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个谎言

来源 :贡嘎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的前夜,雪簌簌地落了一晚,直到翌日早饭时才渐渐停歇,但天空却丝毫没有放晴的迹象,莽苍苍一片混沌,如传说中的“冰河世纪”。然而雪总是让人着迷的,这有着轻盈曼妙舞姿的冬日的小精灵,只需一夜便可将山川大地打造得素裹银装,圣洁如天国。
  雪无疑是萧瑟的冬日里唯一一道亮丽而暖人的风景,这亦或许是爱雪之人最好的借口。似乎没有人会对雪心存厌烦之感,就算积雪成灾,也远没有夏天的洪水那样肆虐狂烈,让人心生恐惧,犹若“世界末日”降临。雪更多时候在人们心中总是美的,是能带来希望与欢乐的天使。
  而我对于雪自然也是流于俗套,每每有雪飘起,心情亦如雪花般欢快飞舞,雪越急心情越欢畅。我这里还没放下碗筷,儿子早已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家门。雪于孩子来讲更是他们的乐园,他们的童话王国。我循着儿子的脚印一路追了上去。
  这几年城市扩张的脚步飞速前行,满眼都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触目皆是断壁残垣,“百废待兴”。平日里无一物可入眼,若无事可做,情愿一整天宅在家中。而雪后就不同了,尤其是这样一场大雪飘过,外面的景致可谓翻天覆地,恍若隔世。如山的垃圾堆变成了一座座高低错落的小雪山;“连绵”的断壁残垣似一条白色的长城,蜿蜒起伏,营造出了一份雄浑,一份壮观。只因一场雪,硬是把这满目疮痍幻化成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雪是大地的美容师,无论丑的俊的,肮脏的干净的,一经她手,所有都终归完美。大概这也是人们喜欢雪的其中一个缘由吧。
  再往前便是横穿社区的一条宽阔的马路,是市里重点工程,只剩了最后一道工序,但被这场大雪延误了,所以还没通车,因此便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滑雪场。正值周末,别说是孩子,也不乏大人的身影来回穿梭。尽管零下十余度的严寒,但不足以阻挡住这白色的诱惑,我与儿子也“嘻嘻哈哈”地加入了滑雪大军。
  几个来回,竟有些乏累,额头上也浸出了细密的汗珠,我便立在一旁稍事休息,满是羡慕的看着儿子与一帮小伙伴戏耍。这些小孩子就如一群野马,似乎永远也不会疲倦,永远都那么精力充沛。正当我随着这群“小野马”的身影浮想联翩,他们却在离我十几米处停了下来,忙活着团开了雪球。而后又见他们把雪球往距公路几米外的一座拆了半拆的二层小楼上投去。看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也动了好奇之心,便向他们靠过去,仔细搜寻着他们攻击的目标,原来是楼上垂着一小块被钢筋提溜着的水泥板,此刻也已是“雪迹斑斑”。我摇头一笑,孩子就是孩子,总能寻找到属于他们的乐趣,化平淡为神奇。
  可当我再走近些,却蓦地发现了一丝异常。这座小楼虽已岌岌可危,但一层的混凝土房顶还残存着一大截,孩子们攻击的目标便悬挂在它上面。而我似乎还看到在紧靠墙角处竟有一流浪者,正蜷缩在一团不是用脏乱就能形容的破烂被褥中酣睡着。起初我原以为就是一堆垃圾,大概是被孩子们嘻哈声,还有雪球的误击给惊着了,“垃圾堆”一下下蠕动着,一会儿竟露出了半个蓬头垢面。从模糊的眉目上依稀可以辨出这是一名男子,好像昨晚的大雪没能让他安睡,这会儿应是困极了,所以懒得睁眼搜寻是谁,是什么情况打扰了他的美梦,刚露出的半块脑袋,似乎受不了寒意的袭击,一下又缩了回去。
  奇怪!虽然平时在我们这也不乏遇见这样的流浪者,可从未发现有在此过夜的,因为繁华的市中心才是他们有吃有喝有得睡的“天堂”。难道他还不曾在市区寻到属于自己的地盘?或者是地盘被强者霸占?又或者是由于新年的原因,某些人为了迎合新年的气氛,暂时把他们驱逐出境了?还是看到了此处新城的崛起,打算提前占得先机?
  其实在某些人的眼里,他们就是玷污文明标榜的累赘,城市的流动垃圾。然而我想不管在哪里,他们的身份仍还是某些人眼中的垃圾,总令他们蒙羞,另他们切齿,哪怕是在眼前这个垃圾遍布的区域。我何尝不是也几乎把他当做了一堆垃圾?
  我不知道为何会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会因了这个人而狂思乱想。我只管信马由缰的胡乱猜疑着,孩子们也仍旧重复着他们的游戏,好像压根就没看到墙角处那堆“垃圾”里还有个活生生的人。又有两颗雪球误砸到了“垃圾堆”上,我赶忙呵停住了这群“小野马”,而那个人似乎再也忍无可忍,哆哆嗦嗦地钻出他“温暖”的被窝。原以为他会野性大发,不顾一切地冲过来狠狠教训吓唬一番这帮为所欲为、调皮顽劣的小家伙。可他爬起来之后却对着我们呲出一口焦黑的牙齿“嘿嘿”一笑,径直去了另一墙角,背对着我们旁若无人的撒起尿来。我这也才看清他的确是一男子,而且也还年轻,身上只穿一件千疮百孔的军大衣,用一根麻绳歪歪扭扭地扎捆着,一只脚上是污渍斑斑的黑色皮棉鞋,一只脚上是鞋帮与鞋底几近断开的白色旅游鞋。他撒完尿转过身,双手交叉在胸前缩成一团,而后又冲我们一呲牙,便往被窝里跑去,模样滑稽好笑,在这冰天雪地里竟不能使人产生丝毫恻隐怜悯之心。
  但我还是制止了孩子们正玩得火热的游戏,谁料又一群孩子呼啸着奔了过来,只不过他们的目标却不是那块不知痛痒的水泥板,而是齐刷刷对准了那堆“垃圾”。这群孩子近乎疯狂的举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不过没有一个人阻拦,包括最近的我在内。我制止了儿子和他的伙伴,却又当起了其他孩子所制造的恶作剧的旁观者。似乎那堆“垃圾”比这迷人的雪色更值得欣赏,又或是每个人骨子里都在试探那堆“垃圾”的忍耐力,享受他爆发时的感官刺激。
  雪球几乎已把那堆“垃圾”淹没,人也越聚越多,时而指指点点,时而窃笑不已。终于,“垃圾”堆爆发了,如雪山崩裂。然而却没有期待的那样。看他只是猛地把“被褥”掀到一侧,但他似乎真的愤怒到了极点,由于用力过猛,把军大衣也撕裂了,肮脏的身体暴露在刺骨的寒风中,赤裸裸一览无余。可他却躺在那儿如冻僵了般一动也不动,只是胸脯剧烈地起伏着,更引发全场哄笑。那些妇女有些羞愧,恨恨地唆使孩子们再次发起攻击,说什么赶紧把他轰走,要是他在这住下了,天天来回的多吓人,饭也甭想吃下了。当真又一轮攻击开始了,但紧接着我分明听到了一声低沉却无比有力的哀嚎。这声音刺穿了茫茫雪野,刺穿了围观人群嘈杂的嘻哈声,刺入我的胸膛。我不由地打了个冷战,捉住儿子的手便走。
  真的很难相信这样的一幕竟发生在身边,而我似乎还是“始作俑者”。我不知道何时变得如此冷漠,可那一声哀嚎确确实实让我的心在颤抖,但面对此情此景竟是无能为力,甚至都不屑走进他一步。我的虚伪让我无地自容,但我更清楚,这道风景在孩子的眼里也成“不屑”的时候,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该会有怎样的感想。因此,我所能做的只有拉着儿子的手落荒而逃,远离这片晶莹的大地,这道“靓丽”的风景。
  或许这哀嚎声稍稍唤回了点围观者的良知,随着我的离去人群也已散开,孩子们重又追逐打闹起来。可身后的哀嚎声却仍旧不绝于耳,像一个受了极大委屈的孩子却寻不到亲人诉说。没有人再停下脚步多少在乎的望他一眼,而他应该也不愿见到有人靠近吧?在他的脑袋里,走近他的都是驱赶他的人,不怀好意之人。我不由自主的又回头瞥了一下,的确,不管他如何哀嚎,没有人再理会他,忙碌的依旧忙碌,闲聊的依旧闲聊,孩子们依旧不知疲倦,雪依旧纯净耀眼。
  不知为何,忽地尽对雪有了一种厌烦之感。是的,雪永远是那么纯净乃至圣洁,然而此时此刻却觉得雪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谎言。雪使一切披上了华丽的外装,而这件华丽的外装之下又潜伏隐藏着多少垃圾与污垢,黑暗与丑陋。银装素裹,纯净圣洁只不过是层层伪装的假象。天空又飞起了雪花,我知道这种假象怕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拉着儿子的手加快了脚步,唯恐被这纯洁的雪花沾染了身体。这些曾经让我兴奋,让我欢快的雪花啊!
其他文献
向远山走去  山在山的前面  山在山的远处  山在山的上方  山 在群山之中  山在群山之外  向远山走去  山 是空山  空山有鸟语 空山有道  有星星的残骸 有云的幻影  空山有神仙的传说  空山就是山  山是风和我们的家  山是你一生的远方  向远山走去  山是雪域化境里的山  山是千山万水的山  山是石头和树的山  山是飞马凤凰的山  山就是山外青山  山就是神山和雪山  向远山走去  云
期刊
瞻对,或铁疙瘩  一柄剑化为一块铁疙瘩  元代皇帝很高兴。一块铁疙瘩  化为一脉豪酋,进而化为一个县名  清代皇帝不高兴,民国总统  不高兴。为了把铁疙瘩化回去  化回到原初的宫殿,化回到权杖的手心  雪化了,冰化了,路化了,人化了  县名没化,铁疙瘩没化。一个化字  让一个国家的人马不成体统  颜面丢了三番五次。一个化字  拿了多少将军头,成了多少英雄事  当瞻对一词化回为瞻对本冲,又  化回为
期刊
那不该叫唤的  当早曦的阳光散落在熟睡的脸庞  那不该叫醒的人生  又一次折折叠叠地卷起  当零碎的心灵、迈进这彷徨的旅途  是救赎、亦是赎罪  不知不觉间、时光淡去了一切的温暖  在不确定的某个夜晚  将自己深深地埋葬、却又恨被遗忘  到最后、现实给不了原谅  不问不痛亦无痒  听着梦里的脚步,沿着心碎的缝隙  泪水悄悄地流淌、被叫唤已是梦里的墓碑  为我刻着 一曲逍遥、半世浮华  这也许是不该
期刊
雪花最高的栖息在7556  坚冰最后的体温在零度以下  东坡雪坡  以奔腾的姿态  憧憬恒温时代的辽远  西山冰山  以分娩的名义  祭奠四纪冰期的寂寥  落叶林多了一个艺名叫彩林  为一个鸟声交织的短梦  每年一度唤醒忧伤  太阳选的路径已经够高  如愿躲开亢奋的人群和油烟  却被久负盛名的金山银山挡在前面  只让出一条云朵的斑马线  操着官方语气反复强调:  风在此止步心不曾离开  关于命运和
期刊
在时光里往回走  晚霞褪去,阳光慢慢介入  清晨穿过高山和峡谷,花海和丛林  用最霸道的方式碾过我的身体  站在光秃秃的大地  从裹紧的藏袍里,钟情地把你掠夺  而你,锋利的紫外线  像一颗钉子,钉进我的脑袋  此刻,我借助一束光,诗兴大发  在无限的时光里往回走  来一场风情,来一场对峙  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放纵  忘记日子  忘了有多久  日子不在日历里  是你,在不知不觉中  幽禁了我全部的思
期刊
老前辈都说,龙池铺原先叫芦苇坝。很久很久以前,武陵大山深处的龙池铺是口深不见底的大塘,塘周围是密匝匝的芦苇。一日,靠西边森基岭山下一户作染坊的去塘里漂洗染布。素来一平如镜的塘面,突然一阵波涌浪翻,片刻后,一条金龙跃出水面。世人何曾见过这阵势?染坊人早吓呆了!待他回过神来,几十丈长的染布只剩下最后几尺未吞进龙嘴。染坊人丢布而逃,一路慌奔,一路惊呼:“龙吃布Ⅱ也!龙吃布吔!”众人赶来看稀奇,塘里风平浪
期刊
二水进门就觉得哪个地方不对劲儿,但又说不出来。  大寒节第二天,二水从外地打工回家,婆娘正在猪栏喂猪。坐在门槛边大木盆里的儿子看了他一眼,又继续玩绿色的脏橡皮球。儿子两岁多了,才刚出生一个月,二水就外出打工了。  二水刚把装满衣服的牛仔包从背上卸下来,婆娘进了屋。  “我回来了,渴得要死,给我烧盅开水!”  婆娘笑了笑,露出满嘴黑牙说,从场上回来最多个半小时,哪里渴得那么厉害,实在是渴了,去水缸里
期刊
附在凹凸的石墙上牛粪饼  像一件古老的艺术品  上面留着 阿妈纤细的指印  和掌心的温暖  炊烟袅绕  裹着酥油和糌粑的馨香  还有阿妈的味道  唤回我 一夜流浪的梦  格桑花铺上了田间的小路  阿妈的藏裙边洒满了七色花瓣  牛铃声响,山歌悠扬  晨曦下 我看到了阿妈  白度母一样圣洁的身影  和嘴角边美丽的笑靥  阿妈摇着经筒  伫立在村口  她的藏袍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花  雪山 染白了阿妈长长的
期刊
垂沉的黑夜被一盏油灯划破  光滑的佛珠引来了阿妈的背影  在跋山的道口,涉水的江边  苍白的头发依旧是温润我  年轮的染迹……  风起的岗坡上,积雪的原野上  被窝蒸熟了所有的日夜  使得我串起时光的尘缘  铿锵在雪域的深处  回望,无垠的牧场  阿妈的背影在秃鹫的翅膀上  翔越了视线  潸然滴下的泪便从夜幕里淌过  回眸我脚下所有的足印  用日月刻下的记忆  在耕作的农田里,在酥油的香气里  跨
期刊
1  冬尽春初,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过渡之处的洮州大地,下了最后一场厚厚的濛田雪,很快就化了,地里酥汤汤的。等待春耕的人们说,地气热了。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满脸洋溢着希望的笑容。然而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迟得让人有点无可奈何,也让人等得心焦忙乱。然而一旦春天迈开轻盈的脚步用温柔的大手把洮州大地一把抚绿的时候,人的心情也跟着绿莹莹的,无比的畅快。天气晴朗的时候,乡村的天空一片瓦蓝,山野一抹翠绿,河道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