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预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培养预习兴趣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加强教师引导,注重情景设计以及学生情感的体验。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预习兴趣
   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本内容,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上课切入困难和学生预习兴趣较低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对策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促进教学结构的完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一、培养学生预习兴趣的必要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进行新知识讲授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本内容较陌生,使课堂讲授切入困难。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过高的预习兴趣,对课后预习当成可有可无的学习任务。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预习兴趣。小学高年级数学在难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若学生不进行积极的自主预习,会直接影响知识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数学成绩。因此,加强学生预习兴趣的提高至关重要。
  二、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兴趣培养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教师干预,掌握正确预习方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进行数学预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知所措的心理,主要源于学生没有掌握准确的预习方法。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仍处在教师引导的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独立的学习体系,因此在进行新知识预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无厘头”,没有头绪,没有方向,不知从何入手。面对这种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功能,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预习方法,实现预习兴趣的提高。预习的过程是对新知识认识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尚未成熟,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设计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对新知识形成一个有层次的预习,以达到预习效果,形成兴趣的培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的预习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把这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块状划分”,即形成有层次感的预习脉络。预习中,首先了解圆柱几个面的构成,然后对侧面积、底面积以及总面积关系进行了解,最后掌握如何计算各个面积以及总面积的方法。对圆锥与圆柱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差异进行一定的了解。在教师正确的预习方法的干预下,能够有效提高预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预习兴趣的提高。
  (二)合理设置问题,增强学生预习兴趣
   在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预习兴趣的提高。主要方式为对学生进行合理问题的设置,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问题时,会从自身主观出发,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达到预习效果和目的。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全面的提升各项能力。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避免出现问题难度过大影响学生的预习自信,直接造成学生预习兴趣减低。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学习之前,教师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圆的各部分名称都是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的?圆各部分有什么样的特征?你们能通过预习自己进行圆规划图绘画么?学生在预习中激发其数学思维,并在求知欲引导下力求找到每个问题的答案。若学生预习中没有得到理想效果,在课堂学习中会更加认真,集中注意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对下一次预习也有着积极作用。
  (三)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预习
   情境不同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课堂上实现多种情景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新课程的预习。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中,在第一课对长方体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学习结束前,教师把这一课节上使用的自制长方体剪开,在手工制作下将其转换成正方体。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对下一课时的正方体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自己进行正方体的制作,总结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正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在自主探索和预习下,能够对此知识点更加准确的把握,同时记忆深刻。
  (四)加强学生自主预习,培养数学自信
  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查阅资料等掌握所学内容的99%,剩下的那1%才是老师所教的内容。这个比喻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个实际现象,就是学生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课前预习,自己掌握一部分数学知识,那么在心理上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会与老师进行更多的互动,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会到掌握知识的快乐时可以激发他们更大的潜能。比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学生又很容易回答上来的问题。①看了今年的日历,你都发现了什么?②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都是哪些日期?在课上学生会积极踊跃地回答这些问题,问题本身都很简单,但是对学生而言,答对问题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提高他们的预习兴趣。
   预习兴趣的提高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完善教学结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预习的乐趣,在预习中培养数学自信,促进数学成绩的提升。在以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为有效实现学生预习兴趣的提高,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更加了解学生的需要,以更好服务于数学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管国友.让兴趣滋生学习动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0,10(11):112-114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61.5万元赔偿金已经打到张海超账户。备受人们关注的“开胸验肺”事件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了。然而,对于这个遭受了重创的家庭来说,远离伤痛的日子依然遥远。    层层阴霾    正是秋收季节,大寨村许多农户院子里挂着刚刚收获的玉米,处处是丰收的景象。但在张海超家,破旧的房屋、简陋的桌椅、空荡荡的猪圈和鸡棚……让这个寂静的小院显得异常荒凉。  “海超去北京看病了。”张海超的父亲张松峰叹息着说,“我家的玉米
汽车排气污染是导致城市大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治理污染应从源头抓起,从清洁燃料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的贮量、性能、经济性、技术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减少
【摘 要】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地理知识,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体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为地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主要对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水平   新
80年代以来,随着哥德尔一些重要手稿的陆续公布和《哥德尔文集》的陆续出版,自30年代起就已拉开序幕的哥德尔研究重新在西方学界燃起兴趣,成为具有极大挑战性和诱惑力的课题
【摘 要】本文从元认知理论出发,旨在探究高中英语写作元认知教学模式,从写作前掌握元认知知识即对写作进行计划、写作中实施自我监控、写作完成后进行评价和调节这三个阶段来论述如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逐步渗透元认知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写作的自我管理、自我监察,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高中;英语写作  一、背景  英语写作作为一种“可理解输出”和书面的语言输出形式之一,能够有效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阅读理解则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形成英语思维的奠基石。初中英语阅读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一篇英语阅读理解,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重点讲解单词词组和语法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讲解英语阅读文章不仅枯燥,而且效率
猪吃自己的粪便,这是一种恶食癖,多见于体重25千克~60千克的猪,虽不会造成死亡,但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2008年,我们居委会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个,得到北海街道办事处招商引资资金10万元。2009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招商引资项目搞好服务,使这些项目能够落地生根。”庙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德平指着投资5000万元即将竣工的新雨瑞项目乐呵呵地说。  “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区富民作为第一目标、‘招商引资作为第一选择”。以此为工作思路,2008年以来,北海街道办事处采取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明确责任等有
初秋天气炎热,蜜蜂劳动强度大,寿命大大缩短,蜂王产卵减少,蜜蜂的死亡数大于出生数,群势一般都呈下降趋势。若管理稍有不善,蜂数会降到40%以下,以致无法生产王浆。因此,秋季养蜂应做好
如何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今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