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蕴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l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国山水画的用笔特点为线索,系统的阐述的山水画的用笔方法,用笔与中国书法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用笔的技巧,并例举了大量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山水画用笔的神髓,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祖国的瑰宝,文化的传承。
  正文: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有其悠久的历史,有其独特的魅力。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代表作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了隋唐时已快速发展,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大家都熟悉的唐代诗人王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展现了山水画的诗情画意。现今许多人都迷恋于中国山水画,都赞叹其美好,客厅、书房能挂一副好看的山水画会使人受到陶冶,如果别人问起这画好在什么地方,则无法回答,本人就这一点想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画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书画同源,所以讲中国画离不开书法艺术,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能等同于书法,这就让人感到有些扑朔迷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山水画的用笔。
  中国画包括山水画所用的工具都是毛笔,所用的纸为宣纸和绢等等,毛笔蘸上墨汁在纸上画出来的线条是国画的最基本的元素。中国画最主要的是以线为主。所以对于线条的要求也特别高。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中国山水画的线讲究迟滞飞动,如万岁之枯藤,如屋漏痕,如印印泥,如折股钗。如此等等的比喻,都是书法中的用语,都是古代文人的绘画思想的结晶。在这里,线成了传达画家们思想的工具,他们有感而发,笔笔传情,笔笔传神。
  当然,好的山水画更具有一定的笔墨技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山水画在宋代前后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一代大师,李成、范宽、马远、夏圭随其后;然宋代对中国山水画最大的贡献在于山水画的布局章法上,又称经营位置,山水画的气势展现出来了。但宋人作画,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用笔工整娟秀,今人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什么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呢?因为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当时处于随感而发,不刻意于笔墨,用筆在于有意无意之间,用笔抒写心性,笔为心画。至此,最能体现王羲之笔法神髓的当属元代山水画。
  元代最为典型的山水画家当属“元四家”;他们是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元四家在创作过程中抒写自己的情感,讲求诗、书、画、印的结合,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其中最突出的作品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创作时以浙江的富春江为蓝本,全图用笔灵动,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局疏密得宜,墨色浓淡干湿并用,富于变化。元代画家倪瓒在《黄子久画》中说:“本朝山林水石,黄子久之逸迈,其品第固自有甲、乙之分”,又说“大痴画格超凡,咫尺关河千里遥。”我们都知道黄公望和他的名作,但他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明代文人画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说“黄子久学北苑”,从北苑起祖。道出了黄公望的师承董源——董北苑。黄公望的创作方法是先写生后创作,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写记之,李成郭熙,皆用此法”。中国画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这里也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在用笔的方法上,黄公望说:“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水块堆其上,谓之巩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这一番话将黄公望的创作思想和笔墨技法完美的体现了出来。画石用水笔晕开,淡墨起,逐层加深,最后以浓墨破之,这样层次分明,营造出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艺术效果。而“画不过意思而已”却又说明了元代山水画抒写心性,强调情感挥发的精神——写意。
  在用笔的方法上,与黄公望齐名的还有王蒙。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 的影响较多:“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通”这是赵孟 頫《秀石疏林图》中的题诗。王蒙卧青山,望白云,本着书画同源的创作方法和机巧,画出了《青卞隐居图》、《葛稚川移居图》等绝代佳作。王蒙的山水画以繁密见长,而且笔法变化较多,在绘画技法上也是以线为主,线条运用有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形成了沉郁深秀,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
  清代画家程正揆说:“山人黄鹤老山樵,三百年来竞寂寥”。意思是说王蒙的山水画笔法变化多端,能得其“苍厚”者实属难能可贵。
  中国山水画到了清代又形成了两支,一支是以四王为首的“娄东”与“虞山派”,他们的特点是仿古,比如四王之首的王翚说:“以元人之笔墨运宋人之丘壑,泽以唐人之气韵,乃为大成”。他们都以宋元名家的笔法为宗旨,强调精深的笔墨造诣,画面具有“中和”之美。还有一支就是以四僧为代表,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情怀”。在用笔方法上,四僧继承并发扬了元四家的风范:石涛笔法酣畅淋漓。石溪苍雅古拙,弘仁灵秀简淡,朱耷荒寒萧硫。但总体上他们的笔法又相近:以书法之笔入画,形成了画面的蕴含之美。其中在程正揆的《山水图》上,石溪题道:“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沟响尾同是一笔”。在此,髡残石溪一语道破了“天机”。青溪翁程正揆说石溪“饶舌”。然而这些书法专业用语在山水画的细微元素中怎样看出来呢?这里涉及到绘画过程中的运笔,运笔的轻重,水份的多少,线条的流畅与迟滞都有一定的度,要像王羲之写《兰亭序》那样若有若无,要熟悉毛笔与宣纸的性能,如果不熟悉就会眼高手低,结果与想象的大相径庭。在此,现代画家陆俨少最善于发挥用笔的效能,他以笔尖,笔肚,笔根等不同的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风雨明晦。线条表现的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使观者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王维的诗句《题画诗》,领略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蕴章: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语说“人靠衣服马靠鞍”,衣服不仅仅是单纯防来遮羞的工具,着装也是人的形象最大的一个工程,若要离开这唯一的装饰材料,人的形象就没有意史了。尤其在文艺舞台上,服装已不是简单的装扮和美化演员的服饰,服装已经成为舞台美术的一部分,一个活动的景色。服装与布景、灯光、道具、音响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是舞台美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歌舞团;演出
期刊
【摘要】:在鲁迅先生的拓荒、扶持和倡导下,通过木版一个版画画种的创造活动,能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荣辱与共,代表着一个民族争取解放与独立的革命斗争和革命战争年代的文化取向,对现代民族精神产生如此重要而深刻影响的情况,在中国美术史及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新兴木刻运动;解放区木刻;国统区木刻;意义  在政治范畴,延安时期具体落实在公元1936—1948年,而谈
期刊
【摘要】:《诗经》的“雅”诗分为大小雅,主要反映周代的贵族生活。对比雅和变雅,诗中的宴饮目的逐渐变为纵情享乐,周朝礼乐文化的衰败可见一斑。怨刺诗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周朝士大夫的独立人格和大无畏精神。周人史诗展现的是周人对先祖事业的继承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指导。总之,大小雅潜藏着周人继承先祖事业而后成就万世功业的理想,也寄托着周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关键词】: 诗经;大小雅;文化;宴饮;怨刺
期刊
【摘要】: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对于园林景观工程质量、功能的发挥起着直接影响性作用。观赏性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成分,合理运用观赏植物,将有利于增添园林景观的鲜活力与生命力。文章将从园林景观设计中观赏植物的作用着手分析,进一步提出几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观赏植物;应用策略  观赏性植物的主观赏性部位为茎干、叶丛,而随着季节的不断变换,观赏性植物所呈现的形态与色彩也会各不相同,这
期刊
【摘要】:传统手工艺是整个国家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通过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普及方法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普及;传承;保护;材料;方法  手工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经过制作者内心的提炼,是区别于工业的机械化生产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种新设计造型应运而生,各种设计思想层出不群,引发了传统文化设计与现代文化设计的碰撞。在西方各种设计思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设计如何发展,成为一个迫切思考的问题,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链接纽带是至关重要的。本篇论文就是带着这个问题作出思考和研究,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依然能够存在并为现代社会所接受并喜欢。因此,在这个信息设计交互的时代下,我们更加要注
期刊
【摘要】:中国人历来对山水画特别的喜爱,对山水画空间表现艺术的研究也是相当成熟,在众多的空间表现艺术中,“留白”可谓中国画所独有,“白”并不是没有,而是画家情感表达任意驰骋的地方,只能由观者独自去感受。留白在山水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画家的感情和精神的寄托,也极大的拓展了人类的审美空间和想象空间。而且“留白”也是中国文化、绘画技法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中慢慢体
期刊
“博山香重欲成云,锦段机丝妒鄂君。”博山的造化神秀,早已在温庭筠的笔下被娓娓道出,传阅百载。而当我走进博山,这齐鲁大地的一隅时,我看见的,却不只是这珠丝烟雨、儿女情长,还有博山那美轮美奂的琉璃擀珠。  博山琉璃擀珠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齐桓公鲁庄公纵横齐鲁大地之时,博山就已经萌发出琉璃擀珠制作这项工艺。到了忽必烈的时代,博山琉璃擀珠开始进入繁盛期。永乐帝篡位期间,博山琉璃擀珠已逐渐发展
期刊
【摘要】:舞蹈调度是借助物理及人体双重空间作用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其从属于舞蹈语汇结构范畴,具有一定的叙述、表意功能。舞蹈调度的意象层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意”是指舞蹈编导的主观意识、思维的想象和联想所形成的创作构想。“象”是客观可供观众直观感受的身体形态表现,搭建起舞作与观众互通的桥梁。本文旨在通过解構舞蹈调度意象的意义,赏析舞蹈调度意象得到美学结构,领略舞蹈调度意象之美。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学习书法应对汉字及其发展的源流正变有深入的理解,篆书艺术的发展时间几乎占整个书法史的三分之一,贯穿于整个书法的发展史。它作为各体发展的源头,具有雍容典雅,端庄肃穆的风格。随着楷行草书的发展,其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不再具有实用意义,不得不说在一些庄重场合仍是首选字体。因此,它具有其他书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研究价值。我选用篆书字体来创作毕业作品,创作内容为唐代诗人陆游《书愤》两首。全文分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