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差生变好很简单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看清了差生是怎么产生的。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他就变成了差生,而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注定是差生的。所以,让一个差生变好真的很简单。
  刚参加工作时,我不敢说这句话,但是我现在敢说,因为我多年的教育经历证明,让差生变好真的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差生是在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才成为差生的,那么让差生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一定会慢慢地变好。
  多年来,我用这样的方法和理念,帮助很多学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老师、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特别是学会欣赏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甚至要拿着放大镜去看他们身上的优点,因为越是问题多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眼里越是一无是处,他们总得不到表扬,得到的全是批评和指责。
  当然,孩子身上的优点也不能乱找,你找的必须是他本身具有的优点。教育专家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很多家长听后觉得有道理,因为以前他们只会批评孩子,在听了专家的建议后,回去便猛夸孩子。这一夸反倒把孩子夸得更难受了。“孩子,你真聪明!”“孩子,你真棒!”“孩子,你一定能行!”等等,全是空洞、空泛的表扬,弄得孩子浑身不自在。
  我建议家长带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优点,前提是你找到的优点要确实是孩子的优点。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一个学生参加完期末考试后,被他爸爸带着来到我的办公室。孩子爸爸觉得孩子期末考试考得太差,想让我帮孩子补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
  那个孩子一到我的办公室,就低着头,看都不敢看我。我问他:“这次期末考试,你考得怎么样?”
  孩子抬起头,用胆怯的眼神看着我,哆哆嗦嗦,还没说话呢,他爸爸就发话了:“简直是一塌糊涂!”边说边狠狠地捶着我的沙发。
  我看着孩子爸爸怒发冲冠的样子,心想:问题孩子出自于问题家庭,此言不虚。这位家长在我面前都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如果不在我面前的话,可想而知他对孩子会有多么粗暴!怪不得孩子唯唯诺诺,一点阳刚气也没有,完全是被他爸爸的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给摧残的。
  我一看家长这样,心想:如果他在现场,孩子根本就不敢说话。于是,我请他出去在休息室里先休息,我和孩子单独聊一会儿。
  等他走后,我又问孩子这次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
  孩子说:“老师,我的这次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比,在班里提高了两个名次。”
  我听后眼睛一亮,说:“孩子,你厉害啊!你上的那个学校我知道,是个重点学校,学校里每个学生的实力都很强。没想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你的考试成绩竟然提高了两个名次,不简单!你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这个学生读高二),如果你咬紧牙关,每次都能按这个幅度提高的话,到高考时,就不是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而是考上清华、北大你挑哪个的问题!”
  我这么说是放大了学生的优点。他提高两个名次是真实存在的优点,我放大了他的优点,缩小了他的缺点,并给他描绘了美好的前景。
  我说:“今年寒假,当别的学生轻轻松松过假期时,你想不想悄悄地努力学一个假期,到开学考试时再超过两个名次,给自己一个惊喜?你想的话,我就告诉你怎么做。”
  他当然想了,于是我给他制订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告诉他整个寒假应该怎么劳逸结合,把握节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孩子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对未来显得信心十足。我看孩子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就让他出去,顺便将他父亲请进来。
  孩子的爸爸来了之后,我对他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的孩子在班里成绩倒数,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啊?”孩子的爸爸急忙问。
  “就是因为遭受了太多的批评和打击。”我说。
  家长说:“是,我看孩子的成绩总提不上来,心里又急又气!”
  我说:“我告诉你,从一楼到二楼,没有台阶谁也不上去,但是如果有了合理的铺垫,谁都能上得去。我在你儿子的学校里教过最好的班,也教过最差的班。我在最好的班里讲的数学题,拿到最差的班里讲,学生照样听得懂,什么原因呢?因为我在最好的班讲这道题,做三步铺垫,学生能听懂。我在最差的班里讲这道题,要做五步铺垫,学生才能明白。其实,学习好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的。我们老师和家长最应该做的,不是不管有没有台阶,非逼着孩子从一楼到二楼,而是引导孩子,给他合理的台阶,让他从一楼自信、踏实地上到二楼。你的孩子现在成绩处在倒数,你当然希望他的成绩一下子提上来,但这是不可能的。有人一夜暴富,但是没人在短时间内能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做学问,本来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绝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就能做到的。你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让孩子提高成绩,这不现实。请问,你希望孩子考到多少名后,才表扬他呢?”
  家长被我说得没了脾气,老老实实地承认:“老师,我还真没有标准。”
  你看,这家长糊涂吧?他自己都没有目标,孩子无论考成什么样儿,在他那里都要被批评被谴责,那孩子岂有不一塌糊涂的?这样的家长能够培养健康阳光的孩子吗?孩子在这样的家长教育下,能有成就感吗?即便他百倍千倍地努力,终于成功了,可是在家长看来,仍然不屑一顾,还是要批评和谴责,那孩子不如不努力,直接自暴自弃算了。
  我对家长说:“今后,你要改变心态,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哪怕孩子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名次,都应该给予他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才有劲头好好学习,并逐步提高。”
  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好像悟出了一些道理,并当着我的面向孩子道了歉。而孩子在我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按照我们共同列出的计划学习,加上家庭氛围的好转,他的心态也健康了。结果,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他在班里提高了三个名次。他将这视为一次大的胜利,家长也非常高兴,及时给予了孩子表扬,我也给了他大大的鼓励。他的自信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内在潜能被挖掘出来,以后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开心,成绩提升的速度挡都挡不住。在之后的高考中,这个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
  孩子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他爸爸对我千恩万谢,说那次谈话,不仅改变了孩子的一生,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转机。原先,他一见孩子就忍不住批评孩子,家里整天阴云密布;现在情况完全改变了,他一见孩子就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不断表扬孩子,而孩子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不但更加懂事,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好,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也更好了。
  从这个孩子的转变中,我们不难看到,转变一个差生是多么容易,只要给他鼓励,不断夸奖他、欣赏他,他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潜能就无法得到充分挖掘,结果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错失良机。但是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引导,让他找到人生的转机,就有可能赢得一生。这就是心态的重要性,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材的可能性。孩子没有学好,不是他个人无能,而是老师、家长无能,没有找到开启他这个能源宝库的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下真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和不会教的老师。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日前,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截至今年底,全国会有30个省(区、市)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问题。  杜柯伟指出,2013年是异地高考破冰标志性的一年,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云南共12个省(市)组织实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虽然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从今年开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有18个省(区、市):北京、天津、山西
女孩的疑惑:  她们为何这么对我  暑假里,我带着一批学生参加夏令营。作为带队老师,两周相处下来,我和孩子们成了朋友。回校后,几位女生常找我说些悄悄话,白雪就是其中一位。夏令营的时候,她被封为女生领队,训练中,主动承担了许多工作,减少了我很多压力。记得告别仪式上,有队友评价她:白雪,你就是天使一般的女孩!我们集体鼓掌。从那以后,大家便喊她“天使女孩”。她坦然接受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无疑是偏爱的。
女儿升入初二后,学校换了新校区,她被安排进10个人的大宿舍。因为出发晚,到了学校才发现,宿舍的下铺已全被人占了。女儿一下急了,转头埋怨她爸:“我说早点儿走你非不听,现在好了,没有下铺了,这可怎么办?”  老公大大咧咧地说:“没有下铺就睡上铺呗。”  女儿的眼圈立刻红了:“我睡不了上铺,一爬那个梯子就头晕……”  看到女儿的眼泪,我也有点儿急了:女儿睡觉不老实,在家里1.8米宽的大床上都能掉下去,现
胆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性胆小,一种是后天胆小。  后天的胆小不一定是坏事,孩子知道害怕,说明他的思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某个角度讲,他的想象力增强了。  当然,让孩子时常有恐惧感总不是件好事。要避免这类现象的产生,首先从看护者入手,看护者害怕的通常也是孩子害怕的,因此,看护人不要把自己认为害怕的事情灌输给孩子。  比如,地上有一条菜青虫。我兴奋地跑过去,并招呼儿子元宝:“快来看呀!这里有一条
国外的青少年法制建设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难题,各国政府既要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又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还要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立体式的普法教育,确立法律尊严,的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近年来卓有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编者  日本虞犯少年矫正制度  在日本法律中,“虞犯少年”是指根据该少年的性格或所处环
他几乎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发生过冲突,看哪个同学不顺眼,抬手就打。有些学生见风使舵,投靠他,称他为“老大”。为保护“小弟”,他更有打架的理由了。他曾寻求过成年人的帮助,但非常遗憾,成年人没有准确接收到孩子的求助信息。孩子的内心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所以用暴力来回应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然而,有谁能理解他貌似强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被深深伤害的心?  “乖宝宝”成了“激愤哥”  第一次见到李虹,我就明显感
好强母亲斥骂儿子成家常便饭  李洁是石家庄市一家食品企业的中层干部。1995年5月,她与铁路货车押运员张昌民结婚。次年,他们的儿子张翔出生。  李洁出生于干部家庭,哥哥、姐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现在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唯有李洁当年高考发挥不理想,仅上了一所专科院校。大专毕业后,耿直的父亲没有找关系为她铺路,李洁便自己找了工作。兄妹三人中,李洁的家庭条件较差。天性不愿服输的她,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联词: 健康,转念一想,下载,冲动,理智,可是,尴尬,房间  偷玩游戏  上海市浦东区  洋泾南校初一(2班)  叶孜睿  今天爸妈不在家,我悄悄下载了一个同学们都在玩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我要玩个痛快!可是我以前没玩过,僵尸老是打不死。我越来越生气,最后都有点失去理智了。忽然,我发现爸妈站在我身后!我玩游戏太专心了,他们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进了我的房间我都没有察觉。这太让人尴尬了!爸爸有点冲
[摘 要] 教学中,从学生犯错的地方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伴着学生的思想前行,做学生道德的呼唤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提升者,也许,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更美丽的风景。  [关键词] 偏离兴趣;道德;生命成长;矫正;转移;升格  在教学《钱学森》(苏教版第十一册第19课)时,我出示了一幅幻灯片,其中左边为钱学森的半身照,右边为一段关于他的简介。此时,本是鸦雀无声的课堂突然响起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钱学森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考生们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有人把高考比喻成十年寒窗的终点和未来人生的起点,可见高考对万千学子是何等的重要,可想而知他们有多么紧张。同时,考生家长的神经也绷紧了,唯恐孩子高考怯场,发挥失常,使十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将锦绣前程毁于一旦。家长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历年高考都有发挥失常者,有的考生复读了两三年,平时考试成绩优异,偏偏一到高考就“掉链子”……专家解释说,这叫“克拉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