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学习地理现状与教育对策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始终把教育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阶段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初中留守儿童的地理这一课程教育状况会更加趋于严峻的状态。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现如今的地理学习现状进行剖析并给予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学习;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71
  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普及程度也随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的地理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地的教师也应当根据地理课堂进度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以及地理知识的掌握。
  一、循序渐进,实现地理知识的逐步掌握
  地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科目,对于初中生现阶段的学习将会是新的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长时间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地理教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地理课堂的进度是十分必要的[1]。对于地理这样全新的科目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就不能采取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应当逐步引入、循序渐进,让学生从心底对地理充满兴趣,而不是为了成绩去进行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往往能达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学成果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下一番功夫。如教师在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世界的居民》讲课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小框架来讲,先讲小地区居民的人种、语言和宗教,再讲大范围以及全世界的居民分布状况。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学生只有深度掌握了小地区居民的分布规律和特点,而不是直接按照大纲的要求,把知识大范围的灌输给学生,慢节奏的教学会让学生对于更大范围的居民特征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想得到真正的提升,地理教师就要首当其冲的寻找合理的教学方式。
  循序渐进的地理教学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好地消化學科知识,也会减少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让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课后作业的完成中多一份自信,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机制,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实现质的转变。
  二、紧抓难点问题,实施针对性教学
  地理课程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各个单元的主题也各有差异,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地理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初中地理是基础,要想打好坚实的基础就需要教师懂得在课堂中紧抓重难点和细节,而不是笼统的概述,让学生更快的把握地理课堂。如教师在讲述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中国的自然环境》相关的内容,作为整本书的重点,教师对于中国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应当多花费时间来讲解相关内容。例如盆地主要在哪些地区、哪些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黄河流域划分了哪些地区。作为必考点教师对其知识点的精讲并进行相关的,像《航拍中国》此类的地理视频播放,让学生对中国所有地区的特征有着更加鲜明的认知。相反教师在讲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的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教学比重。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地理内容对于学生就相对简单,教师就可以把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做课前演讲,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地理乐趣。
  攻克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地理存在的奥义,从而不断减少地理这一科目的学习压力。针对性的教学将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生更快的接受地理这一全新的科目,将会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关怀式教学,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始终是教师需要花费更多心血去关注的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在课堂上接受相关的知识教育,与其他的学生相比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不平等,因此教师就应当在这一教学阶段发挥其作用,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更加人性化,凸显关怀式教学。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对比观察,对于退步的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出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2]。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进行定期家访,带上近期的重点内容对留守儿童进行相关的课程补习,如七年级上册地理中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相对较难,内容也较为复杂,由于课堂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于全世界各国区域的气候形成的原因难以一时之间掌握,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就可以对本章内容相关的地理难疑点进行补习,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活动也进行相关的了解。地理教师把教学融入到方方面面,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水平。
  地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充当引路人角色的同时,也要积极的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这一科目不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教师与学生拉近距离的节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虽不及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也存在着不均衡,但是在教师关怀式的教育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生将会拥有更好的教育跳板,留守儿童的地理学习水平将会得到突破性的进展[3]。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在教育水平不够优异的条件下学习地理面临的问题会比同阶段其他地区的学生更加复杂,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教师应当积极面对课堂中的难题,应当循序渐进让学生消化课堂中的知识,地理课堂上紧抓重点,在其他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于留守儿童要实施关怀教育,把教育落实在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坚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才能真正的掌握地理学科知识,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地理知识分子,为国家的地理科研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泽松,张大均.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9):34-36.
  [2]高艳,杨倬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5,000(001):59-61.
  [3]袁钰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000(018):244-245.
  贵州省剑河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起到了小学与高中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英语科目也是如此。在此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复杂的英语知识,对语法类型、构词特征以及如何真正灵活应用英语知识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作为能够提高学生自学效率的阅读教学,应该成为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进行优化、改革。  关键词: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是广大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增强趣味;合作探究;分层教学;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58 
期刊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产生自我意识,形成基本三观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倾注较大耐心去引导及约束,初中阶段的语文习题相比于小学的识词断句,更加重视对文章内容的记忆以及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因此语文教学的方向应当向阅读训练的方向转移。阅读能力作为提升语文素养,奠定学习兴趣基础的关键能力,教师应当充分的引导学生去提高及锻炼。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直接挂钩,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找到合适的方法逐步提高。  关键词:初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如何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62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数学教育的起点,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在
期刊
摘要:对于幼儿来说,心理健康在幼儿未来生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以使幼儿形成坚强的人格。为了促进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幼儿的主要心理问题入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心理健康;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65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日益被提倡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探索出适应当今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61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语言能力对学生将来
期刊
摘要:在促进教学改革中,民间艺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合理地将民间艺术融入小学艺术,提高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已成为当代小学艺术的共同主题。因此,教师要运用教学方法,增强小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并继承和发展传统。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73  在教育改革的领导下,将民间美术资源运用到美术课程中已成为必然趋势。它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教学,因此,阅读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素养等。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由于受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上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抑制了阅读教学价值的发挥,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还容易使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厌学心理。本文主要分析用情境教学点亮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习英语不仅限于阅读、写作、考试和其他技能。英语口语越来越被认为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英语的实用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使英语学习的重点教学方式放在英语口语的交流上,是当前所有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等专业英语;英语口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72  英语是标准的国际语言。学习英语时,需要掌握听、说、读
期刊
摘要:创设具有适宜性的环境,对于帮助小班新生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尝试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让幼儿提前熟悉班级环境;利用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入园适应环境教育,稳定幼儿的情绪;根据幼儿对家人的依恋的特点,创设家庭式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增强安全感。对此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展开初步分析与探讨,为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提供新的思路,为有效开展新生入园适应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