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微信朋友圈偏误分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是目前较为普及的一个社交软件,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一个重要的社交功能,有着广泛的用户群,这其中也包括了广大的留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我们发现,留学生朋友发布的朋友圈文字信息中的偏误明显高于其书面作业。本文收集了高级水平留学生朋友圈发布的文字信息,统计了同一语言项目朋友圈信息与书面作业偏误率并进行了对比。结合偏误假说、博弈论等原理,对同一语言项目朋友圈信息偏误率高于书面作业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偏误成因;注意假说;博弈论;教学策略
  微信朋友圈是留学生朋友常用的社交平台之一,留学生常常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我们发现,有的留学生虽然汉语水平已经达到高级,但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偏误。借助朋友圈发布消息的自由性和公开性,我们将西南大学部分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朋友圈所发布的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一、语料的收集与统计
  (一)语料的收集与统计过程
  本文调查了西南大学10位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截至2014年12月31日所有朋友圈发布的消息,共计251条,从中找出存在偏误的句段共63条作为研究的语料,在这些语料中找出所含的偏误项目共80个。由于涉及隐私,我们将调查对象的姓名用字母A~J代替。
  表一:语料来源统计表
  对象 朋友圈语料总数(条) 存在偏误的数目(条) 偏误项目(个)
  A 47 4 5
  B 6 1 1
  C 3 2 4
  D 29 6 6
  E 13 0 0
  F 5 0 0
  G 36 16 22
  H 27 4 4
  I 63 17 23
  J 22 11 15
  总计 251 63 80
  我们将收集的语料按汉字、词语、语法、“了”字结构、“的”字结构分为五种偏误类型。
  根据不同留学生的偏误语料,我们针对每个偏误项目设计了3个相关试题,并要求相关留学生用书面的形式完成测试,力图检测出留学生对所测试的语言项目是否已掌握,并做出了统计。
  表二:偏误项目笔试答题分析统计表
  测试对象 测试题数 正确题数 正确率
  A 15 13 86.7%
  B 3 3 100%
  D 18 11 61.1%
  G 66 29 43.9%
  H 12 12 100%
  I 69 38 55.1%
  J 45 33 73.3%
  (说明:由于C同学答卷不完整,视为无效答卷;E同学和F同学语料过少且无偏误,不列入该项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
  通过对7份有效书面答卷的偏误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从答题正确率来看,4份答卷的正确率均在60%以上,其中有两份答卷的正确率为100%,剩余2份答卷的正确率均在50%左右,说明这些留学生已基本掌握符合自己汉语水平的表达。从偏误内容来看,留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消息中虽存在大量偏误,但同样的偏误项目在书面测试中却大大减少甚至消失,说明这些偏误并非都是他们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点。大部分偏误项目在书面答卷中没有继续出现或出现频率非常低,说明相关留学生对这部分偏误项目所含的知识点已掌握;而小部分偏误项目在书面答卷中依然存在,说明相关留学生对这部分偏误项目所含的知识点掌握不足。从已分出的偏误类型来看,留学生的书面答题在词语和语法上的偏误出现较多,主要是同义词之间的辨析不明、同义词混用,语法上误代、混搭等;汉字偏误较少,主要是形似字的误用;“了”与“的”依然没有较好地掌握。
  二、偏误成因分析
  通过对留学生朋友圈发表消息的统计和分析,我们结合心理学、运筹学等相关原理,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造成留学生朋友圈发布消息的正确率低于书面作业正确率的原因。
  (一)注意假设理论
  注意假说是Schmidt提出的,他认为只有语言形式被注意才能变成吸收,没有注意,就没有习得。有意识的注意是将输入转化为吸收的充分必要条件。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注意假设理论也被引入到二语习得的研究当中。从学习者输出的角度来说,输出可以作为来源于学习者自己的一种输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监控自己的输出,将它与别人提供的输入进行比较,注意到自己现有的中介语系统和输入的语料之间存在的差别,这就能使他们不仅满足于理解输入的意思,还会对其语法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这样更有利于他们语言系统的发展。另外,学习者可以通过输出获得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比如当第一次输出不能准确表达意思时就要再一次尝试,想办法调整自己的语言。
  微信朋友圈指的是微信的一个社交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朋友圈设计的初衷是以发图为主,因此做了一个长按图标发纯文字信息的交互设计。这个发送文字的设计与发送图文信息的按钮在统一的位置,传达了微信不鼓励用户在朋友圈发送纯文字信息的意图。这一设计,使得朋友圈中出现的信息大多都是图文共现的。由于图片辅助,信息接受者可在图片中快速有效地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因此,为了降低信息的信噪比、提高信息的趣味性,输出者会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图片上,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对语法形式的注意减少,所以同一项目上的偏误率要高于书面作业。
  另一方面,朋友圈不同于微博等网络平台,朋友圈用户只能看到相互关注的好友的评论,相对于其他开放的平台,它是较为封闭的。从交互的角度来说,学习者之间有意义的交互对语言习得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交互可以通过显性或隐性的纠正反馈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学习者可以通过分析、比较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和对方纠正性反馈中的语言形式,推动中介语的重组和发展。然而,由于朋友圈的封闭性,出于礼貌等因素,即便是发现留学生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中出现偏误,大多数读者也不会进行纠正。交互的缺失,也是造成留学生朋友圈同一项目的偏误率高于书面作业的原因之一。   (二)语言博弈
  博弈论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合理的行为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为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合理的方案。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博弈的过程。博弈的双方会选择合适的会话策略,力求达到双方理解的均衡点,力图追求话语效用的最大化。
  由于朋友圈图文共现的特点,相比日常交际,它有了更多视觉和已经的帮助,即便语言形式上出现错误,也不会影响阅读者的理解。所以,博弈的一方会降低对语言形式的重视。另外,日常交际的语言博弈中还存在大量的否定,即对对方话语中的错误和失当之处进行批评或反驳,力求制胜对方。然而,微信是一个私人表达自我的平台,在微信朋友圈的交际中,阅读者的制胜心态是弱化的,所以发布者的会话策略也会比较随意。这也使得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中,出现了较多书面作业中很少出现的偏误。
  (三)输入法影响
  汉语拼音是中国启蒙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凡接受过中文教育的人拼音不会陌生,加之拼音输入法的不断改进,拼音输入法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拼音输入法只需要输入声母、韵母便能显示出相应的汉字。但由于汉字同音字较多,重码率高且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时,不受声调的限制,因此,音同或音近的字就给留学生挑选正确的汉字带来很大麻烦,导致出现大量的别字。另一方面,由于键盘的结构,按键的邻近,在选择汉字时,也容易发生偏差。例如:“感谢写第学妹的纪念夜会”中的“写第”就是对“学弟”一词的错误输入。
  (四)个性表达
  随着微信的流行,朋友圈逐渐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信息发布平台之一。在这个彰显个性的年代,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也为网民提供了展现个性方式,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了使用者表达个性的舞台。然而,这种个性的彰显,也造成了留学生朋友圈发布文字中的一些偏误。例如“大大熊猫”“好好住”等就是通过词的重叠来凸显表达的可爱。
  三、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对于同一语言项目,朋友圈发布信息的偏误率高于书面作业。如何减少这些偏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在纠正偏误前,我们应该正确区分留学生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中出现的偏误,这些偏误主要有两类:
  一是掌握了相关语言项目,但由于注意力减弱、输入法干扰、个性表达等因素,在语言输出时产生了“偏误”,更准确地说,这其实是一种失误。对待这一类“偏误”,我们认为,既然留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的语言项目,且朋友圈本来就是展现自我的平台,加之朋友圈有图片辅助理解,在没有发生歧义、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可以不必纠正。但如果留学生长期、大量出现这类型的错误,也可以适当提醒学生,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产生。通过适当的纠正,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朋友圈的其他留学生来说,也可以增加正确形式的输入。
  二是由于留学生没有掌握相关语言项目,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生的偏误。要鉴别这一类偏误,教师可以通关观察、提问、测试等方式,在确定学生未掌握相关语言项目后,根据发生偏误的语言项目,采取相关策略。并且,我们认为,纠错应该在线下或者线上私聊的环境中进行,以照顾学生的情绪。例如,我们在统计中发现,许多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依然存在“了”的偏误。“了”的使用频率高,用法复杂,即便到了高级阶段,学生还会出现偏误。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因此“了”字已经不需要单独的进行讲解,老师可在碰到这类偏误的时候进行适当的纠正和讲解,或采用情景交际的方法进行操练。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旅行的经历、学习汉语的感受等,在操练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了”的偏误进行及时纠正,并可以对这个语段中出现的“了”的情况进行归纳和讲解。在我们调查的语料中,还出现了其他偏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总之,面对由留学生尚未掌握的语言项目而产生的语言偏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韩月芳.注意假设理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新加坡小学生汉字教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大忠.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3]仁淑娟.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泰国学生写作问题分析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孙鑫.对留学生的“了”的写的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王雪玲.语言哲学视阈下的语言交际博弈论[J].当代外语研究2010(4).
  [6]杨楠.注意假说理论下的课堂语言博弈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7]Schmidt,R.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2).
  [8]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Cook,G&B.Seidlhofer.(eds.)[D].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生存状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容乐观的人文环境和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高职高专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生活幸福感,其生存状态令人堪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视并尽快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与职业归属感,促进教师的
期刊
摘 要:小企業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美国社区学院已将小企业人才培养作为其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社区学院联动社会各界以提升社区学院小企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探索新型小企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区学院;小企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34-01  一、美国社区学院促进小企业人才培养的多元联动模式  美国社区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一名学生干部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自然情境,描述分析研究对象在适应学生干部这一角色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呈现出在高校学生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倾向以及工作繁重等问题,进而梳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适应性问题;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22-02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200
期刊
摘 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中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一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受家庭、社会及自身因素的影响,许多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本文主要就当前中职学生可能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
期刊
摘 要:在全国高校进入转型发展的时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势必会面临许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角度出发,结合地方社会实际情况,探讨如何从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节着手教学改革,以确保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持续的需求,让每一名从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成为能够为社会所需、能够为社会所用、能够为社会所为、能够为社会所赞的“四能”人才。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
期刊
摘 要: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开放大学提供差异化教育服务时其他高校在短期内无法超越的特有优势,在与不同竞争主体竞争时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限制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发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体制,师资落后、学科建设不强、校园文化缺失则是直接原因。开放大学最大的潜在核心竞争力是其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办学网络格局。印度传统大学的附属学院体制和开放大学的新体制对我国开放大学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期刊
摘 要:化学学科中的计算是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等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它涉及到化学和数学两门学科知识,通过计算,可以进一步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在解题时应用一些技巧,不但能节省时间,还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关键词:化学计算;守恒;技巧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86-01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
期刊
摘 要:公益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创业类公益课程能够实现两种能力的统一训练。实现公益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型人才。推动该类课程的实施关键要做到五个统一,体现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与创新创业训练的统一、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教师指导与自我学习的统一、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统一以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公益;创新创业;公益课程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态势面临巨变,而民办高校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本文试图从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生源竞争策略两个方面,提出和研究在新的环境下,民办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对策,应对生源竞争。  关键词: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招生策略  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已经形成了生源、师资、资金、雇主等市场资源上的激烈竞争。而对
期刊
在一个电子邮件、短信、facebook和Twitter应用时代,我们常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件事情,但是这种多项任务的持续性开展正在产生它的负面作用。“当我们正专注于某项任务的时候,收件箱中的一封未读邮件可能会降低你的智商10个点。”神经学家丹尼尔·J·列维坦在本文阐释了对科学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大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忙。它遭受着各类信息的侵袭,除了所发生的
期刊