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聪明“绝顶”到绝顶聪明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中,从学生犯错的地方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伴着学生的思想前行,做学生道德的呼唤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提升者,也许,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更美丽的风景。
  [关键词] 偏离兴趣;道德;生命成长;矫正;转移;升格
  在教学《钱学森》(苏教版第十一册第19课)时,我出示了一幅幻灯片,其中左边为钱学森的半身照,右边为一段关于他的简介。此时,本是鸦雀无声的课堂突然响起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钱学森是光头。”随后,又有几个好事者附和。“是秃头”“头光溜溜的”“聪明绝顶”等嘲笑声不绝于耳,整个课堂嬉笑声一片。一个满怀报国情怀的科学家成为笑柄,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沦为了一场闹剧。
  一、案例分析
  其一,学习注意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偏离。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离不开注意过程,集中且持久的注意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本课例中,当鲜明的图像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脑神经时,抽象的文字被忽视,学生无意识下的兴趣在这一刻战胜了学习的动机。直接发动与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被硬生生地打断,并偏离原先的轨道,甚至成为学习的阻力。
  其二,哗众取宠的自我需要战胜了道德上的敬畏。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模糊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缺乏必要的敬畏、信仰之心。敬畏信仰需要的是内心的力量,而内心就是人的意志,向善求真的意志。当什么都不信、无所顾忌时,我们的学生会变得非常可怕,弄不清美、丑、善、恶、真、假,以至于是非颠倒。
  庆幸的是,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偏移,但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依旧高涨,构建的师生间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仍在。
  二、教学措施
  1.偷梁换柱,转移学生兴趣的注意点
  當前,学生对于钱老外貌的兴趣是高涨的,然而学习的目标却是偏离的。此时,兴趣就像一把双刃剑,处理好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处理不好则是截然相反的情形。如何将其注意点巧妙地转移呢?
  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聪明绝顶”还可以形容什么?学生们依旧兴趣盎然,踊跃发言者比比皆是。学生说:“还可以形容人很聪明,很有才华。”于是,我连忙趁热打铁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能够说明钱学森是聪明而富有才华的科学家的相关句子,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概念偷换,让学生从原先只关注钱老的外貌不知不觉地转向关注钱老的才华中。同是“聪明绝顶”,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我在不破坏学生兴趣的情况下,让学生从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中走向对另一个对象强烈而稳定的兴趣。这种兴趣的悄悄迁移,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入境悟情,矫正学生生命的成长点
  教学中我让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学生重点研读了钱学森说的两句话,通过资料再现、内心独白、分角色朗读、激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明白钱老拳拳的爱国情怀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豪情。通过一封钱老的深情的家书,让学生感受钱老浓浓的思乡之情。正是这爱国心,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在这样深刻的体悟中,学生情不自禁地对钱老产生了一种赞叹,一种崇敬。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次人性积淀的过程,而这样一种过程需要有阅读主体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感受,成为文本意义的创造者,课堂赋予学生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生命得以拔节。从原先的嘲笑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共鸣中,人性得以洗去铅华,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
  3.同走心路,升格学生道德的制高点
  榜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较之一般的教育更易见效。钱学森等老一辈英雄与学生的距离是遥远的,因此,让他们从抽象的文字走向可感的、形象的图像和视频尤为重要。课后我安排学生去观看由陈坤主演的《钱学森》这部电影,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并让他们写下观后感。许多学生用智慧的笔触写下了激扬的文字,表达了对伟人的崇敬和爱戴。真挚而满怀热情的言语中透露出学生的心声,是学生心灵得以锤炼的结果。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学做人,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于观中悟,悟中抒,让学生从原先道德上缺乏敬畏与信仰,价值观模糊的状态走出来,思想得到升华,找寻到内心慰藉的港湾。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关于集体备课的文章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时至今日,“集体备课”,似乎是老生常谈,没有新鲜感了。然而,综观学校集体备课的实际,能够将集体备课纳入正常轨道,并真正发挥集体备课作用的可谓是凤毛麟角。问题的症结何在?透视目前的“集体备课”现象,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  一、备课规范模糊  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就是把教相同学科的教师组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达尔豪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在卧室里看电视、玩游戏机和手机的儿童容易出现焦虑症状,同时还会因睡眠不足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研究发现,在卧室里玩暴力视频游戏时,孩子的大脑会受到不利影响,将卧室想象成危险之地,导致他们本应在放松休息的时候处于警惕状态。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削弱其数学能力和记忆力。研究论文执笔人、达尔豪斯大学心理学家詹妮弗·维莱恩德表示:“在卧室
日前,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截至今年底,全国会有30个省(区、市)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问题。  杜柯伟指出,2013年是异地高考破冰标志性的一年,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云南共12个省(市)组织实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虽然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从今年开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有18个省(区、市):北京、天津、山西
女孩的疑惑:  她们为何这么对我  暑假里,我带着一批学生参加夏令营。作为带队老师,两周相处下来,我和孩子们成了朋友。回校后,几位女生常找我说些悄悄话,白雪就是其中一位。夏令营的时候,她被封为女生领队,训练中,主动承担了许多工作,减少了我很多压力。记得告别仪式上,有队友评价她:白雪,你就是天使一般的女孩!我们集体鼓掌。从那以后,大家便喊她“天使女孩”。她坦然接受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无疑是偏爱的。
女儿升入初二后,学校换了新校区,她被安排进10个人的大宿舍。因为出发晚,到了学校才发现,宿舍的下铺已全被人占了。女儿一下急了,转头埋怨她爸:“我说早点儿走你非不听,现在好了,没有下铺了,这可怎么办?”  老公大大咧咧地说:“没有下铺就睡上铺呗。”  女儿的眼圈立刻红了:“我睡不了上铺,一爬那个梯子就头晕……”  看到女儿的眼泪,我也有点儿急了:女儿睡觉不老实,在家里1.8米宽的大床上都能掉下去,现
胆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性胆小,一种是后天胆小。  后天的胆小不一定是坏事,孩子知道害怕,说明他的思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某个角度讲,他的想象力增强了。  当然,让孩子时常有恐惧感总不是件好事。要避免这类现象的产生,首先从看护者入手,看护者害怕的通常也是孩子害怕的,因此,看护人不要把自己认为害怕的事情灌输给孩子。  比如,地上有一条菜青虫。我兴奋地跑过去,并招呼儿子元宝:“快来看呀!这里有一条
国外的青少年法制建设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难题,各国政府既要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又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还要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立体式的普法教育,确立法律尊严,的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近年来卓有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编者  日本虞犯少年矫正制度  在日本法律中,“虞犯少年”是指根据该少年的性格或所处环
他几乎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发生过冲突,看哪个同学不顺眼,抬手就打。有些学生见风使舵,投靠他,称他为“老大”。为保护“小弟”,他更有打架的理由了。他曾寻求过成年人的帮助,但非常遗憾,成年人没有准确接收到孩子的求助信息。孩子的内心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所以用暴力来回应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然而,有谁能理解他貌似强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被深深伤害的心?  “乖宝宝”成了“激愤哥”  第一次见到李虹,我就明显感
好强母亲斥骂儿子成家常便饭  李洁是石家庄市一家食品企业的中层干部。1995年5月,她与铁路货车押运员张昌民结婚。次年,他们的儿子张翔出生。  李洁出生于干部家庭,哥哥、姐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现在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唯有李洁当年高考发挥不理想,仅上了一所专科院校。大专毕业后,耿直的父亲没有找关系为她铺路,李洁便自己找了工作。兄妹三人中,李洁的家庭条件较差。天性不愿服输的她,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联词: 健康,转念一想,下载,冲动,理智,可是,尴尬,房间  偷玩游戏  上海市浦东区  洋泾南校初一(2班)  叶孜睿  今天爸妈不在家,我悄悄下载了一个同学们都在玩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我要玩个痛快!可是我以前没玩过,僵尸老是打不死。我越来越生气,最后都有点失去理智了。忽然,我发现爸妈站在我身后!我玩游戏太专心了,他们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进了我的房间我都没有察觉。这太让人尴尬了!爸爸有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