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校训文化的延展价值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训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价值在于体现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和各班级的班风。揭示大学校训文化建设的要素构成和作用机理,对高校向高水平大学跃升,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校训 校训文化 延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a)-0238-02
  大学校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大学文化作为承载大学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载体,在大学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无论从大学精神理念文化,制度管理文化,形象品牌文化,行为文明文化,还是院系特色文化,环境建设文化,学术研究文化,都是大学文化发展建设重要内容。
  1 大学校训文化结构要素解读
  校训和校训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学校训虽然只有区区几个字,按照形式逻辑对概念的界定,校训的属和种差之和,其内涵和外延也没有太多的内容。
  1.1 校训文化的器物表现
  校训只有几个字,但从文化角度看,承载校训文化的有形物质层面就包含很多内容。一是大学名称作为校训的外延,是大学的“社会名片”,记下大学名称就记下了大学校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大学徽标,徽标是由文字、图形和色彩等符号来具象和抽象两种方式来表现大学标识的;三是大学的视觉识别系统(UVIS),标准字、代表色、校训墙、交通工具、服装、建筑物、园林道路命名等等,都是大学校训文化的器物表现层面。
  1.2 校训文化的制度管理层面
  校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制度规范。大学制度文化,是指在学校依法办学和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风气、习惯和行为方式的总称。从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文件,到教学科研管理规则、师生员工的文明行为,都必须以校训为指导思想和灵魂,体现校训的基本精神,或称为大学精神。机构编制计划,人力资源管理,校园景观设计,院系特色文化建设等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校训为其提供目标方向和制度文化支持。
  1.3 校训文化的精神理念
  高校校训文化的中心和重点在于其理念,培育大学品牌意识,关键在于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和掌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行为文明,形象传播,学术品位,社会声誉,都需要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2]因此,大学校训的提炼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校训能否代表大学的个性风格,能否成为大学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进而具有满足大学主体需要的价值客体沉积,能否被社会同类组织和群体,甚至社会主流的价值文化所认同,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2 校训文化的延展价值及其效用分析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过广大师生员工不懈培育和传承,并融入到大学的精神追求、办学理念、人文价值以及其它器物层面相结合的形象识别系统。其中精神理念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校训文化又是精神理念层面最为突出的标识。
  2.1 校训文化的延展价值
  (1)过程价值。过程就是事物运行的状态与程序,而结构是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过程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时间流程,也是一个价值延展表现。校训的选择提炼概括,既符合大学师生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又有大学的品牌文化个性,同时在校训文化的机制运作时,能综合体现校训文化的整体效应。
  (2)凝聚价值。通过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观结合起来,成员之间有团队合作精神,为了组织的目标,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实现理想的过程就是凝聚价值。校训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一种软实力,而不是一句口号,几个词汇。群体共同的价值观,是要通过各种载体来承担的,认识的统一,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教学科研管理活动是校训文化的担当载体,如何才能把大家凝结在一起,有共通的需要和态度,只能用校训文化建设来统领。士气的提高,环境的营造,都要靠校训文化作为支柱。
  (3)文化传承与创新价值。“文化传承与创新”既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3]加强大学校训文化建设,有助于构筑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思想动力;有助于净化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激发广大师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活力,使大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作用。
  (4)优化校风价值。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同化力、感染力和约束力。校风通常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构成。加强校训文化建设,必须着力改进校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忠于职守,敬业乐教,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遵从学术道德,恪守学术伦理,规范执教,严谨治学;履行教书育人天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努力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教育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改进学习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和批判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勤于动手实践;坚持勤学和乐学相统一、通识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
  2.2 校训文化延展价值的效用分析
  (1)校训紧扣大学文化本质,视野宽阔,意境高远校训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植根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   (2)校训是大学对外宣传的最好广告,无形资产价值的声誉标识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在清华大学参观演讲时,白底蓝字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由此,全国高校纷纷重视起校训的对外宣传。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其校训是“从大学(母校)里,我们可以得到知识”(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拉丁文为: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该校训从1600年开始使用,至今未变;加州伯克力分校的校训“让知识绽放光芒”(Let there be Light,拉丁文为:Fiat lux)延续130多年没有变;清华大学的校训始于1914年;复旦大学的校训始于1915年;南开大学的校训始于1934年;浙江大学的校训始于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始于1958年。时间成了大学文化传承和社会口碑的最好见证,也是提高大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标志。
  事实上,一所大学要在国际国内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出精品,出大师,出标志性科研教学成果,支持学术带头人和组建的优秀团队进行国际互访,跨国进行教学科研交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备条件和前提基础。
  (3)校训总结大学历史文化、优良传统,内涵丰富,品牌个性独特“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最初含义,前半句是指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教学要求,后半句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着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工作干部以及学生们深入细致的、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学习态度。[1]“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是陕西师范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厚德”强调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积学”一词的基本含义是“积累学问”,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而且要多思多问,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做到学识广博,厚积薄发。“励志”与奋斗相同,就是要志存高远,胸怀大志,不仅要无诱于利禄,无惑与虚名,而且要砥砺意志,坚忍不拔。“敦行”就是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报效祖国。
  3 几点建议
  校训文化建设是有许多延展价值的,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学校发展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完整认识校训文化的结构元素和作用机理,这样我国的高等院校发展就能形成不同的品牌特色,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学模式。
  3.1 要注意校训的价值取向
  大学校训的价值取向有崇古意向与伟人情结、道德目标至上、注重意志磨练、求知与思维方式的倡导等,关于校训价值取向的研究文章寥寥无几。其实,价值取向研究的关键和核心应从文化角度契入,以传统的哲学观和现代的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在文化积淀、思想观念、道德信念等方面,而非句式上的特点。
  3.2 应重视校训在塑造大学文化精神中的显性作用
  校训对教师文化素养有陶冶作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有孕育作用;对校园文化氛围有净化作用;对大学精神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对塑造受教育者人格和品质的积极影响;校训倡导社会进步文化,充实和丰富社会文化体系。
  3.3 校训是学校传统的表露,是一种方向性育人手段和管理措施
  校训对教风和学风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南作用,振奋精神,渲染气氛,具备教化和目标激励功能;有评价作用、导引作用和激励作用;校训有着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作用。上述延展价值功能研究涉及大学文化精神的塑造、大学精神的形成、大学发展的指导三个方面,可以综合为对大学发展的作用:一是文化氛围的形成;二是人的塑造。其中,文化氛围的形成应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人的塑造包括三个层面,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大学校训的作用无疑更侧重于人的精神层面,是更深层和更核心的层面。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哈尔滨工业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
  [2] 张荣曦,许建平.美国高校宗教思想文化一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12.
  [3] 李成智.大学理念的演变与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
其他文献
摘要:简笔画是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生应掌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开设简笔画也是必须的。在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简笔画的教学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层次性要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思维。  关键词:简笔画 简笔画教学 简洁 创造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摘 要:怎样“预设”初中语文课堂,才能收获“精彩”的生成?笔者以为:于细微处听惊雷;于惊雷中听心声;于矛盾处起波澜;于平淡处激感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8-0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巧妙预设,还是精彩的生成,无不折射着
摘要: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得出采用人工按摩、营养补充、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做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国式摔跤疲劳恢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本文根据技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特点,立足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出发,就课堂教学的互动效应,课堂纪律控制,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调动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展开论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制属于社会改革中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制的内涵,强调以人为本理念深入贯彻的必要性。改革完善高校专
摘 要: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法 革新教育观念;强化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意识;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采用有利于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方法。结果 2008年~2010年,我校共有65人次投稿并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其中7人在专题会议中发言,3人的参会论文获优秀论文奖;5人投稿并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一级医学刊物累计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76篇,国内二级刊物发表
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及高职院校中"双师"队伍建设中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和谐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和谐体育是现在体育发展的"关键词",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谐体育可以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对于新课程实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高重要的意义。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数学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批判性、严密性、广阔性等品质。从创设教学环境,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