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县是教育大县,高考二十多年排名一直处在全市的前列,但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初中体育教育的一个大的偏失,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常态化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 农村体育现状
我县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初中存在体育经费紧张,场地面积小,体育设施落后,器材缺口较大,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差。现在农村初中体育课教学大多是“一个球”的放羊式的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程序多是先跑后做準备活动最后做操,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这是我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普遍特征。受现状的限制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首先学校忽视了体育的功能。由于城乡的差别比较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以考取县级重点高中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家长受“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我县初中生主要分布在乡镇,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目前事实恰恰相反,我县广大农村初中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比较缺少,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3、我县初中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农村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
4、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一些人认为一所学校,只要有几十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效果好的表现,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由于这种片面追求功利的认识,往往导致只注重体育比赛,而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
二、产生的原因
1、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也有学生问题。即便上体育课,学生也喜欢上“自由式”的体育课,原因也很简单: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活动项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教学模式陈旧。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只懂得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放松部分—总结讲评的这种简单陈旧的教学过程,没什么需要学生动脑的过程,使得学生根本调动不起来积极性。
3、学生问题。有的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体育课,认为其是副课,甚至装病以此来逃过这节课,还有的同学则直接拿其它课程资料看,或者直接跑进教室去自习等.
4、教学条件问题。场地器材缺乏,布局不合理。多数农村中学没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即使有,也存在着场地器材拥挤等问题,我县农村中学没有标准的塑胶跑道,或者连简单的400米碳渣跑道都没有,像我所在的中学就是这样的。
5、体育课不受重视。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认为体育课不是统考科目,经常会受到其他“主课”的排挤。别的学科经常拿体育课去补,久而久之体育课不受重视,就成了现在的状况。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我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三、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1、大力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通过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还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观念;体育教师还必须同家长取得联系,增强家长对体育的参与意识。
2、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虽然借“两基”迎国检器材有所充实,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我认为,克服这一困难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等几方面解决;二是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特长班或体育院校,积蓄后备力量,不断充实体育教育队伍,提高质量;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 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加强监督职能。要把体育工作列入督导检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之一,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做到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育人环境。
5、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课堂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一、 农村体育现状
我县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初中存在体育经费紧张,场地面积小,体育设施落后,器材缺口较大,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差。现在农村初中体育课教学大多是“一个球”的放羊式的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程序多是先跑后做準备活动最后做操,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了。这是我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普遍特征。受现状的限制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首先学校忽视了体育的功能。由于城乡的差别比较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以考取县级重点高中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家长受“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我县初中生主要分布在乡镇,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目前事实恰恰相反,我县广大农村初中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比较缺少,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3、我县初中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农村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
4、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一些人认为一所学校,只要有几十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效果好的表现,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由于这种片面追求功利的认识,往往导致只注重体育比赛,而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
二、产生的原因
1、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也有学生问题。即便上体育课,学生也喜欢上“自由式”的体育课,原因也很简单: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活动项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教学模式陈旧。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只懂得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放松部分—总结讲评的这种简单陈旧的教学过程,没什么需要学生动脑的过程,使得学生根本调动不起来积极性。
3、学生问题。有的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体育课,认为其是副课,甚至装病以此来逃过这节课,还有的同学则直接拿其它课程资料看,或者直接跑进教室去自习等.
4、教学条件问题。场地器材缺乏,布局不合理。多数农村中学没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即使有,也存在着场地器材拥挤等问题,我县农村中学没有标准的塑胶跑道,或者连简单的400米碳渣跑道都没有,像我所在的中学就是这样的。
5、体育课不受重视。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认为体育课不是统考科目,经常会受到其他“主课”的排挤。别的学科经常拿体育课去补,久而久之体育课不受重视,就成了现在的状况。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我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三、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1、大力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通过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还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观念;体育教师还必须同家长取得联系,增强家长对体育的参与意识。
2、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虽然借“两基”迎国检器材有所充实,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我认为,克服这一困难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等几方面解决;二是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特长班或体育院校,积蓄后备力量,不断充实体育教育队伍,提高质量;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 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加强监督职能。要把体育工作列入督导检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之一,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做到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育人环境。
5、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课堂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