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习惯 亮丽人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九年级是学生在初中与高中分界岭的一年,标志着学生要成长为一名高中生。故此,在九年级课堂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很重。而德育教育又是教育工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很多学校以及老师忽略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九年级;教育责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82-01
  引言
  爱默生曾经说过“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若能利用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自己一生的成长;若养成坏习惯会一辈子影响着我们、阻碍着我们。人要学会做习惯的主人,而不是做习惯的奴隶。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习惯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纵观许多初中学校,表面上走廊、操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名言警句,都是关于学习、习惯、教育之类的名言。事实上,学校很少在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习惯教育。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而不重视习惯。很多老师在学习上对一个学生青睐有加,却忽略了其性格以及行为上的缺点,而不加以正确引导。名言墙仿佛只是摆设、熏陶之用,但是忽略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故此,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工作中应多重视,而不是只有学习,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样对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1]。
  二、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
  在很多校园中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老师习惯对优等生与差等生有着明显的区别对待。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老师讨厌的差等生若被看到乱扔果皮、看课外书,老师一定会严厉呵斥;假如看到的是优等生乱扔果皮看课外书,老师只会和善说道,“果皮不要乱扔知道吗?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你还看课外书吗?真少见。”再比如说,差等生迟到的情况下老师只会不耐烦地说,“去后面站着听课吧!”而对优等生,通常招招手示意他“快坐回自己座位认真听课”。这就是在学生眼里差等生与优等生的区别所在,只要你学习成绩好,你怎么捣乱老师都不会罚你,反之若学习很差,半点做不好老师都会严厉教育。
  故此,我认为老师应将学生一视同仁。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并对待。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就区别对待,也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就对坏习惯不管不顾、任其放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基本做起,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老师应多观察学生、多注意学生。我曾看过一本书上所说,一个班级,每次别的班同学欺负自班同学或者有着侮辱自班老师的行为,每次站出来为同学老师说话的往往是那些在老师眼里的差等生,而好学生眼里只有学习,对这些欺辱侮辱同学老师的外班学生不管不顾,也不敢管,胆小怕事,只知道读死书。通常读者都是评论“一个让应试教育毁掉基本原则的书呆子”,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者们的缺陷。每个月,班级都会认真整理和统计学生的微积分,并选出班级“微善之星”。
  三、习惯当既以言传,又以身教
  诚然,很多校园的老师们在对待学生时一口一个好好学习,杜绝坏习惯。又一边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自顾潇洒点上烟对学生指点江山。这很可笑,自己都做不到不抽烟,却又让学生严禁抽烟。我认为,老师除了在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以外,还应在自己和学生之间不能存在太多特殊性与偏见性。如果问那个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抽烟,自己却这么坦率的抽烟,还在学生面前抽烟呢?他通常会回答你因为我是大人,他是小孩子,不一样!是,确实不一样,学生不能做的事老师能做。我觉得这种歪理应适可而止,教育者指教之育之工作者,在教的方面就要学会做到以自身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从而育之,育以学生良好的品质。如果说为人师表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强迫学生去做,这就好比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是悖论也是可笑之处。
  所以,一个良好的人民教师应在点点滴滴从自身做起,在一言一行、谈吐举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只有自己能做得到良好的行为品质,才能更好的教育他人。这是每位教育者应做到的事,也是必须做到的事。
  四、“存善心、践善行、言善语、成善果”
  佛家有一言“正邪之间,一念之差”,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积存善心,时刻秉持着一颗美好的道德品质,从而鞭策自己,鼓励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做好事,学雷锋精神,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生活中处处要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言谈举止中应有一定的约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说话遵守一定的礼仪,有礼貌的学生,老师通常都会喜欢。如果说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一个应付应试教育的机器,那么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顾名思义,教以文化知识,育以人格修养。成绩固然重要,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们应同样重视[2]。
  五、结束语
  从初中生升高中生的过程中,班主任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时刻做到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在一点一滴中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马桂兰.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5(3).
  [2]母卡妹.浅谈中职班主任如何培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224-225.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国际化既是高职院校肩负的使命,更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本调查基于2018年浙江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以年报中的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结合定性、定量研究及实地调研,分析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引用无纸化考试方式成为大势所趋。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创建了无纸化考试系统,在多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改进和总结,以期为各同行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24-0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程中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日新月异、高度发展的现代科技社会,师生关系也同样被关注,且随之发展。以下将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立足点,就目前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问题,从“以人文本”师生关系模式的互喻性、理解性两大特点进行阐发,力求探索出最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班集体是孩子们生命走向成熟的摇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作为班级教育团队的成员,肩负着挖掘孩子潜能,引领孩子发展重要使命,只有很好的合作才能形成合力,班级才能形成沃态团队。  【关键词】利益共担;大计共商;赞美欣赏;信息互通;理念先进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45-01  班集体是学校机体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0-01  教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实施绿色教育不仅是生态环境教育,更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是顺应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步伐和绿色发展的需要。  一、绿色教育的形成背景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为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的教学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56-01  引言  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一个“活”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创新温州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对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我院的立德树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温州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立德树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7-0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是在
期刊
【摘 要】尊重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师生间的信任。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启示,班主任需要不断地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基于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探究,以期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4-
期刊
【摘 要】当前,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加快,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影响,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多重困境。笔者认为要带领农村中学生走出道德困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携手共同为中学生构筑思想道德之花园。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花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9-02  笔者自毕业至今从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与实践研究”为目的,引导学生以情境体验法为途径,代入角色,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变化,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情境体验;模拟对话;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6-01  《卖油翁》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言笔记小说,解读资料对人物的评价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