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突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起到应有的效果,就应抓住重点,寻找突破。本文从紧扣文题,巧用文章结构特点,抓住文章关键词语,利用文章写作方法,把握文章有趣之处,围绕文章的中心句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寻找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 教学方法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还不善于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有赖于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教好一篇课文,应从哪里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如何突破?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怎样根据教材内容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紧扣文章的题目,寻找突破
  课文的题目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以所写的人命题,有的以所叙的事命题,有的以状物命题,有的以文章的线索命题,有的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还有的以文章的中心思想命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题目来寻找突破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学《董荐瑞舍身炸暗堡》,我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的“舍”字找到突破口,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董存瑞要“舍身”?“不舍身”可不可以?“炸掉暗堡的后果怎样?”这样让学生思考理解题目后就能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了。再如《新型玻璃》要抓住“新”,《将相和》要抓住“和”来寻找教学上的突破。
  二、巧用文章的结构特点,寻找突破
  有的文章结构鲜明,教师就应该从文章的结构上引导启发。从内容上看有三种情况:一是具有关系全文结构的过渡段课文,如我在上《伟大的友谊》时,就从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找到突破口。让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并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学生回答后。又问:“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恩格斯在生活上热情地帮助马克思?”、“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然后再问:“这两种材料能不能倒过来安排?”、“第四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各写什么?起什么作用”?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后。基本上掌握了课文的思路。二是具有总分或总分总结构的课文。如《再见了,亲人》、《林海》。三是具有明显线索的课文,就要抓住线索突破。如《一个苹果》就抓住“苹果”,《小木船》就抓住了“木船”这一线索来引导。
  三、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寻找突破
  文章的关键词语往往具有表达情意的作用,在体会中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妙、在体会中汲取表达的营养,表达能力就在一次次体会中潜滋暗长。如,我在教《松鼠》时,让学生先读开头和最后一段,文章一开头就用大量的词语来描述了松鼠的可爱和漂亮。如“敏捷、机警、玲珑……”等等。最后一段还用了“光光溜溜、干干净净”来写出了小松鼠更加让人喜爱。学生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就基本领会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利用文章的写作方法,寻找突破
  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帮助拉车工人”那一段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动作的词语,想象鲁迅先生帮助工人时那种热情、体贴和细致的动作。再让学生想象当作者问鲁迅先生:“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时”鲁迅先生的神态: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燥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有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抓住这些描写细致的语句品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五、把握文章的有趣之处,寻找突破
  在小学阶段,有的课文某个章节写得很有趣味,学生最喜欢读,教这类课文时,就要从这些地方开始引导。如我在教《小英雄雨来》时,学生读到雨来游泳本领这部分,往往会感到很兴奋,因为多数男孩子都喜欢游泳。教这一课时,就得从这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开头就这样突出地描写雨来的游泳本领?”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地描写雨来的聪明能干,为文章后来雨来的脱险作了伏笔。还为塑造雨来的“聪明能干,机智勇敢”作了铺垫。总的来说,文章前面写游泳本领,后面写靠游泳脱险,前呼后应,才是可信的。这就扣紧了单元训练的重点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可佳。
  六、围绕文章的中心句,寻找突破
  文章的中心句(即:文眼)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教学中如果能从文眼切入,不仅能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我在教学《刷子李》一文时就直奔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引导学生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做出基于文本信息的推论;接着,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描写“刷子李”刷“尤其是难刷”的屋顶部分,研究作者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学生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批注体会感受,小组内交流讨论等,理解了作者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放大细节和侧面烘托来写出的:(1)选择典型事例——“尤其难刷”的屋顶。因为,如果是刷其他地方,身上不掉白点,许多师傅都做得到,没有什么说服力。(2)放大细节,细致描写刷子李刷屋顶——如电影的慢动作、特写镜头,让读者看得见、感觉的到。(3)侧面烘托,以“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来烘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如此三招,“技艺高超”呼之欲出,如在眼前。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时,抓住文章中的“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中心句来分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从简驭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还有《林中乐队》《窃读记》《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都可以围绕文章的中心句作為突破口来进行教学。
  常言道:教有学法,但无定法。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并打开阅读教学突破口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是同一篇课文也许会有着多种多样的突破方式和方法,这里所谈的只不过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见解罢了。只要我们把握大纲,熟悉教材,注意因材施教,因文施教,再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来探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玉萍.阅读,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06):75.
  [2]余余燕.浅析以教材为基础的阅读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2014(05):16-17.
其他文献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能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主体作用认识不足,使森林资源受到了日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为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多种直接和间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着经济全球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作文不仅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杆,更是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敷衍了事,作文教学的低效率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措施  写作是通过运用文字表达感情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应当摒弃传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努力增加词汇量,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 能动性 质疑 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
摘要:阅读教学系初中语文教学举足轻重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就目前而言,怎样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创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已然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概念着手,对有效教学的意义展开了简要的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诸多措施,以有效地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建立。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但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过于功利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如何提升作文教学实效性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实效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正文: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整体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分量,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
本文以苏北泥质海岸主要造林树种杨树(69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伐倒17株标准木,称其各器官的生物量,烘干后测定其含碳量;截下年轮做树干解析,并收
花境是以表现观花植物群体自然美的综合造景应用形式,它艺术地再现自然界的花卉景观,是基于园艺学和造景学的以草本观花植物、花灌木为主要材料的园林植物配置形式。欧美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