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 ……
  师:谢谢这位同学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问题太简单,那请同学们再来看这三杯水(不同形状的杯子:1号、2号、3号),谁能仿照老师刚才那样提出问题?
  生1:我想知道1号杯子的水有多少?
  生2:我想知道2号和3号杯子的水有多少?
  生3:我想知道3号杯子的水比1号多多少?……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一个人能完成吗?你们打算怎么做?那就看大家合作的怎么样了!
  这一片段中,教师以“一个人能完成吗”,让学生瞬间意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再以“你们打算怎么做”引导学生自我解决了具体合作的方法,可谓一石两鸟,指导无痕。这一环节的处理,也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科学打下了基础。
  三、巧抓时机,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舞台
  1、探寻规律时。例如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我从“尺子发音游戏”开始,学生通过波动尺子让尺子发出不同声音游戏,初步感知尺子伸出的长短与声音高低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变化的规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发现小组内能够学着课本彩页的图示,迅速分好工:有人压着尺子,有人来弹动尺子,有人来细细的听,有人在认真的记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动手操作、实际观察和认真记录中发现同种材料,在各方面条件不变情况下,尺子越长,振动的越慢,发的音越低;尺子越短,振动的越快,发的音越高这一科学规律。学生从试验中发现科学道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这个规律不是从书本上直接背下来的,更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2、验证猜想时。提出探究内容后,可让学生先大胆地猜想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去验证猜想。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中,让学生合作探究改变“小铁块、橡皮泥、皮筋、塑料”四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
  生: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将小铁块放在橡皮泥做的“碗中”:将皮筋和小铁块捆绑能下沉。……
  接着,学生分组进行验证,使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不断深入。
  3、争执不下时。在运用概念、性质或定律等科学知识去判断、辨析正误中出现不同意见时,组织探究,进一步探究本质特征,即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表见解的机会。
  4、攻克难题时。当教学中出现一些挑战性题目时由于思维力度大,开放性强,依靠个人力量往往难以找到解答方法或者思考不全,此时需要小组合作,开展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一起去解决问题。
  四、合理引导,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助力
  1、“学为主体”。不能忘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认识、
  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真正去想、去合作、去探究。给学生的合作探究已指导,更要为他们的合作探究服务,为合作探究创设最佳氛围,为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打气吹氧。
  2、“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千万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总是低估学生的能力而事事包办,应该教给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传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社会发展趋势看,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正是现代人必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主导”重在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发现,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的过程。
  3、“恰到好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中遇到“疑难”是必然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的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予以点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品尝到“探究”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当然,过于滞后的指导也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激情和信心,难以收到“趁热打铁”之效。
  4、“点到为止”。教师的“引导”在于把裹在疑难问题上的一层“窗户纸”点破一个“小洞”,给学生提供继续探究的契机和空间,让其展开思维的翅膀,去领略“洞”里的世界。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与生命去拥抱。”因此,教学应当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如皋市白蒲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通常铺管船上的系泊绞车采用大直径的钢丝绳,且绞车拉力较大,若按照现有卷筒设计规范会造成卷筒重量大、体积大。然而目前又缺乏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无法对大型绞车卷筒进行合
本文结合印度古德洛尔2*600MW燃煤电站锅炉大板梁的加工制作,从产品的编制依据、生产机械相关要求、生产工序等、安全管理、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究,详细的探究锅炉框架大板梁制
摘要:现代科学教育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现代科技问题里,选取符合我国少年儿童认知规律的内容及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新知识和思维方法。  关键词:实验;实践;创造思维;    一、设计身边生活事物小实验,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 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利用生活中物品,设计系列小实验,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我给学生表演过“小魔术”—“
2010年10月,宿迁市教研室小学科学学科组面向三市二区(其中泗洪县未反馈)和市直学校开展小学科学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状况进行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当前
全站仪因为测量功能完善,测量数据准确,操作方便,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统测量方法所存在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在起重机的制造、安装、检验中得
结合变速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实施调研,明确变速器安装设备线质量管控重点步骤和重点管控动量,同时实施变速器安装主要轴承负载研究及其他动量的物理方法分析,依照相应分析真
低温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作用是将液化天然气和液氧等低温液体从生产地、供应站等地运到指定的地方,若是压力容器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影响财产和人身安全。为了防范于
"计算机"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小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深,瓦斯涌出量也在逐年增加,发生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等事故的危险性也在逐步增大。所以更新现代化的监测、监控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监测、监控
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教学调控能力,适时、恰当地调整课堂气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运用教学调控措施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上学,课外辅导、加压以及采用“填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