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小学生不喜欢作文,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本文基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年龄特点,提出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写作;兴趣;想象;素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59-1
  
  小学生常把写作文当作负担,每逢看到题目,便是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造成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基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年龄特点、提出了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要通过课间、户外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爱好,通过交流和表达沟通来写说出的话。教师应耐心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怎么说就写么写。只要学生有话说,敢说话,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成功的开始。如果学生不敢说,不敢写,那么教师怎么能够发现问题,又如何指导纠正,逐步提高呢?
  其次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因为信心是成功的动力,学生一旦有了信心,他们就会知难而进,不断进步。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教师对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个小点,都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要及时指出并加以宣扬。因为称赞会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在作文评讲时当众宣讲,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己完全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能步入写作的大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教师教导学生观察时要做到边看、边想、边记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观察有代表性的人物,注意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特点;二是要观察有代表性的商品,抓住商品的外形、颜色、用途等特点。观察的顺序则要求学生看全貌,再任选一个侧面进行重点观察。
  三、以生活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留心生活,仅做生活的旁观者,以致失去了作文感知的最佳时机,造成作文时欲言而嗫嚅,欲行而趔趄。留心生活,及时捕捉作文情境是作者必具的素质。仅留心生活还不够,还要通过对生活观察、分析、后剪裁、谋篇,写出具有启迪色彩的文章。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要从原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科学的符合规律的想象。例如《二十年后的我》这个题目,就属于畅想型的文章。题目虽然限制了时间,但是二十年后的“我”,可能是一位建筑专家,可能是一位医学博士,可能是一位高级军官……由此展开想象,以动人的笔触写下对未来的追求。当然,想象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常识的基础上。无论是运用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的写法,生活总是基础。作者对现实题材把握得越多,想象的翅膀就越能够展开。如《灯光下的校园》这个题目,一位学生通过畅想,写得就颇具特色:“校园里一片静寂,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像似偷看这校园中的情景。落叶时节,微风载着凉意,有意无意地吹进来”。这几句素描渲染了暮秋的气氛,为教师深夜还在办公作了铺垫。“灯光下老师的办公室,像一叶漂浮的茫茫大海上的小舟在晃动着,没有浆,没有舵,没有名分,它载着人类的良知、文明奋力驶向美好的彼岸。”这样构写比喻恰切,虚实结合,静中有动,情景交融,给人以清新隽永之感。这种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想象,既入情入理又生动形象,具有耐人寻味的力量。
  四、扩大阅读范围,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需要多方面的材料、知识、这就必须扩大阅读范围。因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所以不仅要读课文,还要多读课外书。有些学生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语言贫乏,驾驭语言的能力比较差,写出来的作文,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不能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这就需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报来丰富他们的语言。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通过阅读,增长他们的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当然不单是为了作文,但要写好作文必须多看课外书。唐代诗人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很精辟地阐明了读与写的关系。多读书是一条间接获取写作知识、作文材料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
  五、让学生参与评改作文
  讲评、修改作文是学生对习作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训练。讲评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可使学生触类旁通,得到启发;通过对问题的争论、辩论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说理的能力。过去学生对文章评改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主要是因为教师一人修改,学生没尝到讲评、修改的甜头。
  评改方式大体有群批群改、互评互改、集中讲评等几种。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决一个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做法是:打印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至每个学生手中,阅读后,学生自行修改,教师只做适当点拨。互评互改,是每个学生把写完的文章,互相交换修改,然后再互相交换修改意见。集中讲评,是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进行口头评论作文。分组讲评时,注意每组骨干学生的搭配,以提高调动其他学生,全班讲评之前,要把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内让其本人宣读之后进行讲评。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文章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但在做点拨,引导,调空时,不轻易下结论。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通过优化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主要内容有:一、优化学习过程先从学会读书的过程中进行。二、快速检测读书效果,初步显示优化绩效。三、优化学习过程中的练习训练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优化学习过程;学习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7 -0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迅速深化,课堂教学成了重中
一场大雨停了大约有一刻钟后,小民的妻子从外地出差回来了。当她拿出钥匙正要开门的时候,突然,有个人从里面闯出来撞到她的身上。她定睛一看,说道:“小峰,你慌慌张张地干什么呢?”  “丽丽,不得了了!小民被杀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大声说道。  丽丽立刻跑进屋里,他被眼前的惨象吓呆了,哭喊着扑到躺在地上的小民身上。  “小民啊!是谁害了你呀……?”  “还是快报警吧!”站在一旁的小峰說,并马上跑到电话旁向1
摘 要:本文从把握诗歌背景,关注作者,读懂题目,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总结出鉴赏古典诗歌的策略,以图更好地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38-2     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最新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文认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和探究性学习一样,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研究。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策略;反思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花苞心态”对待“后进生”,采用赏识和期待来教育学生,充分给学生成才需要的阳光、水分和营养,充满期待等待他们开花、绽放!  关键词:英语教学;赏识教育;花苞心态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16-1      教学中“花苞心态”的主要内涵就是用宽容、赏识、期盼等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纪律差的
摘 要:本文拟从实践生成的层面对新课程实施统整与调适的背景、内容和策略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课程改革和实践统整与调适的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为高质量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持续、有力的体制保障。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和实践;运作机制;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37-2  生成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其教育理念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所谓任务型英语教学(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开始时首先给学习者提出各项任务(task),然后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有思考价值的“空白”,留下了“意犹未尽”的缺口,教师如果能从中挖掘有效资源,巧妙补白,引导学生想象、探究,可使课堂走向更精彩的生成。  关键词:补白;想象;精彩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43-1  留白之所以能收到如此的奇效,是因为它符合艺术欣赏的规律,符合人的心理。用格式塔心理学的
摘 要:我校教学区中央挺立着一棵高大的桔子树,每到秋天,树上挂满了小巧可爱的桔子,有些顽皮的学生趁人不注意,悄悄摘几个带回家去品尝,虽然对学生加强了教育,多次强调禁止采摘果子,但收效甚微:三三两两的桔子,在未成熟的时候就被采摘了下来。为此,学校顺应自然,变“堵”为“疏”,用“小桔子”,做“大文章”,育“快乐苗”!  关键词:桔子树;校本课程;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
摘 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有效手段。本人经学习、研究和实践发现,认为只有将物理实验和现代教育教育信息技术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各种电教媒体在教学中恰当应用,能够最好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物理;课堂;实验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