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化绘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55-01
  绘画是一门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学习绘画的过程都体现了自身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而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更要立足于生活,以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情操为目标,营造适合幼儿的生活氛围,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生活化的绘画教学呢?
  一、绘画内容生活化
  绘画过程,是幼儿对其所知、所想的再现活动。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生活中选择能够唤发学生理解、想象、创作的绘画内容,调动幼儿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绘画创作活动的质量。
  1、亲近多彩多姿的大自然。
  大自然丰富多彩、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露,乡村田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平时我们可以带领孩子走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可以让幼儿观察花朵、欣赏叶子,并动手描绘出它们的千姿百态;观察夏天的狂风暴雨,春天的细雨绵绵,冬天的白雪皑皑,秋天的硕果累累,动手画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有条件的还可以带着幼儿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它们的气势恢弘……这一切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幼儿的绘画作品更加鲜活,充满生命力。
  2、挖掘独特气息的家乡文化。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乡,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家乡的特产、民间艺术、风景名胜、标志建筑物等具有其独特的气息和价值,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具有独特气息的家乡文化,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如皋是有名的“中国花木盆景之都”,我们利用这一独特的家乡文化,带领幼儿参观花木市场、如城绿化建设,让幼儿感受花木盆景给如皋带来的独特魅力。再如古老的护城河、定慧禅寺、风景秀丽的水绘园、繁华的都市建设等,都展现了如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幼儿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平时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建筑、风景的不同构造和风格,感受它们的文化气息。
  3、积累周边丰富的生活验验。
  幼儿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三点一线,家庭、路途中、幼儿园。因此,幼儿在来源途中,以及家庭、幼儿园中的所见所闻便都成了幼儿绘画题材的重要来源。平时,我们要多带领幼儿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环境,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积累周边丰富的生活经验。由于幼儿普遍具有好表现心理,所以当他们具备了一定感受和经验,便可能会想法表现出来。于是,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交警叔叔指挥交通、清洁工阿姨打扫街道卫生等情景,为自己的绘画创作积累丰富的材料。
  二、绘画形式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形式的生活化要求我们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而应让幼儿以生活为背景,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绘画经验、积累必要的绘画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平时,我们鼓励幼儿大胆去听、去看、去想、去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创作出来。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多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带领幼儿的绘画活动走进真正的生活。如春天到了,我带着幼儿到校园寻找细枝摇曳的柳树、绿意盎然的草坪、千姿百态的的迎春花等,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秋天到了,一片片秋叶迎风飘落,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树叶,然后动手画画,通过叶子的变化描绘出五彩的秋天。教师可以创设“美丽的植物”主题活动,带领小朋友去植物园行学习,让孩子们观察各种植物的外在形态,如植物的叶子,植物的花朵,植物的果实等让他们用眼见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植物,让小朋友最真实、最近距离的观察植物,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激起他们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对植物的喜爱,同时也可以告诫他们花草树木不光美丽,还保护着小朋友,为小朋友提供美丽的生活环境,提供新鲜的空气,引导小朋友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三、绘画材料生活化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绘画材料已经成为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桥梁,尤其是比较新奇的材料对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产生丰富的想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中,我们多选择生活化的绘画材料,貼近幼儿的生活空间,更容易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
  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材料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其中可以用来绘画可以说是取之不尽。例如生活中经常会产生生活垃圾,一些生活垃圾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小朋友对生活垃圾收集整理再利用,用这些生活用品创作很多有趣的物品,如包装盒(袋)、废旧报纸、易拉罐、一次性杯碟等,发挥想象,结合其他绘画材料,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再如可以举行一个环保时装秀,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设计服装,可以把生活中不用的废弃纸张,坏掉的各种小饰品,破旧的衣服等收集起来引导小朋友与父母合作把这些不用的、坏掉的废旧用品重新染上漂亮的颜色,做成漂亮的衣服。还可以搭建小舞台让小朋友穿上自己做的漂亮服装进行时装秀。将生活中的熟悉有新奇的废旧物品作为美术课堂活动的材料,进行二次创造活动,把废旧物品变成美丽的艺术作品能帮助提高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既能提高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与延展。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将美术教育根植于生活这块沃土,让幼儿观察、体验、创造,绽放灿烂的艺术之花。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一般都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往往知识一味的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学习,而学生的学习也只是死记硬背,这样枯燥的教学模式,眼中的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影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便是通过教学研究和新课程的全新要求,对如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的效率,提出一点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摒弃“填鸭式”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学法指导;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及新课程改革发展,农村遵循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反而切断了语文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于情感和价值观等的联系,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综合性学习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也被逐步的重视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综合性的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反思
期刊
摘 要: 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文化知识显得越发重要,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好的情绪,引发种种矛盾,产生心理问题。这一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家长、教育者所重视,所以家长、教育者该怎样去看待心理健康,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优化素质教育,给孩子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成为孩子发展的重点,并引发了众多的思考。  关键词: 中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47-0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變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融入信息技术,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以形象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信息技术是手段,要是其优势作用得到发挥,还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数有效地整合到小学数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利契机,使小学语文教师更加重视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也使教师更加关注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美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美育教育的實施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及道德情操。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美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期刊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学科的知识对促进幼儿智慧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发展幼儿数理逻辑智慧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培养幼儿数学思维会在心理和实践上为后继的数学教育做好准备。  关键词:数学思维、好奇心、形象思维、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51-01  什么是数学思
期刊
摘 要: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中小学进行中国象棋普及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更是一项“寓教于乐”的特殊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下棋,是中国象棋普及教育的源泉。学校和老师要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让中国象棋在校园里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 中国象棋、普及教育、素质教育、校园特色、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
期刊
摘 要: 文章针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首先阐述了课前预习的思路,其次介绍了当前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深学生对课前预习认知、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预习、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三点针对性建议,目的是提高语文预习效果,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预习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38-01  对于小学
期刊
摘 要: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虽然孩子们阅读的书有限,但是在过程中,图书给幼儿带来了大量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经历,开阔了眼界。  关键词: 现状;阅读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